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0-07-17项国靓龙安军林志光许高畅
项国靓 龙安军 林志光 许高畅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阳江 529931
宫颈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不断呈年轻化趋势,对患者自身与社会均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1]。通过相关的临床研究显示[2],选择手术与放化疗方案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宫颈癌的分期情况,为了有效的明确患者的宫颈癌分期情况,则需要对其进行良好的影像诊断。由于以前缺少相关的技术条件与设备,以往临床中多使用常规CT进行扫描诊断,但却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3]。在目前现有的检查技术条件与水平下,MRI扫描诊断技术成为常使用的方式[4]。本文将探讨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3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5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宫颈癌组,选取同时期65名正常宫颈人群作为正常组。宫颈癌组年龄39~57岁,平均(48.1±4.9)岁,其中ⅠA期患者共6例,ⅠB期患者共28例,ⅡA期患者共7例,ⅡB期患者共9例,ⅢA期患者共8例,ⅢB期患者共7例;正常组年龄40~57岁,平均(48.5±4.9)岁。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监督下进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经病理学诊断均为宫颈癌[5];(2)进行MRI扫描诊断前患者未进行任何治疗;(3)均获得家属的完全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患者沟通障碍情况;(2)存在脏器病变现象;(3)存在严重的MRI扫描禁忌证。
1.4 方法
将SIGNACreator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GE公司)、体部表面线圈与相控阵线圈作为本研究的实验仪器。在进行MRI检查前使其做好盆腔准备,并确保膀胱保持适度充盈,若存在节育环,需提前取出。辅助其保持头先进仰卧体位,分别对其行常规MRI平扫及DWI联合DCE-MRI检查。
常规MRI扫描中主要包括轴位SE T1WI轴位、矢状位与冠状位TSE T2WI,在SE T1WI轴位中,TR设定为100ms,TE设定为4ms;在TSE T2WI中,TR设定为 4000~ 6620ms,TE 设定为 100~ 124ms;层厚设定为3.0mm,层间距设定为1mm,FOV设定为24cm×24cm。在DWI轴位中,TR设定为4000ms,TE设定为78ms,扩散加权因子(b)值分别设定为0s/mm2与800s/mm2,层厚设定为3.5mm,层间距设定为1mm,FOV设定为24cm×24cm。
DCE-MRI扫描的定位相以矢状位T2WI为主,先行轴位GRE T1WI(VIBE)序列动态增强的前3期扫描,再行矢状位与冠状位T1WI脂肪抑制序列扫描,TR设定为4.07ms,TE设定为1.86ms;层厚设定为3.0mm,层间距设定为0.72mm,FOV设定为29.7cm×38.0cm;检查前经肘静脉为患者注射Gd-DTPA造影剂,剂量为0.2mL/kg,速率为2.5mL/s,之后按照同样的速度为患者注射20mL的生理盐水,动态增强时间设定为180s,重复扫描6期,以此获取动态增强图像。使用SIGNACreator1.5T工作站对扫描图像进行后期处理。
1.5 观察指标
(1)宫颈正常人群的MRI表现及宫颈癌患者的MRI影像表现;(2)常规MRI扫描诊断方式与DCE-MRI扫描诊断方式的准确率情况;(3)宫颈正常人群的ADC值及宫颈癌患者的ADC值比较及不同分期患者的ADC值比较;(4)分析不同患者DCE-MRI定量参数 Ktrans、Ve、Kep的情况。
1.6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ADC值、Ktrans值、Ve值、Kep值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正常宫颈及宫颈癌的MRI影像表现
在正常宫颈组织中,T1WI呈等信号与低信号分布特点,在T2WI上宫颈组织由内至外分别呈高信号、低信号与等信号分布特点;在DWI上宫颈组织内膜层、结合带、肌层分别呈高信号、低信号、等低信号分布特点。
宫颈上皮内瘤变T1WI上其病灶边缘显示不清晰,仅在T2WI上呈宫颈黏膜层连续性中断的特点,在其对应的DWI上呈稍高信号分布特点。对于宫颈癌而言,T1WI呈低信号分布特点,在T2WI上呈高信号分布特点,在DWI上呈高信号分布特点,对应的ADC图上呈低信号分布特点,见图1。
2.2 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情况
经病理检查结果可知,Ⅰ期患者共34例,占比52.31%;Ⅱ期患者共16例,占比24.62%;Ⅲ期患者共15例,占比23.08%。在常规MRI扫描诊断中,共出现低估患者7例,高估患者5例,诊断的准确率为81.54%(53/65)。在DCE-MRI扫描诊断中,共出现低估患者1例,高估患者1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6.92%(63/65)。
2.3 两组ADC值情况比较
经统计分析显示,正常子宫颈的ADC值明显高于宫颈癌ADC值;随着分级程度的不断升高,ADC值不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2。
表1 正常宫颈与宫颈癌ADC值情况比较
图1 女 35岁
图2 女 42岁
表2 不同分期患者的ADC值情况比较
2.4 DCE-MRI各参数的分析情况
62例患者MRI增强扫描的时间-信号曲线表现为平台型,3例患者表现为流入型;DCE-MRI定量参数Ktrans、Ve、Kep值随着宫颈癌分期的升高而变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DCE-MRI各参数的分析情况
3 讨论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恶性肿瘤疾病,将会对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及时良好的治疗是缓解不良症状的关键[6];但由于不同分期的宫颈癌具有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现及治疗原则,因此只有对不同分期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明确诊断,以便能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7]。
在目前现有的检查技术条件与水平下,MRI扫描诊断技术成为常使用的方式,并且随着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常规MRI扫描基础上开始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技术进行检测[8]。扩散加权成像是目前唯一一种可以检测水分子活动自由度的方式,当水分子扩散时,在梯度场的作用下质子横行磁化时会发生相位分散,而且分散后不能够完全重聚[9],随着水分子扩散的不断加快,相应的信号就会衰减成低信号,反之则将变成高信号[10]。当使用DCE-MRI扫描时能够有效的明确上述信号的不同变化[11]。依据本研究的结果显示,62例患者的时间-信号曲线表现为平台型,3例患者表现为流入型;DCE-MRI定量参数Ktrans、Ve、Kep值随着宫颈癌分期的升高而变大[12],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
目前只有当宫颈癌发展到Ⅰb期以后,MRI才有可能发现,主要表现为宫颈增大、不对称增厚或有结节状突起。T2WI上肿瘤呈较高信号,与低信号的宫颈基质和明显高信号的宫旁脂肪有良好的对比,能清楚显示病灶的形态、边界和宫颈基质受侵的深度,是宫颈癌诊断与分期的主要成像序列。
若已发生淋巴结转移现象,则将会有较大程度上提升宫颈癌术后复发的风险,为有效的明确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DWI与ADC值则具有绝对的优势,转移性淋巴结在DWI上表现出高信号分布特点,在ADC上则表现出信号减低的分布特点[13]。本研究所纳入的病例中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数量极少,因而不考虑;除此之外,ADC值可以对宫颈癌放化疗效果进行预测,并且能够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检测[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