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在应对疫情专项技能培训中的作用
——以南通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为例
2020-07-17谢乍晴孔旭辉顾巧萍
谢乍晴 戴 盈 孔旭辉 顾巧萍 朱 莉
(南通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泰州 225300)
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广、隐蔽性高、突发性强的特点,在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的同时也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伤害。目前我国在传染病防治中仍存在一些短板,部分医护人员自身传染病防护意识不够、防护能力不足,缺乏对传染病足够的警惕性,疏忽了自身防护。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缺乏、防护技能不足等因素,导致在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以及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大大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因此,加强和提升医护人员传染病防护技能和在防护下的临床操作技能的熟练性精确性非常紧迫和必要。
1 医护人员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医护人员对于新发传染病的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性。病原体是能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病原微生物与人类进行着长期而复杂的斗争,不断繁殖、变异和进化。随着传染病原微生物的进化和变异,其传播速度将更加迅速,流行范围更加广泛,传播规律也会发生相应改变。2003 年以前,人类对冠状病毒的认识十分有限,对其传染性更是一无所知。2019 年底湖北省武汉市出现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新出现的急性传染病,一开始医学界对其认识也是十分有限。因此,医护人员思想上防范意识不强,对新发传染病缺乏必要的防治知识和防护技能,很容易导致医护人员在个人防护措施不当的情况下,与传染患者近距离接触,长时间暴露于污染环境中,进而遭遇感染。
1.2 医护人员自身职业防护技能欠缺
2003 年我国暴发SARS 疫情导致众多医护人员感染,在2003 年3 月广东省卫生厅首次公布的305 例SARS 病人中,医护人员占了三分之一[1]。2019 年底湖北省武汉市开始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每日统计数据显示,在确诊患者中有部分医护人员,均是在早期接诊患者过程中没有做好有效的职业防护导致被感染。有调查表明[2],部分被调查的医护人员不明白如何进行最基本的防范和消毒处理,不同年资、不同科室的医护人员在相同知识上的缺失具有一致性,反映了医护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欠缺。医护人员职业安全意识增强,能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的机会,发生职业暴露后也能镇定正确地处理。所以,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和防护技能培训十分重要。
2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在提升医护人员传染病防护技能方面的作用
2.1 充分发挥场地优势,多部门协调制定传染病防护技能专项培训方案
围绕打赢疫情防控战的总目标,根据医院总体部署,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会同医务部、护理部、感控处、防保科等部门反复讨论、研究后,制定了《医院抗击新冠肺炎全院培训方案》。配优配强师资(特别是曾经参加抗击SARS 任务的医护人员),接轨实战安排培训内容,力求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培训方式,紧扣人人应知应会、人人考核过关的目标,面向全体医护人员开展院感知识、新冠肺炎防护知识、传染病防护技能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传染病防治能力、保障医务人员自身安全和患者安全。
2.1.1 培训目的
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防护知识、传染病防护技能等相关知识的培训,迅速有效提升全体医护人员,特别是一线医护人员的传染病防护知识和技能,保障医护人员安全和患者安全。
2.1.2 培训对象
全体临床及医技人员(含住培医师)、护理人员、院级管理干部。
2.1.3 培训方式和地点
理论知识培训通过医院教育管理平台“智慧医教APP”进行线上培训打卡、学习、考试。防护技能培训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进行培训考核。
2.1.4 培训内容
从疫情防控实际出发,重点围绕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基础知识、医疗救治、院感和个人防护知识等方面内容,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3],面向实战设置COVID-19 应知应会(医务部2.14 版)、院感防护知识、穿脱防护用品流程及进出隔离病区、基本的心电监护知识及异常结果判断、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个人三级防护下)、呼吸支持技术(个人三级防护下)、俯卧位通气和深静脉穿刺置管(个人三级防护下)、分级防护综合模拟情境等课程。
2.1.5 培训师资
资深感控管理者、感染科护士长、重症监护室及呼吸科主任
2.2 建立模拟隔离病区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立足治疗新冠肺炎的工作实际,参照江苏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治组颁布的新冠肺炎患者隔离病区设置及感控基本要求[4],按照一线实战的标准,设置了符合新冠肺炎防控消毒隔离环境要求的“三区两通道”模拟隔离病区作为情景培训的场所(图1),并迅速启动相关培训工作。隔离病区的布局和物品摆设均与真实的病区基本一致,同时明确进出隔离病区的流程规范,将各分区穿脱防护用品流程上墙,力求培训场地和环境设置更加贴合临床一线实际,更加贴近实战内容,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实战性和可操作性。
图1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模拟隔离病区示意图与流程图
2.3 按照培训内容和要求,做好相关物资准备
结合培训工作实际,与耗材办、后勤处等部门协调,严格对照培训物资清单配齐、配足培训所用的不同类型口罩、隔离衣、防护服、防护镜、防护面屏、防护靴等(所有防护用品利用展柜进行展示,以方便参培人员辨识)及培训所需相关物资等,并安装好播放设备用于培训时播放穿脱防护用品流程视频,充分地做好各项准备,保障了培训物资,满足传染病防护技能培训的工作需要,为全面高效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2.4 培训效果评价
所有参加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参培人员的培训合格率100%,全部过关。医护人员传染病防护技能经培训考核优秀者方能进入隔离病区一线参加工作。所有进入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均进行严格规范的个人防护,工作顺利无感染。目前我院共有3 个院区,超过3 000 名医务人员,全部按要求做好防护,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3 结 语
传染病可预见性不强,传播途径复杂,影响规模大、突然发生、传播迅速,医护人员在防控传染病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只有切实提高自身的职业防护技能,才能发挥治病救人的作用,才能真正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通过临时建立模拟隔离病区,开展全体医护人员的传染病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课程,对迅速、有效提升医护人员的防护技能,提高全员的传染病防护意识起了很大的作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这项工作也给我们管理者提供了思考,疫情过后,我们更应当对各类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保持警惕,不断学习总结各类传染病的防护特点,将传染病防护的知识和技能纳入到临床技能中心通用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计划中,加大传染病防护技能培训力度,扩大培训人员覆盖面,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加强日常的培训与考核;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应当按照“三区两通道”标准,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设立专门的模拟隔离病区技能培训区域,并按病区建制配齐所需设备设施,各项标识、制度、流程等均规范清晰、公布上墙;附属医院(教学医院)、住培培训基地还应当加强对在院住培学员、实习生、见习生、进修生等人员的传染病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只有防患于未然,我们才能在真正面对突然来临的疫情时,保护好自身、治疗好病患、全面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