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四自能力”在就业中的作用探析

2020-07-16李懿琼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3期
关键词:职业素质培养

[摘 要] 在以往的职业高校教育中,学校过分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却忽略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要加强管理……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这就是该文所要探讨的“四自能力”。作为现阶段学校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其指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更重要的是在具体教育工作中的如何贯彻实施上。

[关键词] 职业素质;四自能力;培养

[基金项目] 2019年度上海市学校党建研究课题一般课题“设计类院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四自能力的培养及意义的研究——以上海工

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DJYJ-2019-C62)

[作者简介] 李懿琼(1982—),女,上海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环境艺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高校学生职业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3-0376-02    [收稿日期] 2019-10-22

一、高校学生“四自能力”现状

(一)培养模式陈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年扩招,高等教育已经逐步向普遍化、大众化教育发展,随之给高校的就业率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现在高校教育模式,过分注重外部的干预,忽视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学生习惯于顺从和驯服,大学生普遍存在“四自能力”不够的弱点。

(二)多种因素影响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以及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能力的发展不应该单纯只在认知领域进行,更重要的是人格与认知的协调发展。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在高校毕业生的求职过程中,学生面对的不仅是专业能力上的种种挑战,还有企业对毕业生综合性能力的考验。而生活条件的日益进步,以及长辈们的溺爱娇惯等因素,都会为学生“四自能力”的培养不力留下隐患。

二、“四自能力”在就业中的作用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总有一些精神是不变的。“四自能力”的培养并非是一个新的话题,但是,在飞速进步的互联网时代,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劳动者。在全国就业形势逐年严峻的大前提下,大学生的“四自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个体鲜明特点的养成,为真正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體以及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因此,“四自能力”应结合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三、就业过程中“四自能力”的培养措施

个人品德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从他人的道德信念支配,到自我约束、自我升华的过程。自主、自力、自强精神的树立是一个长期并且渐进的过程,大学阶段是青少年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也是“四自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从整体过程来看,大学生在这个阶段非常关注自我的发展,但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矛盾较多,这就需要教育者有针对性的因势利导。因此,学生“四自能力”的培养需要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和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全方位、多角度地去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

1.教育学生积极地、自觉地进取。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涉及社会、学校所提供的良好外部环境;自身敢于冲破传统就业观念,以积极努力的进取精神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积极的主体意识不仅是“四自能力”共同基础,也是提升就业能力的最重要条件。这是需要社会所有民众一起共同参与的,也就意味着教育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引导学生形成积极面对社会的主体意识,提前做好求职就业的准备,避免在求职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由于自身准备不足的原因,造成在求职中被动等待、缺乏胜人一筹特长的局面。

2.激发学生勇于面对现实,转变思想观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为当今大学生提供了优越的成长环境,这也养成了他们对生活过分理想化,缺乏老一辈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要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最根本途径就是大学生自身思想意识形态的转变,抛弃依赖家庭和社会的“懒癌”思想,主动投入到创新创业的事业中。首先要全面的、正确的认识自我,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制定目标,并学会自我反省;其次要加强培养自我约束能力,锻炼出强大的意志力,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并付诸行动。

3.引导学生自强自主,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戴尔曾经说过:“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自主的学习者,也就是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养成终生爱好学习的学习者。”高校的教育,就是要把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俗话说:“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运用案例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这也正是高校学生迷茫的主要原因。可以说,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协调掌握并转化为能够靠此求生存谋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首先要对所学专业有一定的认知,通过树立专业理想信念,对职业发展进行有意识、有计划、有条理地规划,从而将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构建起来,渗透“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思想,为达到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而有目的展开行动。

基于以上三点,学校的素质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实施学生的自主教育、自我管理体系?如何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学校内各种形式的社团组织为此奠定了基础并且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学校的各项管理及社团活动应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其中,学校方面也应积极为学生的自主教育搭建活动平台。在学校进行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形成一种常规管理由学生自己管、学生活动由学生自己办的体系。学生参与其中,由体验经历逐步转化为感悟内省的过程,这就是自我内化发展到“四自”品质提升的过程。在形成“四自”行为体系之后,能逐渐确立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内在能量,从而产生不断奋进的信念。

怎樣的校园环境更能帮助学生“四自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还有哪些新思路可以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展开?仍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德广.论智能培养[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M].译林出版社,2010.

[3]教育部人事司编.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万文涛,吴剑兰.博弈论视野中的素质教育政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6(08).

Analysis on the Function of Four Self-abilit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n Employment

LI Yi-qiong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rt,Shanghai Vocational College of Arts and Crafts,Shanghai 201808,China)

Abstract:In the past vocational college education,the school paid too much attention to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but ignore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In the Several Opinions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n Further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School Moral Education,it is mentioned that students must be trained in self-education,self-management,self-service and self-supervision.These are the "four self-abilitie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As a programmatic document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at this stage,its guiding role is self-evident,and what is more important is how to implement it in the specific education work.

Key words:professional quality;Four Self-abilities;training

猜你喜欢

职业素质培养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