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的深入探讨

2020-07-17赵渝蔡靖温岭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浙江台州3750台州市环科环保设备运营维护有限公司浙江台州38000

化工管理 2020年17期
关键词:碳源硝化处理厂

赵渝 蔡靖(. 温岭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浙江 台州3750;. 台州市环科环保设备运营维护有限公司,浙江 台州38000)

0 引言

城镇污水处理是一项治理城市生活污水、改善城市水环境现状、保护环境的公益性工程。它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提升土地价值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有着较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另外,污水集中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有利于实现环境监督管理有效性、长期性,避免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利润的短期行为,杜绝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的混乱局面,减少了未经处理而偷排、超排的可能性,为确保改善水质奠定了基础。

1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台州市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工艺采用A2/O法,污水深度处理工艺采用混凝——澄清——过滤——消毒工艺,具体工艺流程如图1。

图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先通过粗格栅(进水浓度见表1),去除污水中夹带的大块垃圾,再通过进水泵房打入装有细格栅的多尔沉砂池;细格栅去除污水漂浮物和悬浮物,沉砂池采用曝气沉砂池,污水中的砂粒在此得清除;沉砂池出水再进入A2/O 生物处理系统,即厌氧池和氧化沟,经过一系列的生化作用后,大部分有机物降解去除,同时污水中的氮、磷也得到去除;氧化沟出水再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最后出水通过管道排海。表1是污水处理设施进水口废水的监测结果。

A2/O 工艺是厌氧/缺氧/好氧组成的工艺,利用生物处理法脱氮除磷,其工作机制由二部分组成:一是除磷,由一种称之为聚磷菌的专性好氧不支细菌通过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两个过程完成。污水中的磷在厌氧状态下,由聚磷菌释放出来,在好氧状态下又将其更多地吸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二是脱氮,由硝化和反硝化两个过程完成。污水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硝化,有机氮被细菌分解成氨氮,氨氮进一步转化为硝态氮,然后在缺氧的条件下,硝态氮还原成氮气溢出,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

部分二沉池出水再进行深度处理,首先在二沉池出水中投加PAC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再通过水力澄清池进一步澄清水质,出水再经过上层为无烟煤下层为石英砂的快滤池,快滤池出水再投加二氧化氯消毒脱色,最终回用至玉坎河,排放浓度见表2。

二沉池出来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氧化沟,剩余污泥则进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上层液返回至污水处理系统进口,经浓缩后的污泥用污泥泵提升至储泥池,污泥在储泥池中停一段时间后提升至污泥脱水机房,再通过带式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

2 优化A2/O工艺

改良后A2/O工艺是在A2/O工艺基础上进行优化,一方面通过缩短厌氧池、延长了缺氧池的停留时间以强化脱氮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进水渠道和堰门的设置实现多点进水能够根据进水水质灵活调节工况,达到最佳的脱氮除磷效果;再者,厌氧池采用沟型设置,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可实现最大的碳源利用率;为确保TN的达标,可以研究增设碳源投加系统,以应对进水水质波动时脱氮的不稳定行,实现TN的稳定达标。

3 外加碳源的选择

从国内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看,进水COD、氨氮、TN、TP等因子进水浓度较低(参见表1数据),因考虑外加碳源。外加碳源可以有效、高效地提高反硝化速率,降低出水中TN的浓度。由于乙醇使用较少,甲醇属于易爆高危化学品,在运输、贮存等方面要求较高,出于安全运行的角度国内污水处理厂已经越来越少的投加甲醇作为外加碳源。此外,甲醇投入到污水中不能即时起效,需要一定的驯化期,长期投加后水质成酸性,降低投加效率。乙酸投加量比乙酸钠的小,购买价格略有不同,可根据污水处理厂的当地情况进行选择。乙酸一般为液态,稀释后可直接投加。乙酸钠可为固体或液体,易于贮存和运输且溶于水后呈碱性,有利于补充生物硝化反应时所消耗的碱度。

表1 进水口废水监测结果一览表

表2 总排口废水监测结果一览表

4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量不断地攀升,国内城镇污水处理厂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呈现出较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但是我国污水处理的整体工艺水平不高,技术参差不齐,污水处理效果有待提升,改善污水处理的工艺技术迫在眉睫。

猜你喜欢

碳源硝化处理厂
缓释碳源促进生物反硝化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污水处理厂应急响应与措施
竹豆间种对柑橘园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的影响
在建污水处理厂机械设备现场安装应注意的问题
不同碳源对铜溜槽用铝碳质涂抹料性能的影响
新型复合碳源去除工业综合园区废水中硝酸盐试验研究
污水处理厂的环保节能问题及对策
某污水处理厂一体化综合池设计
浅谈污水中脱氮的途径
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