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评价

2020-07-15王丽萍

吉林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辛伐他汀稳定型例数

王丽萍

(寻乌县中医院药剂科,江西 赣州 342200)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指的是一组心内科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猝死间的临床表现,主要由于血栓形成或血小板聚集所致,以进行性心绞痛为主要特征,由于疾病独特病理、生理机制与临床预后较为复杂,若未能给予及时、恰当的治疗,患者可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者可致死[1]。药物仍是当前临床治疗主要方式,与传统单药治疗理念不同,现阶段强调药物的联合方案,但就具体药物的配伍而言,仍有待临床进一步证实其实用价值。本文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本组患者入院均获得相关检查确诊,符合我国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本组病理均为初发;③年龄超过60周岁;④依据纽约心脏病协会制定的心功能评级标准,主要为Ⅰ~Ⅱ级,收缩压检测超过90 mm Hg(1 mm Hg=0.133 3 kPa),心率超过50次/min;⑤本次研究内容获得相关伦理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心脑肾等脏器病变者;②伴有恶性肿瘤疾病史者;③对本次研究药物存在过敏征象者;④存在出血症状或凝血系统疾病者;⑤存在Ⅱ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遵循数字表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分析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60~75岁,平均(66.74±6.78)岁;分析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61~76岁,平均(67.11±6.82)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卧床静息、吸氧等常规治疗,并依据患者具体临床病情、程度等予以抗血小板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硝酸甘油等药物治疗,确保患者维持心态平稳、预防情绪波动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辛伐他汀(生产厂家: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J20130068)20 mg/次,1次/d,于睡前服用;分析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生产厂家:Merck KGaA(德国默克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60474]5.0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

1.3疗效判定标准:①心电图改善效果[2]:完全缓解:患者治疗后静息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或倒置T波变浅或直立;有效:心电图ST段T波获得明显改善;无效:心电图ST段与T波表现改善不明显。总改善率=(完全缓解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心绞痛改善效果[3]: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即心绞痛完全消失,或发生次数减少>90%,其他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获得改善,心绞痛发生次数减少60%~90%,其他指标无突出异常表现;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或心绞痛频次增加。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③统计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将研究中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值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心绞痛改善效果比较:分析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心电图改善效果比较:分析组心电图改善率(72.50%)明显高于对照组(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分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与对照组的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心绞痛改善效果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分析组4025(62.50)13(32.50)2(5.00)38(95.00)对照组4014(35.00)16(40.00)10(25.00)30(75.00)χ2值14.157P值<0.05

表2 两组心电图改善效果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分析组4017(42.50)12(30.00)11(27.50)29(72.50)对照组4010(25.00)11(27.50)19(47.50)21(52.50)χ2值7.701P值<0.05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例数头晕出汗胃肠道反应心动过缓总不良反应分析组402(5.00)1(2.50)1(2.50)1(2.50)5(12.50)对照组401(2.50)1(2.50)2(5.00)04(10.00)χ2值0.113P值>0.05

3 讨论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在临床中伴有较高死亡率,特别在心绞痛发生期间,患者心脏泵血系统出现损伤,并可进一步引起其他器官、系统受累,甚至引起病变。心脏剧烈疼痛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特征,持续时间往往超过30 min以上,通过静息、含服硝酸酯类药物仅可出现短暂或不完全性缓解。此外关于本病病理机制在现阶段研究中尚未完全阐明,比较公认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等正相关[4]。治疗主要强调一般处理(包括卧床休息、心电监护、吸氧等)、缓解疼痛(硝酸甘油、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抗凝(包括阿司匹林、肝素等),此外还包括急诊冠脉造影介入治疗或择期冠脉造影介入治疗,但此类手术方式需患者具备一定适应证方可执行,因此存在相应的局限性表现。

辛伐他汀属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同时由于本品药理作用体现在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5]。比索洛尔属于一种选择性β1肾上腺能阻断剂,其特点在治疗剂量范围内,无明显膜稳定作用或内在拟交感作用,本品的心脏选择性不是绝对的,超过20 mg高剂量使用时可对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形成抑制[6]。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本品可降低人体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分泌量,以此减少心肌耗氧量,实现对人体心肌、功能稳定性的保护与维持[7]。从本次研究结果可见,分析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分析组心电图改善率(72.50%)明显高于对照组(52.50%);分析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实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电图、心绞痛等症状与体征表现,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预示具有较高安全性。这与陈正乾的报道[8]表现一致。

综上所述,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较好效果,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纠正患者心电图病理特征,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辛伐他汀稳定型例数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