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助推乡村振兴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以阳光学院为例
2020-07-15
(阳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5)
习近平非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课程思政正是践行这一要求的理念。课程思政是通过深入挖掘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的德育因素和德育内涵,促进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融合,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综合素养课(即通识教育课等)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和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校内非专家协同联动的育人体系[2]。当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高校思政工作的突出问题,而切实开展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在此背景下,阳光学院加强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改革,通过对接屏南县乡村振兴工作,以寿山乡白玉村特色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为平台和契机,深入探索推进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
1 基于服务乡村振兴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落实课程思政理念的有效途径
通过教学改革,组织不同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团队开展乡村振兴服务实践,可以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实现多维度、全方位育人。一方面,利用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通识课教师与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服务乡村振兴,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学习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思政课乡村振兴实践,挖掘深厚的乡土文化资源,将社会实践与文化传承结合起来,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与运用中强化价值引领,于润物无声中立德树人。
1.2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乡村振兴战略赋予高校新的历史使命,要求地方高校为乡村社会建设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思政课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能在正确价值观引领的基础上为乡村发展提供多学科、多领域的专业知识,能为乡村建设聚集方方面面的人才和建议,切实解决当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诸多因素,例如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创新创业缺乏动力等[3]。在立德树人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人才、创业、科技和服务方面的有效支持和保障。
1.3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选择
思政课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以问题为导向,能够让学生在正确引导下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激发其学习思政课的热情,又能让其在研究乡村发展和建设的实际问题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和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乡村实际问题,一方面能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帮助其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实现思政课教学目的,另一方面也能使其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2 创新思政课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三维思考——以阳光学院为例
作为2018年福建省运会皮划艇赛事举办地,屏南县白玉村拥有独特的体育文化资源。2019年,阳光学院组织相关团队在前期多次调研的基础上,以白玉村为思政课社会实践基地,以助推白玉村特色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为主题,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助推乡村振兴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2.1 塑造教学理念
当前关于社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中,主要侧重于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问题,而往往忽视对实践教学理念问题的探讨,尤其是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思政课社会实践理念,而理念是实践的根本指针。阳光学院思政课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首先注重在实践中塑造和秉持以下三个理念:一是立德树人理念。本项社会实践的主题是助推乡村振兴,师生团队面对的是一系列要实施落地的项目,要求跨学科跨专业师生团队发挥所长,参与全过程,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系统培养,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通过挖掘传统体育文化,在知识传授和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融入价值观的引领和文化的熏陶,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在学生学习和运用基本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的认知转化为信念和信仰追求,实现学生个体知识的内化,养成和保持优良德性和品行。二是服务乡村振兴理念。通过研究实施白玉村特色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系列项目,让学生走向农村,开展智力助农、文化扶贫的社会服务活动,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最终目标就是开发白玉村特色体育文化资源,助力实现白玉村“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要求。在此过程中培育学生的项目学习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师承学习能力和团队学习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服务人民和奉献社会的意识。三是文化传承创新理念。白玉村的特色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为师生创造了与鲜活、本真的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亲密接触的机会。此项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充分挖掘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特征,明确白玉村体育文化的精神源泉,构建白玉村特色体育文化体系框架。一方面,学生在深入探讨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能深受陶冶,并形成文化自觉。另一方面,通过为白玉村提炼与体育特色产业融合的核心文化(“和”文化),以此策划开发一系列特色载体项目,为白玉乡村振兴特色化发展提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名片,让学生在文化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
2.2 夯实理论基础
一方面,阳光学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思政课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育人最根本的理论基础。思政课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与灵活运用之上的。通过教学模式创新和社会实践育人,让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深化知识学习的同时让大学生通过生动有效的实践活动开展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养成自觉、自律、自强的优秀品格,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提升育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4]。
另一方面,阳光学院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学院强调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入实践育人、立德树人的教学改革工作实践中,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这种自信心和自豪感上形成大学生自觉学习、研究、接受、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能够以此来指导生活、分析问题、引领新时代的能力。
2.3 坚持内容和手段创新
内容和手段创新是保障思政课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实施效果、切实落实课程思政理念的关键因素。阳光学院在助推乡村振兴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实践中对此进行了有效探索。
2.3.1 对接基地,明确目标
在校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阳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学校乡村振兴研究所和校团委,对接屏南县白玉村,创建白玉村社会实践基地,确立以白玉村特色体育文化资源开发项目的策划、指导与实施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根本目标,并建立相关运行和保障机制。
2.3.2 集中学习,传承文化
师生收集整理关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著作和学术论文,集中学习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梳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当代价值和具体应用等,形成非结。将思政课显性教育与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相结合,邀请国学教授讲授国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在思政课社会实践中探求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及实现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
2.3.3 定期研讨,确立内容
师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教师组织下,定期研讨,学生运用思政理论课所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分析和解决白玉村相关问题。邀请长期从事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专家学者参与指导,通过跨学科跨专业的“头脑风暴”和绘制思维导图,提炼白玉村的文化内核,确立白玉村特色,并建构白玉村特色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体系,初步策划一系列重点开发项目,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
2.3.4 全员参与,知行合一
本项教学模式创新依托白玉村特色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展开,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但其核心指导思想之一依然是习近平非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与专业教师、国学教师协同配合,师生全员全过程参与,包括白玉村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目标确定、资料采集、田野调研、数据处理、项目分析、项目决策、项目实施和项目优化等,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习非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有关论述应用在实际项目中。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实践,验证思政课和专业课等所学知识点,深化对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有关政策的认识,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3.5 完成任务,科学评价
社会实践团队制定阶段任务,通过师承学习,即指导教师带领指导学生团队实践的方式,完成白玉体育特色文旅小镇导游词和导游培训班、白玉特色体育文化手册、白玉特色体育文化开发报告、白玉村重点项目开发策划等成果,并在当地进行集中展示,接受村民检验,以村民的满意度作为检验成果的最重要标准,结合实施过程中的学生参与、体验和教师指导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检验师生的团队合作、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科学评价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2.3.6 成果转化,宣传报道
阳光学院要求师生非结形成本次教学改革实践成果材料,作为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的重要支撑。同时鼓励师生以此申报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或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白玉特色体育文化的开发”项目已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本项社会实践也注重宣传报道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得到多家媒体的大力宣传报道,多位屏南县领导还亲临现场指导。
3 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是落实习近平非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促使思政课、专业课和通识课相互融合、相向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的理念。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思政课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既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提升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发展和建设,是对思政课教学实践性和教育性的有效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