APP下载

线上线下相结合中药药剂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2020-07-17夏新华雷志钧周莉莉

医学教育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药剂学中药教学模式

颜 红 夏新华 雷志钧 桂 卉 周莉莉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长沙 410208)

随着教育资源与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发展,各大高校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人才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与此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1]。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字信息化手段,将线上网络教学与线下课堂面授相结合,利用移动化教学辅助平台推送教学视频、PPT 等学习资源,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线上资源,教师课上针对性点拨、升华教学内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吸收内化,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本文基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对具体的实施策略进行阐述。

1 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创建于1975年,2019 年被批准为湖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2]。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2009 年中药药剂学学科获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药剂学精品课程获批为校级精品课程。中药药剂学课程的建设和改革,获得了湖南省教育厅、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长期的教学与科研经历打造了一支中医药特色鲜明、教学理念较先进、积极开拓进取的教学队伍。团队围绕中药药剂学的教学内容、中药药剂学题库建设、模拟药厂建设、校企合作实训教学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中药药剂学课程是一门综合应用科学,其内容庞杂、知识点多,融汇了中药专业多学科的知识,且药物制剂新技术、新型给药系统等相对前沿的内容需要教师及时更新和拓展,因此所有内容课堂上教师完不成讲授,出现了课时与授课内容的不平衡。②虽然教师已将案例式教学、PBL 教学[3]等新的模式融入传统的课堂教学,但教学的主要方式仍是以教师面授为主,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师生的有效互动不够,滋长了部分学生的依赖心理和思维惰性,导致学生的主动性不高,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③考核评价方式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成绩占70%的一次性考核模式,这种缺乏全程式考核的传统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能及时对授课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对于学生,一次性考核模式往往导致学生对开设的课程不重视,部分学生平时不认真、不努力,临近考试时死记硬背,考试成绩虽然勉强过关了,但实际上真正掌握的理论知识不扎实、不全面。

2 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实施的必要性

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联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4-6],采用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等方式将线上远程教育与线下传统教育相结合,将自主学习与任务教学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和面授课堂,学习网络资源、教材等纸质资料,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该模式有SPOC、慕课、微课等多种形式,依托雨课堂、超星学习通、智慧树、腾讯课堂等平台,通过翻转课堂、会议直播等方式开展教学,具有学习形式多样化、教学时间地点不受限制、互动性强等优点。例如“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在MOOC 平台“学堂在线”推出的混合教学新手段,通过把 PPT、微信、 MOOC、音视频等多种方式融合在一起,将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贯穿起来,并赋予全新的体验。“超星学习通”是超星集团开发的一款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专业平台,能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动学习服务,具有移动课堂互动系统、移动阅读系统、移动开放课程、移动教务系统等新一代移动教学的生态功能。

目前国内普通高校的多门课程已开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7],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首都医科大学李海涛等[8]探索了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在《生理学》的应用,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座谈和期末试卷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生理学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行为转变和学习内容内化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单一课堂教学。江苏大学柏金等[9]以《工程热力学》课程为例,构建了“线上线下”教学体系,并针对该模式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为高校工科线上线下“金课”的建议提供了参考。针对我校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我们认为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亦是课程建设的需要。从学生的角度,该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查阅文献、总结归纳、制作PPT、演讲等综合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前期需要投入充足的时间来进行线上学习资源的构建、开展精心的教学设计。此外,课程考核为全程式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收集学生的视频预习、作业、测验、讨论、交流等各环节的学习数据,针对相关问题及时进行线上线下的指导和梳理。该模式有利于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效果。

3 中药药剂学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中药药剂学是衔接中医学与中药学的桥梁,如何合理设计中药制剂,如何规范生产中药制剂,如何严格控制制剂质量,中药药剂学的责任重大。通过中药药剂学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基础理论和技能;掌握现代药剂学的相关理论与技术;熟悉药剂常用辅料及生产设备;了解国内外药剂学研究进展。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3.1 数字化平台的构建

3.1.1 课程核心资料的筹备

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学习资料的整合,制作、收集、整理中药药剂学课程的一系列核心学习资料。具体包括纸质教材、电子教材、课程标准、学习指南、课程简介、讲稿、实验实训指南、PPT 课件、课程讲解视频、动画、图片素材库与试题库等资料。

其中,课程讲解视频是课程资料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有选择性地将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分解、录制教学视频,时间通常控制在8 ~15 min,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即将上课的内容进行预习,此外,教学视频要遵循留白的原则,侧重引导学生思考。我校设计的中药药剂学课程视频,不仅有靶向制剂等新型给药系统的讲述,也有丸剂、酒剂等传统剂型的介绍;不仅有片剂、胶囊剂等制剂的直观制备过程,也有表面活性剂、粉体学等抽象的理论知识,既注重了课程的重点、难点,也兼顾了课程的广度。

3.1.2 网络课程的建设

雨课堂、超星和智慧树等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方便的在线互动,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形式更加灵活多变,变革和改进了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模式。网络课程建设的模块,各平台的功能大致相同,主要是围绕着教、学、考、管四大模块进行一体化融合式设计,将课前、课中、课后3 个环节有机串联起来。

网络课程的建设,首先教师应明确课程目标,并围绕目标,结合课程背景及本校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有侧重、有目的地开展课程设计。我校的网络课程依托“智慧树”在线平台,进行建设,课程模块下又分为:我的学堂、学习进度、作业考试、见面课、课程问答、课程资料、我的题库、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资料、教学调查等栏目。

教师将中药药剂学课程的内容细化分解为单个完整的知识板块,针对每个单元的内容特点,设计网络课程。教师将制作、整理的教学视频、题库、图片等课程资料上传至相应的栏目。教师课前推送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下发预习任务单,发布自测题;课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化情况,布置课后拓展任务,更新上传资源,学生完成拓展任务,加强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教师总结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教师每一章节都设置了教学视频、参与讨论、提交作业等教学活动的截止时间,督促学生按教学进度进行网上学习,实现与线下课程的互补。见面课通常为两次,每学期进行更新。见面课的环节分为:教学环节、题目竞答环节、作业展示环节、小组讨论环节。这样的安排既可以巩固前期学生网络学习的知识点,又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直播互动、小组讨论等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1.3 共享资源的建设

构建高质量、可持续性的教学共享资源,已成为数字化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0]。除了搭建的“智慧树”课程在线平台,我校图书馆丰富的电子资源、其他学校的网络课程资源、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等都可为课程教学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作为学生课堂知识的补充。

后续将继续加强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以及与兄弟院校在线精品课程、“金课”、虚拟仿真项目等资源的共享。

3.2 模拟药厂的建设

我校模拟药厂建于2008 年,建筑面积约600 m2,下设固体制剂车间和液体制剂车间,固体制剂车间基本达到GMP 要求,可以完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三大常用剂型的全套中试生产工艺。

作为线下教学的辅助手段,模拟药厂为中药药剂学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实践教学平台,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制药企业实际生产场景,使学生能接触到制药企业目前常用的生产设备,并能亲自动手操作。模拟药厂的建设,丰富了线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亦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制剂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我校中药学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

3.3 “课前探索+课中导学+课后拓展”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

立足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设计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从“课前探索+课中导学+课后拓展”3 个阶段实施中药药剂学课程的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图1)。

图1 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示意图

分别安排线上线下学习任务,设计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方式,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广度、深度和效率。课前线上学习视频时间短、可观性,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的参与度高;课中小组讨论、查阅文献,锻炼了学生的阅读、总结文献的能力,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主线,集中讲授,导入新课,突出重点难点,并引导学生讨论,课堂的交流互动明显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课后拓展,教师布置课后拓展任务,更新上传资源,进行教学反思。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完成必做或选做题,加强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

以新型药物载体——脂质体的教学设计为例,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表1)。

4 小 结

中药药剂学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理念,改变了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的广度、深度和效率。

从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到翻转课堂,对于学生和教师有很多地方需要磨合和思考,未来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及中药药剂学课程的特点,继续探索中药药剂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既体现中药药剂学经典知识与现代技术的相互融合,也要突显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思路;既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兼顾重点、难点的突出,合理安排有限的课时,积极开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表1 “脂质体”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猜你喜欢

药剂学中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药剂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考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中药药剂学双语CBI教学理念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