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以致用

2020-07-16董炯肖枫吕奕张明鲁孝峻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3期
关键词:工程材料学以致用综合能力

董炯 肖枫 吕奕 张明 鲁孝峻

[摘 要] 如何提高“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课程的教学质量,紧紧围绕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主线,该文从该课程的引入、拓展到应用的研究出发,针对该课程的特点,结合作者所在院校相关专业特色,探索该课程的改革方法,用几部分课程讲授的方法和案例,提出了该课程改革的见解与尝试,希望有所借鉴。

[关键词] 学以致用;工程材料;综合能力

[基金项目] 2016年度辽宁省教育厅(辽教发[2016]23号)省级本科教改立项一般项目“根据学习者来源、知识技能基础等制定多样化人

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2016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 董 炯(1964—),男,浙江宁波人,硕士,辽东学院教授级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工程训练和创新教学与教学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3-0316-02    [收稿日期] 2019-10-30

一、“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课程概况[1-6]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课程的特点:一是基础性;二是理论性;三是应用性。基础性在于它是机械类课程的基础,也是机械制造的必不可少的环节;理论性在于金属学理论在微观、在假想,学深学透不易,更何况在减少学时状态下更难了,但该理论又是本课程的理论依据和贯穿主线;应用性在于它是零件毛坯生产的主要手段,是改变材料性能的主要方法,是生产中常见也是容易忽视的方法。所以通过学以致用的改革主线,致力于该课程的改革,以点带面,逐渐扩展,达到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目的。本文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以“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课程改革为试点,开展有益的教学尝试。

(一)“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课程改革中要做什么

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度很高,也是机械类专业课中的重要部分,在教与学的中心变换与改革过程中,如何让枯燥的知识被接受,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是这次课程改革要做的尝试。

尝试一:抽象、零散、杂乱的知识,如:概念、牌号、结构工艺性等该怎样讲述。

尝试二:实践性强的内容,如铸、锻、焊等怎样学以致用。

尝试三:课程主线怎样连贯。

(二)“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课程改革中方案的设计

针对课程的特点,经过课题组讨论,确定了改革方案如下:

方案一:针对抽象、零散、杂乱的特点,寻找教学方法选择优化,使之合理利用。

方案二:针对铸造、锻压、焊接知识采取案例教学,教会学生怎样使用知识。

方案三:改革课堂讲授方式,采取教学主体转换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课程改革的实践[7-10 ]

(一)方案一的设计与实施

针对课程抽象、零散、杂乱的特点,在课堂设计上,其整体思路是:深入浅出、案例剖析、实例转化。也就是说:在绪论部分,就以自行车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将常见的部分的功能及不同使用条件下的需求加以分析,如:赛车、山地车、加重车和坤车的使用条件及需求,再研究解决设计和选材等方案,引起学生的兴趣,先将知识串一下,奠定一个好的开端;在基础内容部分循循善诱,如:通过大米、大米面的异同点、大米粥和八宝粥的异同点来解释相与组织,解释机械混合物等抽象的概念。

(二)方案二的设计与实施

在热加工内容方面,借鉴了五“W”一“H”分析法,例如在讲授铸造章节时,以冰箱冷冻冰块为例,介绍制冰盒和饮料瓶制冰的异同点,引申出,铸造的定义和特点,引出第一个(W)hat,铸造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第二个(W)here,为什么要用本法生产这个产品,能不能用锻压或焊接等别的方法?第三个(W)hen,这个工序是在什么时候干的?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干?把后面銑削等工序提前行不行?到底应该在何时干?第四个(W)ho,为什么由专业技术人员(铸造工程师和铸造工人)来做,换别人行不行?第五个(W)hy,为什么采用这些技术参数(拔模斜度、铸造圆角、型芯等)?可不可以有所变动?生产中应注意什么?还有一个(H)ow,用什么手段解决问题,为什么现在砂型铸造或金属型铸造等,换个方法行不行?型砂要具有哪些特性,为什么?再如:锻模的模膛结构用月饼模子去解释,学生都见过月饼,相对就好理解了很多。

(三)方案三的设计与实施

在使用借鉴了五“W”一“H”分析法的同时,本课题组改革了课堂讲授方式,采取教学主体转换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选择铸造结构工艺性的内容,由学生自主学习,再以学生互问互答,学生问老师解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对内容的记忆深度;再比如,用案例分析,串讲课程主线,做到学贵于用,其中分析汽车变速齿轮与机床变速齿轮的工作条件、性能要求、选材和相应热加工工序的区别,发动机气门控制弹簧与其他弹簧的工作条件、性能要求、选材和相应热加工工序的区别等等。本团队再以课题讨论的方式又做了分组讨论,组别间辩论、组内讨论意见等方式强化应用,使学生每个人自己利用业余时间自主收集资料,分析判断等。

(四)考核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本课程为了突出应用,所以考核中,实践环节的比例较重,平时成绩以提问、学生讨论情况为主,加上实验成绩;期末成绩分为应知应会(理论部分)和知识运用(案例分析部分)两部分,各占50%,其中知识运用部分开卷。

由于学生处于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偏差,为了鼓励学习勇于回答问题和抢答,改善课堂的气氛,对于抢答的同学实行答对成绩以外的加分奖励。

三、小结

经过两年四轮的尝试,针对高中本、专升本和中职本不同学苗的具体实施发现:高中本组组间相互提问和辩论的深度较深,效果较好,而专升本和中职本采用组内讨论的活跃度较强,公开讨论意见收效较大;课堂中传播了知识,也初步教会了应用,同时也融入了创新方法。

四、結束语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对于学生拓展知识面、掌握和学会运用材料及热加工的理论知识有着重要作用。团队建设在本课程中得到了夯实,但路还很长,改革仍在继续。本团队在“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课程改革上的以上探索仅是抛砖引玉,期望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和交流,也期待能发挥一点微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查梦江,王岩.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6(09):113.

[2]游晓燕,冯振.浅谈“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基础”教学改革[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3(03):90-92.

[3]吕逸.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学[J].科教导刊(下旬),2017(06):92-93.

[4]曹富卿.关于“机械基础”教学方法的探索[J].职业,2009(33):49-50.

[5]刘连福,王林毅,杨俊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中职本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6,18(12):1-3.

[6]董炯,肖枫,吕奕,等.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课程的创新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8(6):104-105.

[7]刘瀛,李嘉贤,刘广达,董炯.“本科+技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辽东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研究对象[J].价值工程,2015(10):253-254.

[8]董炯.机械创新与产学研用实践[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

[9]宫清莲.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职本学生学习动力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32):152-153.

[10]刘丹梅,荐芳,浮若兰.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职升本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39(2):13-14.

Learning for Applying

—Revealing the Reform of the Course in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Hot Processing

DONG Jiong,XIAO Feng,L?譈 Yi,ZHANG Ming,LU Xiao-jun

(Liaodong College,Dandong,Liaoning 118003,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 in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Hot Processing,the study is conducted by focusing on the main line of students' learning and applying.Starting from the introduction,extens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urse,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and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thor's school,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form method of the course,and puts forward the opinions and attempts of the course reform.

Key words:learning for applying;engineering materials;comprehensive ability

猜你喜欢

工程材料学以致用综合能力
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对策分析
分组合作教学法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尝试写诗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