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宿舍开展德育工作的现状和途径研究
——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例

2020-07-16琴,马钢,朱

昭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宿舍德育工作辅导员

许 琴,马 钢,朱 琳

(昭通学院 a.马克思主义学院;b.学生工作处;c.教育科学学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1]宿舍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学生在宿舍中度过课余大部分时间。高校宿舍成为大学生道德品质养成、思想情感交流、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一个综合性场所。瑞典教育家爱伦·凯指出“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2]近些年,由于校园宿舍暴力事件频发,隐藏在校园内自主处理的宿舍纠纷更是不胜其数,将大学的德育工作推上风口浪尖。因此,充分发挥高校宿舍的德育作用,优化高校宿舍德育措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宿舍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宿舍集中折射出学校德育中的人文环境、制度环境、物质环境等,在发挥德育功能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宿舍人文环境可以促进学生智慧发展和精神提升

高校宿舍人文环境指的是大学生宿舍成员的学习氛围、精神面貌、生活方式及思想意识形态。[3]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在宿舍德育工作者的引导下,从内心对学校产生认同,以宿舍为家,和同学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宿舍中,同学间自由交往和沟通,探讨社会、人生、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相互取长补短、鼓励和促进,养成“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形成合乎社会发展的行为规范意识,促进自己智慧发展和精神提升。

(二)高校宿舍制度环境可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高校宿舍制度环境是指大学宿舍成员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调节这些社会关系的规范要求。[3]高校宿舍作为大学集体生活的重要场所,有条不紊的学习和生活秩序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前提。因此要求大学生们都要遵守宿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表面上看这些道德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很像是约束个体的异己的东西,“然而却正是这些异己的东西才能够使个体在社会性(即现实性)的生活中生存下去,同时也由于具有充分的社会性,个体才能察赋社会所给予的力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特定任务。”[4]德育为个体的生存提供有关道德和伦理等方面的支持,使大学生在思想上能够认识到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从而对规章制度的约束产生认同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最终促进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高校宿舍物质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愉悦和幸福感

高校宿舍物质环境指的是宿舍内外的生活设施、环境卫生、整体布局等,间接体现着一个学校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程度。[3]整洁、优美、设施完备的高校宿舍物质环境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以高品质的价值引导,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发挥着“隐性德育”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宿舍这个集体产生自豪感和归属感,激发出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如宿舍的装饰布置,各种学习、生活用品的摆放等都折射出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也是大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体现,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提升学生的精神追求和幸福指数。

二、高校宿舍开展德育工作的现状

(一)现有的高校宿舍德育工作队伍难以深入发挥育人功能

在高校宿舍德育的教师队伍中直接接触学生最多的主要是宿管员和辅导员。他们在学生德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详细了解宿管员和辅导员的德育工作,笔者对所在学校的宿管员基本情况、辅导员深入宿舍开展德育工作的实际成效进行了调查研究。

图1 宿管人员年龄结构

图2 宿管人员学历结构

根据图1、图2所示,学校宿舍管理人员总共有79人,宿舍管理人员年龄在40岁-49岁的人数46人,占总人数的58%;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72人,占总人数的91%。

第一,宿舍管理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难以承载育人功能之重。高校宿管人员通常面向社会进行招聘,主要是农村进城务工者、下岗中年女工等,他们一般年龄偏大,学历水平不高,主要是负责宿舍的后勤。学校德育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教育,由于承担的内容非常广泛,宿舍管理人员对支持学生宿舍德育功能表现的心有余而力不从。

图3 辅导员专兼职人数比例(2019年春季学期)

图4 从事兼职辅导员年限比例(2019年春季学期)

图3所示专兼职辅导员比例来看,专职辅导员的配比不到三分之一。图4所示从事专兼职辅导员工作年限来看,从事辅导员工作1年及其以下的约有一半。

第二,辅导员队伍中专职辅导员配比不足,流动性大,不稳定,导致育人工作难以推向深入。宿舍作为一个集体能否形成价值认同、道德认同、情感认同,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集体凝聚力,关键在辅导员这个“总宿长”。习近平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5]让学生对集体产生认同和归属感,需要辅导员用真情进行教育和管理学生,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目的。

从图3、4的数据可以看出,专注于学生工作的专职辅导员岗位人员配备不足,难以留住人才。由于辅导员岗位的上升空间、待遇尚未完善,岗位流动性比较大,一旦有条件辅导员就转为专任教师或到其它管理岗位,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更是难以留住。

宿舍环境让同学比较放松,辅导员把德育工作深入到宿舍中来做,容易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德育工作会收到好的效果。在日常管理中,辅导员存在重视班级事务,对宿舍管理精力投入不足,忽视宿舍德育工作的情况。从查阅2019年春季学期辅导员进宿舍的登记中显示,辅导员通常能按学校规定进学生宿舍,但来去比较匆忙。在对部分学生进行走访后,了解辅导员进学生宿舍的总体情况为:辅导员到宿舍去看望、关心学生不够。辅导员对学生的德育重点往往在违纪或重点关注的学生身上,如夜不归宿、宿舍卫生差、调节同学间矛盾、使用违禁电器等问题上,开展德育工作不够全面,深入。由于大部分辅导员是兼职,既是辅导员,还有教学任务,有部分辅导员还承担着学院的行政工作,从而导致辅导员只能完成学校安排的日常事务,在学生德育方面很难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宿舍德育工作停留在表面。

(二)高校宿舍管理理念、制度与新时期大学生的现状脱节,影响德育的实效性。

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谐宿舍建设需要管理理念的更新和管理制度的保障。

第一,在高校宿舍管理中,忽视某些学生群体特点,德育方法单一。

表1 2019年春季学期全校学生宿舍违纪统计

表1所示,15级、16级学生宿舍违次数和违纪人数较低,主要原因是19年春季学期15级、16级部分学生外出实习,不在校内住宿。对比17级(大二)和18级(大一)的数据可以发现:学生人数,大一学生人数比大二学生多5%;学生违纪次数,大一的学生高于大二学生16.2%;违纪人数,大一的学生高于大二学生20%。

据全校学生宿舍违纪的情况,笔者在进一步的走访中了解发现:大一学生对宿舍规章制度的知晓度不够。由于大一的学生在入学前较大部分是没有集体宿舍生活经历,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具有个性鲜明,注重生活品质,集体观念和责任意识淡薄等特点。如管理者忽视宿舍规章制度和学生日常操行的培养相结合,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言行举止,就很难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集体生活习惯。宿舍德育工作简单的认为就是在班上或宿舍中读各种规章制度,可能导致一部分学生知道学校有某些规章制度,但对违纪后果的认识并不到位,处于好奇或机会主义的心理,在特殊情形下就会触碰制度红线。甚至出现有些学生对所读文件内容是什么都没听进去,当违反了宿舍规章制度后才恍然大悟。在日常中,我们学生较多接受的是道德知识的学习和灌输,简单的灌输很难入脑入心并化作自觉规范的行为。在大一阶段如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导致学生德育工作出现反复,加大在校期间的德育工作难度。

第二,在高校宿舍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如果把制度变成对学生严密的监督和控制,出现对立情绪,学生对制度很难产生认同感,从而丧失了制度育人的价值。

表2 2019年春季学期全校学生宿舍男女生违纪统计

表2所示,由于所调查的学校是师范类专业为主的地方本科学校,女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63%。对比男女生违纪情况:学生违纪次数,女生高于男生4%;违纪人数,女生高于男生20%。在学生宿舍违纪登记中发现,女生的宿舍违纪行为主要是违反学生宿舍管理规定中禁止在宿舍里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饭煲、电炒锅、取暖器等),针对女生违纪率及主要集中在使用大功率电器的行为,提示学校管理者宿舍安全教育管理不容忽视。

管理制度的正常运行通常依靠两方面来实现:一是强制性,另一方面是个体对制度自身的自觉认同,两者相辅相成具有积极作用。如我国《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三章第18条中明确规定:“学生宿舍、教室和礼堂等人员密集场所,禁止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在学校宿舍管理规定中也明确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为了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对宿舍中使用大功率电器等违纪行为学校管理者采取经常性不定期的检查。在查处违禁大功率电器时,学校管理者或宿舍管理员往往会采用突击检查的方式,在未尽告知的情况下开启宿舍房门,检查学生是否在宿舍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宿舍消防安全是整个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突击检查的方式可以有效查处违禁电器的使用,保障宿舍财产和人身的安全。但在制度的执行中往往导致有些学生认为制度就是监督、控制他们的,从而产生对立情绪,制度育人的目标难以达成。

学校德育工作者在保证宿舍安全的前提下,当某一类学生违纪高频次发生时,一味地处罚学生势必造成学生对制度的反感。需要反思在服务学生方面是否有所欠缺?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上是否科学?能否让学生的意见参与到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使宿舍管理制度体现德育的科学和民主,得到学生的认可,自觉的遵守管理制度,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理念。

(三)宿舍的卫生习惯和公德意识培养不够

卫生、安静、整洁的宿舍环境既能营造“家”的感觉让学生感到温暖,同时建设一个优雅的宿舍环境,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大学生劳动观念,增强大学生集体意识,体现出宿舍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究高校宿舍环境育人工作,笔者汇总、对比学生宿舍卫生、整洁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表3 大一和大二学生在2018年秋季学期和2019年春季学期卫生不合格宿舍对比表(每学期3次及其以上卫生不合格)

第一,大一新生进校后的的卫生习惯、公德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养成。学校德育工作注重高层次的思想政治及理想教育,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相对欠缺。德育是实践的,同时也是生活的,离开具体生活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的德育是空洞、无根的。从表3中可以看出,大一学生在第二学期卫生不合格率高出第一学期3倍多。管理者一般认为大一的学生刚进校,对制度的敬畏和遵守是最好的。但在新生入学教育结束后往往容易放松对大一学生的教育特别是生活常规教育。大一新生中,不少同学以前生活上的各种事务几乎由父母包办,缺乏整理自己内务和打扫集体卫生的能力。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原生家庭,来到一个全新的、陌生的集体环境,由于缺少独立生活的能力、集体生活经验和关爱他人的责任心。因此,营造良好的宿舍环境就更需要德育工作者的督促。

第二,高年级大学生宿舍卫生日常管理松懈。德育要致力于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品味道德体验带来的快乐与幸福。对于高年级大学生来说,独立生活能力和集体主义观念基本具备,但实际检查下来宿舍的卫生还是不尽如人意。从表3上来看,17级学生宿舍的卫生不达标的比例较高,18年秋季不达标宿舍占全校的41%,19年春季学期略有下降但也占到了37%。良好的宿舍环境对于学生自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与约束,在宿舍管理者在高年级学生的日常管理中一方面要求严格的制度化管理,同时宿舍管理者更要多督促、多提醒、多检查。

三、高校宿舍开展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措施

(一)坚持“管理、服务育人”,抓好高校宿舍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发挥高校宿舍德育的功能,与大学生精神世界发生共鸣,在内心激起共情,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宿舍德育工作队伍。首先,高校宿舍管理人员是高校宿舍管理的一线管理者,他们是直接面对大学生开展服务、教育工作,与学生的接触最多。他们的整体素质对于宿舍秩序、安全、卫生等的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求宿舍管理人员应具备足够的爱心和责任心,在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监督管理水平。一方面应加强德育教育,“育人先育己”。对宿舍管理人员进行德育基础知识的培训,如在管理中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方式方法、在与学生发生冲突时如何处理等;另一方面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业务水平,促进宿管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其认识到宿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能简单粗暴的处理问题,更好的协助学校相关部门和辅导员等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其次,宿舍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需要素质高、能力强的辅导员队伍。高校应坚持专兼结合的原则,按照政治强、纪律严、业务精的要求,全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辅导员职称评定、职务上升通道,解决后顾之忧,留住有经验学生喜爱的德育人才;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应深入宿舍,和学生交心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上的困惑,及时进行疏导和解决。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及不同群体,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制度育人”,加强高校宿舍制度建设

高校宿舍制度作为规范性的要求它内在的包含了教育者所追求的价值,它也把构建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德育养成包括在了具体的行为要求之中,因此具有德育功能。所以高校宿舍制度不只是为了管理同时具有育人的目的。在制定高校宿舍管理制度时应把握以下方面:首先,把握学生的特点,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每一个时代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个时代也都有自己的人才标准。在制定宿舍管理制度时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把握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使宿舍制度符合社会客观形式及当代大学生对高校生活、学习的要求,符合大学生的发展规律,避免空洞说教,促进人才的全面成长。其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对高校宿舍管理制度的认同。高校宿舍管理制度从表面上看是为了规范和约束学生在宿舍中的道德行为,因而具有强制性。大学生正在逐渐成熟,个体意识不断增强,希望得到社会、学校的认可。高校管理制度更多的应表现为引导性、渗透性和教育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41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6]因而在高校宿舍制度的制定、修订上,需要征求广泛大学生的意见,得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增强对制度的认同感和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最后,在高校宿舍制度的执行上要保障公平公正。这就要求制度的执行主体保持公平公正,制度的执行程序要保证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执行主体及其具体职责要加强监督和测评,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保证制度的执行不因人为因素导致制度的执行缺乏公正公平性,损害了制度的权威性和规范性。

(三)坚持“环境育人”,加强高校宿舍的物质、精神文明建设

高校宿舍的育人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其育人功能又是以宿舍文化为对大学生影响时间最长的载体,是宿舍管理和德育工作的基础。“宿舍文化是学生宿舍内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在思想特征、价值取向、行为趋势、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独特属性和功能的文化类型”。[7]以活动为载体, 寓德育于宿舍文化活动中,可将价值理念和德育认知潜移默化到大学生内心。

宿舍物质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体现了大学生的个性特色。高校宿舍内外环境建设应突出学校文化精神,对学生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起到熏陶渗透的作用。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整洁、优美的宿舍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有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为创造更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学校应建设与学生生活相适应的生活服务设施,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实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育人功能的和谐统一。

宿舍精神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起着关键性作用。优秀的宿舍文化可以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陶冶个人的情操,从而提升道德品质和修养。大学生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营造良好的舍风,构建积极、健康的价值氛围,有利于大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大学生处于一个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的自我管理需要引导。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具有约束和规范行为的功能,促进大学生自我调节,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规范习惯。同时,从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入手,开展形式多样、有益的文化活动、宿舍竞赛,在轻松愉快的宿舍文化活动中树立崇高的理想,塑造健康的人格,达到宿舍文化的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宿舍德育工作辅导员
热得快炸了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学校到底是谁的
热得快炸了
如何帮助大一新生建立良好的宿舍关系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