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伦理课程教学浅谈

2020-07-16陈兴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3期
关键词:工程伦理课程教学价值

[摘 要] 工程伦理教育在高校工科工程素质培养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讲述了工程伦理的现状、工程伦理的重要性与当前的局限性,并着重对工程伦理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旨在加强对学生伦理意识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提高人才培養质量。

[关键词] 工程伦理;价值;课程教学

[作者简介] 陈兴杰(1975—),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轨道病害智能检测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3-0141-02    [收稿日期] 2019-11-11

一、现状综述

(一)工程伦理的兴起

20世纪70年代末,工程事故频繁发生,使人们迫切意识到需要对工程活动的社会影响和工程师的道德责任进行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在美国的所有工科院校中广泛存在。工程伦理起源于对技术的批判,通常有两种研究思路:一种是从技术角度看工程,将工程理解为社会技术的实践活动,将工程伦理视为一种实践伦理;一个是从专业角度理解项目,并认为工程师应该具备包括诚实、责任、忠诚和安全等职业道德。在中国,工程伦理仍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国家推出了“工程学科专业认证”和“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未来掌握国民经济的活力的优秀工程师,因此工程伦理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推进进一步提上议事日程[1]。

(二)工程伦理的现状

工程伦理作为职业道德或实践伦理,我们可以采用伦理研究方法。功利主义伦理学、康德对人类尊重的伦理学和德性论是三种常用方法。工程伦理问题往往具有不确定性,我们往往无法在是与非、对与错之间做出选择。我们通常只从特定的角度做出“应该”或“最好”的价值判断。

就学生而言,重理轻文的现象在工科专业普遍存在[2],学生对人文类学科的关注度不够,更倾向于学习专业技能。因此大多数学生并不会主动参加学校开展的有关“工程伦理”的讲座、研讨会等。但是大多数学生并不能全面深刻地了解工程伦理的基本概念,将职业道德与伦理混淆,认识停留在表面,处理复杂伦理冲突的应变能力不足。对待简单问题的判断大多基于自身的道德修养,而非工程素养,这不利于学生日后成才,甚至会影响工程质量。

二、工程伦理

(一)工程伦理的重要性

随着当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工程决策和实践中的伦理冲突不断涌现。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牺牲环境造成的每一起事件背后,都暴露了项目决策者和实践者在寻求利润的状态下的错误行为,这值得我们深思。例如,医学“转基因工程和变革”引起的生命伦理问题,化学和化学工程的发展带来的环境激素问题以及抗生素问题等一系列伦理冲突。这些冲突通常包含两类问题。一是项目本身是否会带来近期或长期的环境影响或生态破坏;第二个是决策者、设计者和实施者在工程决策中扮演的道德角色。伦理决策和价值选择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工程伦理教育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全过程教育,需要从源头上进行。工程伦理应成为工程教育的“工程教育第一课”,培养具有“伦理意识”的现代工程师,造福人类,实现工程师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在面临着利益冲突等道德困境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二)当前工程伦理课程的局限性

中国作为在国际影响力上日益提升的工程大国,如果直接引用西方国家近四十年来的工程伦理研究成果,是非常不合适的。一方面,西方传统工程伦理具有其自身的弊病和局限性,另一方面,它显然也不适用于我们的本土状况,所谓“橘生淮南”移植到“淮北”则必须通过相应的改良手段,才可能成活。

国内外工程伦理教育主要有三种模式,如独立课程、跨课堂教学和与非技术课程结合。

(1)独立课程。优点:专注于讨论,提供直接和全面的知识;局限性:受学生上课时间和师资力量影响。

(2)跨课堂教学。优点:具有实践性;局限性:分散教学,影响教学的深度。

(3)与非技术课程结合。优点:能充分了解工程技术发展的社会背景,理解工程伦理的重要性;局限性:教师没有工程背景。

工程伦理学是一种实践伦理学,强调运用逻辑来解决工程活动中的具体问题。如果我们继续在课堂上进行抽象的道德教育,不仅不会达到教学的目的,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三、工程伦理课程的进路

(一)教学目标

美国工程伦理学家戴维斯将大学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归纳为四个核心:提高学生对专业行为标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度;提高学生的道德意志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3]。

希望通过短期课堂学习,让学生掌握分析未来工程活动中矛盾的方法。当遇到价值冲突或价值悖论时,他们可以根据伦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考虑和权衡,进而做出最优的抉择。

(二)教学方案及安排

1.大班授课,讲述专业理论。价值塑造是工程伦理教育的内涵和主旨。将学生集中在一起,通过老师进行专业理论的讲述。通过意识和责任教育促进“负责任的创新”,在工程设计、实施、运营和退役的整个过程中考虑到对自然环境与子孙后代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加以规避,应该把工程人才的培养从工具理性的重点转移到价值理性的突出。通过工程伦理教育,塑造工程师“关爱生命,关爱自然,尊重公平正义”的未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同时要认识到,担负社会责任从长期看就是创造价值,实现道德与利润的平衡[4]。

2.案例教学法与情景教学。通过描述一个真实或虚构的事件向学生解释工程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困境。为了使学生掌握不同领域中共同伦理问题的特殊表现,分析不同工程领域的工程伦理,了解本专业可能发生的问题冲突和抉择方法,有针对性地选取与各专业结合度较高的案例进行讲解。以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教学为例,首先提出一个典型案例——“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

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审视案例。(1)合法性:事件本身是否已触犯法律规定,事件本身是否违反相关专业规范、守则、组织章程及工作规则等;(2)专业评断:依据自身的专业及价值观判断事件的合理性,并以诚实、正直的态度审视事件的正当性;(3)舆论测试:通过对事件进行上述审视后,是否会引起负面的公众舆论。

构建工程实践场景,让学生扮演工程专业社区的不同成员,并培养学生从各方的角度考虑如何采取行动解决问题。当学生将不同的道德心理、价值取向和其他内容纳入角色时,他们可以在实际的工程活动中体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并设身处地地考虑,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同的职业角色在具体事件情景中的社会责任、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等一系列问题[5]。

3.课后作业——学生分组自寻案列,PPT讲解。布置学生分组搜集伦理案例一个,对案例需要采用上文中提出的“三步分析法”进行分析,制作PPT上台演讲,同时学生在搜集资料整理案例时,可以对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分析,再通过认真思考,使对伦理问题的认识可以得到升华。教师可以通过听取学生的演讲,可检验课堂教学质量,调整后续教学方向,并对精彩案例进行整理留存,留待今后的课堂上使用。

四、结语

历史已经证明,每次工业革命的产生都将推动教育的根本性变革,并创建相应的教育体系,以满足新的生产模式与价值模式的需求。就当前工科教育而言,新工业革命已经推动工科教育变革,我们称之为“新工科”。“新工科”的认识是针对新技术、新产业和新形式社会的变化,推动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向可持续竞争力方向转变。因此,我们的工程教育理念应该从传统的“学工程”转向“做工程”;教学模式应该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学习;学习模式应该从“一刀切”转向深度学习;教学环境应该从单一的面对面模式,转向混合教学;教学管理制度應该从以校园为基础的封闭式学分认定政策,转向适应于跨课堂学习的学分互认政策。

参考文献

[1]宋晓琳,高强,刘浩,等.工程伦理与工程训练相融合的教育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2):36.

[2]曹南燕.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伦理责任[J].哲学研究,2000(1):45-51.

[3]MICHAEL D.Introduction to A Symposium:Integrating Ethics Into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Courses[J].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2005(11):633.

[4]李正风,丛杭青,王前.工程伦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5]何菁,杭青.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实践创新探析[J].江苏高教,2017(6):29-33.

On the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Ethics Course

CHEN Xing-jie

(School of Urban Rail Transit,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1620,China)

Abstract: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cultivation of engineering project qu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atus quo of engineering ethics,the importance of engineering ethics,the current limitations,and the future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Engineering Ethics course.The aim i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ethical awareness,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Engineering Ethics;value;course teaching

猜你喜欢

工程伦理课程教学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工程伦理的多元化愿景
工科研究生学术责任养成的路径研究
国内工程伦理研究综述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