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自主能力培养研究

2020-07-14李云敏

青年时代 2020年10期
关键词:支架理论英语专业

摘 要:写作能力是学习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及学术水平的最高体现形式之一,长期以来也是语言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写作能力欠缺致使其写作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较薄弱,反过来又阻碍了其写作能力提升。因此,本文在支架理论视域下,为学习者搭建观点生成支架、语篇结构和语言支架以及心理支架,以提升其写作自主能力。

关键词:支架理论;英语专业;写作自主能力

写作能力是学习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及学术水平的最高体现形式之一。写作作为语言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长期以来,在英语专业的教学占据重要位置,但同时亦是一项难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始终未有大的突破,这也使得学生写作学习中畏难、排斥情绪得以滋生,写作自主意识及能力薄弱,在写作时,出现无从下笔、东拼西凑、逻辑性及主题的统一性欠缺、语言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本研究旨在基于支架理论,为学生写作自主能力有效提升提供借鉴。

一、支架理论概述

20世纪30年代,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域理论,即能力较差的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从而使他们的能力获得提高。在此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布鲁纳、伍德和麦瑟等人提出了支架理论。

支架概念来源于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他们借用这一概念是用来说明在教育中,学习者可以借用教师、父母、能力更强的同伴以或其它有益材料所提供的帮助完成学习任务,这些帮助就像建筑施工时的脚手架,待学习者能力提高后会逐渐拆掉。支架式教学通过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分解复杂的学习任务,推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进而构建新的知识。学生一旦掌握了该知识与技能,便意味着学习任务完成,支架立即被撤离,学生开始主动探索,从而促进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由此也可以看出,教学支架具有动态性、暂时性以及可拆除性三个特点。

二、支架理论在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自主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笔者所在的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写作时普遍存在思辨能力欠缺,文章中高质量、独到观点稀少,篇章结构松散,甚至不合理,衔接手段运用不恰当,段落展开有效性欠缺,语言中措辞欠恰当、句法问题普遍,句式简单、单一,中式英语现象泛滥等问题,且学生的写作自主能力差。基于此现状,笔者提出通过课外课内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搭建观点生成支架、语篇结构和语言支架以及心理支架,以有效促进其写作自主能力的提升。

(一)搭建观点生成支架

作文写作即观点的表达,观点的质量决定文章质量的高低。高质量的观点来源于写作者的思维品质,如思辨性思维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等,来源于写作者对社会和生活的关注度、观察力以及洞察力,来源于写作者知识积累的厚度与广度。因此,观点的启发和生成对于写作来说至关重要。

针对课外任务布置而言,教师可每周就指定话题请同学们进行阅读,至少三篇以上,之后在微信群里打卡分享自己所阅读话题文章不同作者对于同一话题有何不同观点,以及支撑主观点的分观点,之后阐述自己对该话题的观点以及支撑自己观点的分观点。通过在微信群里打卡分享,除可以监督学生有效完成课外阅读任务之外,更有助于学生相互学习,激发自身思维及观点的提出以及之后提升自己所选阅读文章质量的作用。一周的阅读任务进行完后,请同学们自主投票产生该话题最佳观点提供者。且刚开始课外阅读任务布置阶段,同学们可依据话题及自身语言水平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样有助于学生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此阶段的阅读材料也可以是质量较高的非母语为英语作者所写。

约一个学期后教师可适当放宽要求,可在四类写作文体类型逐次轮换阅读的前提下,每周由学生自主选择话题文章进行阅读,数量依然是不少于每周三篇,此时所阅读的文章需为英语为母语的作者所做文章,难度依然是按照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来选择。在第二学期的每周主题阅读观点分享打卡后,除了投出话题最佳观点提供者之外,还需基于自身阅读及浏览他人相关观点基础上,撰写话题读后反思报告,以把经过自身精细阅读及浏览大家相关观点之后自己所形成的观点付诸文字,之后由学生投票产生最佳反思报告。以此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为高质量观点产出搭建好坚实支架。

课上来说,教师需对上周学生所做的话题观点分享、所读文章来源以及学生在此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代表性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点评和指导,进而使得学生的每周话题阅读观点分享打卡活动进入良性循环,及时解决所存在的问题。此外,教师需把教学目标和时下热点以及经典性的值得讨论的话题相结合,每周或隔一周找些思辨性较强的话题,在课堂上限时进行观点生成,此活动可学生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之后请学生或小组代表分享观点,并点评他人或他组的观点,若是小组形式,最后还可以投票产生最佳观点提供小组。与此同时,教师需针对大家观点产生的思维方式及观点触发点加以引导和评论,以切实有效打开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促进高质量观点的产出。

(二)搭建语篇结构和语言支架

寫作学习需要多维度齐头并进,多管齐下。就写作学习多维度而言,指的是文章观点维度、观点展开维度、文章结构维度及语言表达维度。这些维度的发展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

通过上一节内容的展开,观点及观点展开维度得以长足发展,学生相应能力提高,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意识及能力都会得以提升,进而,相应的自主能力得以提高。且在每周的课内外文章阅读及写作学习的观点及观点展开的梳理中,也会伴随着文章结构的分析及语言表达的关注。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为准确获得文章主观点及支持文章的分关点,需有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在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层次的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好主要观点。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无数次的试错及改正逐渐建立起来,且每个学生所需的时长依据自身水平也各有差异。在此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阅读量积累及反思。此外,教师在课堂上也应结合学生投票所推选出来的高质量的话题阅读反思报告及课本上的典型例子或者是教师自己所选择的高质量相关文章,着重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文本,掌握理清文章脉络、把握篇章结构的方法和途径。另外,课堂限时就所给话题观点生成、分享观点环节也是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理清文章脉络、把握篇章结构的极佳机会,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注意表达的主要观点为何,如何展开观点,分关点之间的衔接和支撑等,也就是把文章的脉络大纲化的过程。

此外,伴随着观点的生成及语篇结构的关注,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也会自然注意到语言表达。教师也需事先提醒学生注意,依据自身语言水平,该文章有哪些新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值得自己借鉴的,梳理出来,并在微信群里分享,以促进学生间相互监督及相互借鉴、学习,并且鼓励大家在话题写作中,争取尽可能用新学的表达方式,大胆尝试使用。同时,教师也可以基于大家所选话题文章,补充进去自己认为比较经典的、有价值的阅读文章供学生品鉴,引导学生关注各个维度信息,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增大阅读量和语言积累。

(三)搭建心理支架

通过观点生成支架及语篇结构和语言支架的搭建,学生相应的维度掌控能力亦可以得到加强,这对学生写作自信心的建立和增强无疑是有益的。学生对写作畏难情绪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搭建了心理支架。

此外,把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起来,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以此来促进心理支架的进一步搭建。

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同伴互评有助于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学习同伴写作的长处以及反思能力的培养。在实施这两种评价方式时,教师需引导学生制定评价量表和评价维度,涉及主题、结构、观点及语言以及学习者阅读文章的选择、阅读或写作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及同伴互评的结果,给予针对性评价,以此来帮助学生明确自身阅读文章选择、阅读或写作情况,明白目前为止所取得的进步和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有动力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为最终自己力所能及最高水平作品的达成不断搭建支架。

三、结语

教师在学生英语写作自主能力提升过程中起积极的引导作用。运用支架理论,为学生搭建起观点生成支架、语篇结构和语言支架以及心理支架可以有效提升其写作自主能力。

参考文献:

[1]Donate,Richard.Collective Scaffolding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In Vygotsky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C].Ed.Lantolf,J.etal.New York:Adlex Publisher,1994

[2]Vygotsky,L.Mind in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M].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作者簡介:李云敏(1987—),女,汉族,河南新乡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猜你喜欢

支架理论英语专业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支架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支架理论指导中学英语阅读教学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以BP制辩论为牵引的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模式探索
支架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