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化医学对我国医学本科教育的启示

2020-07-16郑玮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13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

郑玮

[摘要] 转换医学是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连接起来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近20余年,转化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经获得了国际医学界的充分重视。因其发展史较短,转化医学的定义、模式等方面仍未能統一。我国的转化医学研究仍处于雏形,很多方面仍需完善。该文研究国外转化医学的发展趋势与障碍,为我国进行医学本科教育模式改革提供借鉴,从而达到更快更好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 转化医学;医学本科;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5(a)-0106-04

Enlightenment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on Medic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ZHENG Wei

The Six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Qingyuan People's Hospital, Qingyuan, Guangdong Province, 511515 China

[Abstract] Conversion medicine is a new way of thinking that connects basic medical research with clinical treatment. For more than 20 years, translational medicine, as an emerging discipline, has received the full atten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community. Due to its short history of development, the definitions and mode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have not been unifie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research in China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and many aspects need to be improved.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obstacle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abroad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medic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model in China, so as to achieve faster, better and more efficient development.

[Key words] Translational medicine; Medic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目前国际医学界飞速发展的一门学科,仅20余年的时间就取得了斐然成绩,它是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连接起来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现代医学发展历史表明,未来医学突破性进展有赖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结合。21世纪的医学将更加重视“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医学模式,更加注重整体医学观和有关复杂系统的研究。在中国转化医学已成为国家在生物医学领域里一个重大的政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指出:“以转化医学为核心,大力提升医学科技水平,强化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我国的转化医学研究仍处于雏形,很多方面仍需完善。面对转化医学的国际化和学科化的趋势,我国医学本科教育应采取相应改革措施,为我国转化医学发展提供更多专业人才。

1  转化医学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1.1  转化医学定义

至今,国际上仍没有在转化医学的定义上取得一致。2016年,美国治疗学学会(ASCPT)发布了转化医学的定义:转化医学是研究转化医疗的多层次学科。从广义上来讲,转化医学连通发现、发展、管理和使用范围,囊括从基因、蛋白质、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等基础研究到临床病人数目研究[1]。目的在于加速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双向转化。通过聚集多学科的力量和广泛了解成果来消除发现新的治疗方法的障碍[2]。实际上,转化医学是基础医学的新技术、新理论和新知识用于临床更好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同时临床也促进基础医学发展的一门学科,但也是能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一项研究[3]。

1.2  转化医学发展历程

196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式“bench-beside interface”[4]。但是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直到 1992 年,《Science》首先提出了“bench to bedside,简称B2B”的概念[5],即一种将实验室过渡到临床的一种新方式。自此,医学界有学者开始对B2B这种研究模式进行研究,到了1996 年,转化医学的第一个明确的定义出现在Lancet杂志上[6],文章中提出“B2B”应是“从实验室到临床、临床到实验室”的一个双向过程,即“bench to bedside to bench, BtoBtoB”[7]。该双向观点的提出也标志着转化医学被更多的学者所接受。国外也从此逐渐开始了转化医学的研究工作。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了转化医学的研究,其发展潜力和重要性逐渐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重视,因此,2003年NIH确定了转化医学的发展规划并于2006年确立了临床和转化科学基金(CTAS)[8]。其目的在于消除临床和基础研究之间的障碍,做到多学科多领域的汇集[9]。2010年12月7日,美国 NIH 科学管理审查委员会建议并计划成立专门的NIH医学转化研究中心,预算费用达 65 亿美元[10]。与此同时,英国国家健康研究所(NIHR)也建立了生物医学研究中心(BRCs)[11]2007年,NIHR预计投入约9亿美元在转化医学的发展。到今天,美国作为最早正式开展转化医学研究的国家已经将转化医学列为医学院基础课程之一。

2  转化医学的研究状况

2.1  转化医学研究成果

到目前为止,国外已经在相关文章以及研究方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首先,国外已经有了很多高水平转化医学杂志,例如: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Translational Research、The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Research、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等,影响因子最高达10.757。其次,在研究方向上,目前国际上研究较多的领域有实验医学研究、细胞生物学、普通内科医学、医学实验室技术、神经科学神经学等。这些研究领域由CTSA、NCI和NHLBI等资助机构资助(图1),在Mayo Clinic、Harvard University、Washingto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Michigan、Stanford University等研究机构开展各项研究(表1),相比于十余年前,如今的转化医学事业可谓如日中天[12]。

2.2  转化医学研究障碍

随着国际转化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成果呈现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在2015年的亚太人类基因会议(APCHG)上,美国有学者针对出席者对转化医学当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研究机构最需要的3个方面分别是充足的临床数据、培训过的专业人员以及资金。转化医学研究最需要的3个方面分别是资金、研究工具和资料组[13]。这项调查反映了目前国外转化医学在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其中,充足的临床数据是指有意义的临床数据,随着转化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及临床数据的不断收集,目前已经拥有了大量的数据,但面对如此庞杂的数据,分析数据成为了新的难题,现今已经有了转化医学数据分析的网络平台如tranSMART、MINERVA平台等[14]。其次,最主要的发展障碍是缺乏专业人员。转化医学自出现以来,一直强调临床实践,在基础-临床-基础的双向转化过程中,研究者更重视基础研究新发现的临床意义,因此,从事转化医学研究的人员也必定要具备充分的临床基础。这就对医学生的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简言之,医学生的本科教育不再是机械地掌握老旧的基础知识和有限的临床技能,而是做到二者的融合,逐渐消除意识中基础和临床的沟壑,做到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临床实践的思考反思。

3  转化医学对我国本科医学教育的启示

我国2008年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中对本科医学教育的目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关注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但是同时也说明:尊重各个学校自主办学权利,不提出具体的教学计划、核心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强制性规定。因此,国内医学本科教育方式可谓百花齐放,除了近几年兴起的卓越创新班、精英班等以优等生集中教学的小班授课类型以外,还引进了PBL、CBL、SP等新型教学方式,但是这些教学方式并未完全融入到医学生本科的五年学习中,大部分只是阶段性学科化的短时间实践性教学,而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因困难重重而存在水分过多的问题。资金和专业人员的缺乏不仅是国外转化医学的发展障碍,在我国也是如此。许多一流医学院校开展课程改革尚且捉襟见肘,其他院校则更是困难,因此国内除了一些优秀医学学府外,大部分医学院校还是陈旧的教学模式,面对我国急需高精尖人才的局势,补全差距和国际化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在医学界基础和临床的交叉和互补现象越来越多的今天,转化医学不论是作为国际主流还是发展必须,都需要国内医学院校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为转化医学事业培养更多人才。

3.1  注重书本知识的实践在医学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本科的基础医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依旧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固然能够让教师不遗余力地把自身所学传授给学生,但是由于基础课程的枯燥和抽象,大部分学生的接受程度实际上并不理想。基础知识的传授中由于缺乏应用环节,学生只能背书,很多学生不感兴趣,因而学得不扎实又很辛苦。然而考试对于所有学生来讲都是头等大事,死背书本和不感兴趣导致平时对知识点掌握较差,因此,刷题、只背重点等不良学习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几乎每一个医学生,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学生虽然获得了一时的成绩,但是考完试后基本忘得精光。等到第4年接触临床课程时,因为不能理解内外科等学科的原理,又要重新翻看基础知识,这样往复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构建是每一个医学生的难题,想要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实践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感性的认识,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在满足课时要求的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利用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例如定期组织病例讨论,让学生在生动的病例中充分应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又如在解剖的学习中,学生应养成以自己及同学为模特并应用解剖学知识解释异常现象的习惯,这对知识点的掌握无疑会更好。再如,在生理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師在教授人体正常生理的同时可以适当提出一些异常人体体征,并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力求让学生应用已学过的生理知识解答。

3.2  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

实践的目的在于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做到温故知新,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医学生本科阶段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及时总结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知识体系的缺陷和一些感兴趣的领域,这是知识掌握后的一种升华。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报告自己的实践结果、实践心得和新掌握的知识内容。例如在分析病例或见习后,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总结见习经验和病例分析流程,在应用知识解释正常现象的同时,更要着重探讨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师也可对异常结果进行点评。

3.3  注重知識体系的更新

转化医学的发展核心即基础研究新成果进行临床实践进而达到更好的临床诊治效果。因此,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对创新能力的要求较高。转化医学已经在胚胎学、细胞学、遗传学等方面有了显著的进展,国际上更是已经有了很多新发现。作为未来与国际接轨的医学生,必须时刻掌握相关领域最新动态。本科生的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书本的基本知识外,应介绍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同时可组织学生自行搜集有关领域的新动态并进行分享。学生在查阅和分享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信息获取的能力,而且能在熟记课本知识的同时发现书本的不足,对批判思维的培养亦有益处。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是每个医学生都应具备的能力,只有跟上前沿发展的脚步,才有机会涌现新想法,为国内转化医学添砖加瓦。

4  展望

转化医学体现的是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互惠互利的过程,而二者的互相影响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疾病的诊治效果。我国转化医学起步较晚,不论是转化医学方面的人才,还是相关机构和政策、资金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作为新一代医学生,应当充分了解转化医学的发展趋势,在本科阶段应调整学习方式和知识体系,做到基础临床实时结合,互相印证,互相补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掌握相关领域最新动态,这对日后的科研能力和临床思维的培养都有益处。同时学校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应在加大医学生培养力度的同时及时改变老旧的教学模式,避免基础和临床的脱节,相信我国转化医学事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Wagner JA,Kroetz DL.Transforming Translation: Impact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J].Clin Transl Sci,2016,9(1):3-5.

[2]  Satagopam V,Gu W,Eifes S,et al.Integra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Data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Diseases[J].Big Data,2016,4(2):97-108.

[3]  Mann DL.Deus Ex Machina: Why Mechanism Matters in Translational Research[J].JACC Basic Transl Sci,2017,2(2):227-228.

[4]  No authors listed. Phagocytes and the "bench-bedside interface"[J].N Engl J Med,1968,278(18):1014-1016.

[5]  Choi DW.Bench to bedside: the glutamate connection[J].Science,1992,258(5080):241-243.

[6]  Geraghty J.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J].Lancet,1996,348(9025):422.

[7]  Marincola FM.Translational Medicine: A two-way road[J].J Transl Med,2003,1(1):1.

[8]  Zerhouni E.Medicine.The NIH Roadmap[J].Science,2003,302(5642):63-72.

[9]  Honey K.Translating medical science around the world[J].J Clin Invest,2007,117(10):2737.

[10]  Collins F.The bridge between lab and clinic. Interview by Meredith Wadman[J].Nature,2010,468(7326):877.

[11]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Research.2006.Biomedical Research Centres.http://www.nihr.ac.uk/infrastructure_biomedical_ research_centres.aspx.

[12]  He X, Song M, Qu J, et al.Basic and translational aging research in China: present and future[J].Protein Cell,2019,10(7):476-484.

[13]  Isaacson Barash.Translating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nto global health equity: What is needed[J].Appl Transl Genom,2016(9):37-39.

[14]  Satagopam V,Gu W,Eifes S,et al.Integra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Data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Diseases[J].Big Data,2016,4(2):97-108.

(收稿日期:2020-02-03)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
浅谈高中生物的教育教学改革
国内移动语言学习与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省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省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
针对市场需求高校动漫专业教育该如何变革
浅谈“EEPO有效教育方式”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