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控辍保学政策的执行分析

2020-07-16祝宗琴范薇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3期
关键词:政策执行民族地区

祝宗琴 范薇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对普九教育的督查力度逐步提高,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逐渐形成史上最严的零容忍控辍保学政策。西南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双语障碍、外出务工等影响,相关政策的执行取得较大收获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深层次问题。该文以A省X县的实证调查为基础,深入揭示了民族地区儿童辍学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了日趋严格与规范的控辍保学政策还存在难以治愈的厌学心理和成本过大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 民族地区;控辍保学;政策执行

[作者简介] 祝宗琴(1997—),女,四川甘孜人,乐山师范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范 薇(1981—),女,四川峨边人,行政管理博士,乐山师范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民族行政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3-0032-02    [收稿日期] 2020-01-02

1986年颁布并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我国所有适龄儿童必须接受九年义务制教育。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保障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先后建立了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覆盖面、入学率、巩固率持续提高。

一、民族地区控辍保学的政策演进与研究趋势

早在2002年就提出在95%的地区基本普及小学阶段义务教育,到2010年民族地区全面实现“两基”。2018年教育脱贫攻坚行动要求在辍学高发区制定“一县一策”工作方案。2019年由教育部牽头开展贫困地区控辍保学专项行动,要求明显降低辍学率。2019年11月14日,教育部门召开第六场“教育奋进看落实”新闻通气会指出:控辍保学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不到半年时间,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学生人数已由2019年5月底的29万减少至6.5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人数由15万减少至2.7万。

学术界对控辍保学政策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初。贾忠义(2001)[1]提出应从健全规章制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爱特殊学生三个方面完善对“控辍保学”的建议;任国平(2003)[2]提出利用学籍电子注册管理系统探索“控辍保学”的新机制;牛建林[3](2012)用定量研究证明农村地区同龄人外出务工现象对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辍学具有吸引与示范作用;沈洪成[4](2014)以云南芒市一个乡镇实施“控辍保学、三级联动”责任制为中心,从基层治理的角度,详细梳理了农村辍学现象的发生、治理和应对困境;李强(2019)利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数据并运用工具变量法,发现1个儿童辍学最终会引发1.78至2.60个儿童辍学,且大龄儿童以及男孩更容易受同伴影响,同时高龄同伴辍学对低龄同伴有跨龄示范效应。

二、调研点的选取:政策执行效果复杂

X县位于西南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相对落后,受环境偏僻、经济落后、教学资源不足等影响,该县农村中小学生在教育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如表所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X县在2012年—2017年期间辍学率均高于国家控制线1%的三至五倍,其中初中的辍学率最高。

三、多元辍学成因,导致控辍保学执行难

1.学习困难、外界诱惑和“读书无用论”是导致辍学生自动辍学的主因。研究显示,我国适龄儿童走向辍学道路的主要原因,已经从家庭贫困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因素。学生因在校成绩差,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打击,觉得升学无望,是辍学的重要原因。

2.家庭收入和教育观念依然严重影响辍学发生。在X县农村,很多夫妻育有三四个孩子,家庭收入的贫乏导致一些父母见识短浅,认为不能高中毕业甚至考大学的子女,多读少读两年书没有区别。

3.应试教育与严厉管理让部分学生厌恶校园。在高考制度和防辍学的大背景下,X县学校对学生进行比较单一的应试教育和严格管控,个别制度缺乏弹性,引发部分学生尤其是处于青春叛逆期学生的反叛。

四、X县控辍保学政策的执行分析

针对上述复杂的辍学成因,2018年初,X县根据国家文件全面制定控辍保学实施方案:制定并下发《X县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细则,县政府与各成员单位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县教育体育局与各中小学签订教育系统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

(一)X县控辍保学政策初步成效

截止2018年8月,全县6~16周岁未入学适龄儿童少年共621人,超龄未入学学生50人,其中1名学生经劝返复学,其余未入学和辍学适龄学生将于9月按“就近入学、随班就读”的原则全数返校。截止2019年8月调研,各学校负责老师明确表示自己所负责学校辍学率为0,已没有学生辍学。

(二)X县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的问题分析

1.辍学现象由显性变为隐性,厌学心理难治愈。(1)部分辍学返校学生混日子,人在心不在。笔者邻居小孩E存在严重厌学心理,暑假时告诉笔者:“期末考试我几科加起来才一百多分。这书读着有什么意思?可是学校不准回家,老师说不读了爸妈会抓去坐牢,只能耗着呗,反正就一年多了,初中读完好像就不管了。有时候老师也让(默许)我们去操场上耍,只要不出校门就OK。”(2)学校难以监控每一位适龄儿童是否正常入学。G村是一个藏牧民聚居村,控辍保学政策对G村影响并不大。开学后依然可以看到本该上学的小孩跟父母一起在山上放养牦牛。听说一旦把子女送进学校被登记(学籍)后就不能再回家,部分父母干脆不让子女跨进校门,他们坚信子女会像其他村里孩子一样上过学就离开家,与其“人财两空”不如从小关在家里,牦牛越来越贵,挣的也不比外出打工的少。

2.控辍保学政策执行成本巨大。(1)基层教师为控辍保学工作付出巨大精力。控辍保学工作要求学校做到零辍学率,各班班主任对未正常上课的学生必须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第一时间劝其复学。如果家长联系不上或者不配合时,班主任就得反复家访直至劝回,否则教师和学校都面临绩效不合格和“一票否决制”的处罚。(2)基层政府为控辍保学工作付出巨大成本。首先,基层政府最大的负担来自相关数据统计和监督。其次,对外出打工的辍学生学校教师已无力去追,劝回工作就落到政府及工作人员身上。

綜上,X县的调研资料告诉我们,零容忍的控辍保学政策显示了我国政府对落实普九义务教育的重大决心。但是边远民族地区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彻底解决“治标不治本”的问题,让辍学返校学生接受到真正的教育,实现国民素质“一个都不掉队”的任务,我们还任重道远,需要克服发展当地经济、完善家庭教育和改良教育政策的多重困难。

参考文献

[1]贾忠义.加强领导 深化时间踏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J].辽宁教育研究.2000(8):34-35.

[2]任国平.学籍电子注册:探索“控辍保学”新机制[J].人民教育.2003(5):11-12.

[3]牛建林.农村地区外出务工潮对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12(4):103-110.

[4]沈洪成.教育下乡:一个乡镇的教育治理实践[J].社会学研究,2014.2:90-115.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Dropout Control Policy in Minority Regions:A Case Study on X County of A Province

ZHU Zong-qin,FAN Wei

(Leshan Normal College,Leshan,Sichuan 614000,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gradual enhancement of China's supervision of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the strictest zero-tolerance dropout control policy ever in history has been put forward.Due to the economic disadvantage,bilingual barriers,and migrant laborers,there are still some unignorable problems which need more research in minority regions.Based on the survey of X County of A Province,this paper reveals in depth the main reasons for dropping out of school in ethnic areas.It points out that although the dropout control polic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trict and standardized,there are still practical problems like incurable learning-weariness and high cost.

Key words:minority regions;dropout control;implementation of policy

猜你喜欢

政策执行民族地区
教育政策执行视角下“双一流”建设实施的思考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公共政策工具的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