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散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

2020-07-15孙浩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发散思维阅读理解教学策略

孙浩

【摘 要】 语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门学科,他们在语文课程中学习汉字、背诵古诗词并且进行各种文体的赏析和理解,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学好语文,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阅读理解是一类比较经典、传统的题目,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有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二者形式多样,又可分为说明文、记叙文、散文、小说等等,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由此可见,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为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语文修养。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发散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发散思维;阅读理解;教学策略

语文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小学时期,教师主要发展学生的基础能力,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方式,为以后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提供保障。阅读理解重在“理解”,只有学生真正读懂了,了解前前后后的种种,才能对题目应对自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发散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进行思考,想问题时要系统全面,写答案时要条理清晰,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准。

一、利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教学,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并且要让学生从中受益。综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如果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情境,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加自然,能够不由自主地进行思考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可能对大量的文字并不敏感,生活经历不足也会阻碍他们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考虑到这些因素,教师就需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提高学生的理解。在教学情境的帮助下,学生能够获得启发和引导,跟着教师提供的思路进行学习,也能够积极地给予教师回应,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这部分内容时,鉴于学生对“画中游”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障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首先,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文字进行讲解,同时配合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图像和视频,让学生领略自然风景的美妙。紧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同学们觉得这幅图片上的景象美不美呀?”在获得学生的回应之后,对全文的点睛之笔“人在画中游”这句话进行解析,并且让学生划线标注,鼓励学生应用这种写作手法。这样一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达成了学生的共识。

二、合作探究式学习,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一个班集体中,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于同一种问题,他们会有各自不同的想法,这都是值得参考的经验。为了充分激发每位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式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讨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自由发言言论,尽情地抒发个人的想法,学会组织自己的语言。另外,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式学习在经历了多年的变革和发展之后越来越适应学生的需要,在小学时期,它不失为一种增强学生凝聚力、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的有效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难忘的潑水节》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堂作业,让学生展开讨论,比如:“泼水节都有哪些习俗?”“为什么说‘泼水节是难忘的?”教师也可以将问题写在黑板上,督促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在教室内来回走动,与学生进行交流,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这样一来,通过合作式探究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表现自我,并且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和谐、友好关系的形成。

三、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养成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应对学习上的需要,这也是一种自我提高的方式。当学生的阅读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他们的谈吐和行为就会变得更加出色,充满了文化和修养,这是阅读健全学生人格的一种表现。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需要教师和家长进行监督,与此同时,教师和家长也要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在小学时期,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启蒙,通过语文知识来陶冶学生的身心和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会应用阅读中的所见和所得来增添自己的文学色彩。

例如,在教学《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这两篇寓言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下阅读更多寓言故事,比如《伊索寓言》系列。在鼓励学生进行阅读的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作业,让学生就自己阅读的寓言故事写出一篇读后感,并且在下次上课时与其他学生展开交流,说明自己从中获得的启示,这能够大大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加强对阅读的重视,并且让学生从中学习到了道理。这样一来,通过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能够逐渐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从阅读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储备。

综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教师要加强对此的重视,扩展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更加全面。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学习,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激活学生的思维。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在阅读中积极思考,从而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

【参考文献】

[1]卢新华.发散式思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考试周刊,2017(43).

[2]钟莉.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散学生思维[J].课外语文,2014(20):113-113.

猜你喜欢

发散思维阅读理解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