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活素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

2020-07-15陈勇鹏

吉林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活素左心通气

陈勇鹏

[广东省揭西县第二人民医院(揭西县棉湖华侨医院),广东 揭阳 515438]

急性左心衰竭是心内科最为常见的急危重症,由于心排血量骤然降低,影响组织灌注量,进而不能够补充脏器的需要,发生急性淤血所引起的疾病,常危及生命[1]。急性肺水肿为急性左心衰竭最为主要的表现,另外,严重的患者还可出现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通常由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脏后负荷过重、急性容量负荷过重等诱因引起急性血流动力学变化。急性左心衰竭如不及时处理,通常可危及患者的生命[2-3],必须第一时间予以紧急实施抢救和治疗,临床上立即给予镇静、取坐位、吸氧及快速利尿、扩张血管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但是救治效果一般,因此需要一种有效且快速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救治,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4-5]。本文就无创机械通气与新活素联合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5年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第9版)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标准,包括冠心病4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扩张性心肌病6例,心瓣膜病患者10例,心律失常引起急性心力衰竭4例,其中气道分泌物过多、意识障碍无法配合及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排除。通过完全随机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35例。治疗组中,男、女分别为20、15例;年龄55~85岁,平均(70.23±2.66)岁。常规组中,男、女分别为21、14例;年龄57~86岁,平均(71.02±2.39)岁。将两组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经确诊为急性左心衰竭,则立即给予镇静、取坐位、吸氧及快速利尿等基础治疗。常规组在基础治疗后给予无创机械通气与硝酸甘油联合治疗,仪器选用美国飞利浦生产的呼吸机,氧气浓度:60%~80%,氧流量:5~10 L/min,持续给予患者使用,直至临床综合评估,可以去除通气治疗设备,硝酸甘油静脉持续注入50~150 μg/min。治疗组患者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厂家: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50033;规格:0.5 mg/瓶)静脉推注。用法:1.5 μg/kg负荷剂量,静脉推注速度应该缓慢,3~5 min将药物静脉推注机体内。之后维持剂量0.007 5 μg/(kg·min),静脉滴注48 h。

1.3观察指标:①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情况,包括尿量、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②观察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情况,包括左心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对比:治疗前,两组的血氧饱和度、尿量以及心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尿量多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氧饱和度指数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心率慢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对比:治疗前,两组的左心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血氧饱和度(%)治疗前治疗后尿量(ml/h)治疗前治疗后心率(次/min)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77.23±2.4696.65±3.9831.05±1.2446.53±3.25125.44±6.9090.25±7.58常规组77.52±3.6888.90±4.6530.72±1.2335.25±2.20125.25±6.65107.30±5.58t值0.3887.4911.11817.0040.12410.717P值>0.05<0.05>0.05<0.05>0.05<0.05

组别左心射血分数(%)治疗前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m)治疗前治疗后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pg/m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31.53±0.4655.65±4.9858.05±3.2437.03±1.152795.9±35.9932.2±17.5常规组30.89±1.6841.90±5.6557.82±3.2340.25±1.202859.2±35.61476.3±18.5t值2.17410.8010.29711.4615.6919.375P值>0.05<0.05>0.05<0.05>0.05<0.05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仅较少数为新发作的急性心力衰竭,大多数患者是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所导致。其中,急性心力衰竭中最主要的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见的病因还有心律失常、扩张性心肌病、心肌炎、心瓣膜病等,各种病因引起心脏在短时间内出现心排血量急剧下降,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进而使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左心房压力增高,肺静脉压力增高,并致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发生急性肺水肿,继而发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6]。极度呼吸困难、心动过速、频繁咳嗽、咯白色泡沫痰或者粉红色泡沫痰、烦躁不安,临床体征为端坐呼吸,两肺布满湿啰音或者哮鸣音、奔马律等症状为心力衰竭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7]。通过本次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研究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的尿量多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氧饱和度指数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心率慢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左心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较常规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过基础治疗、新活素的应用以及无创呼吸机的辅助治疗,患者的身体情况恢复较好,且通过使用呼吸机,明显改善了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情况。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情况改善明显,纠正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有较好的作用,通过联合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通气以及心功能情况。急性左心衰竭时,由于肺淤血、水肿,心功能损害组织灌注不良,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临床上为了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给予呼吸机改善患者通气进行治疗。机械通气指的是患者在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应用呼吸机改善患者的氧合、有效通气以及减少呼吸消耗的一种治疗方法,而机械通气可以分为有创、无创通气两大类[8]。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近来相关指南提倡应用无创通气支持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是指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法纠正患者的呼吸情况,辅助治疗的前提是患者有自主呼吸,且可以整个呼吸周期之内人为建立气道正压,以改善肺顺应性,防止气道萎陷、减少肺残气量,通气支持可以使肺复张,使患者呼吸做功减少,同时还可以减少肺血管的渗出,从而提高患者氧供,减轻肺水肿,该种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避免了气管切开受到的感染,可以维持气道防御,避免引起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等[9]。本文中使用无创通气联合新活素进行治疗,该药物是人工合成的内源性激素,生产的菌种源于大肠杆菌,且利用DNA基因重组技术,生产出高纯度的灭菌粉末,是我国人工合成的重组人脑利钠肽,可通过与血管平滑肌、内皮细胞特异受体的结合,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包括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交感神经系统,促进平滑肌细胞舒张,扩张动脉和静脉,降低循环阻力,对肾小管重吸收尿钠起到抑制性作用,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利尿、利钠可使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通过扩充血管、排尿、排钠、抑制交感神经等作用,改善充血性血流动力学情况,从根本上改善患者心肌缺血问题[10]。

综上所述,新活素在扩张全身动静脉血管的同时,可以使冠状动脉扩张,并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在无正性肌力作用情况下可以增加心排血量,而且是一种具有多重作用的治疗药物,可有利尿、拮抗RAAS系统、交感神经系统、阻滞急性左心衰竭的恶性循环;无创正压通气可纠正急性左心衰竭的呼吸困难情况,改善患者通气,满足患者全身代谢的需求,减轻肺水肿,增加胸腔内平均压力,减少呼吸做功;通过本次研究,新活素联合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通气以及心功能情况,可以提高急性左心衰竭抢救的成功率,该种疗法简单易于操作,值得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活素左心通气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干预措施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新活素治疗瓣膜病和非瓣膜病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磷酸肌酸钠联合新活素对心肌梗死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标志水平和预后的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新活素在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不通气的鼻孔
新活素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治疗的临床观察
基于BiSeNet的小儿超声心动图左心分割方法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