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
2020-07-14马轩
马轩
[摘 要]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需要优质的行政工作支持,我国行政工作的任务是负责相关的行政管理。行政事务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作用,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也极为重要,对提升行政管理效率极为有利。从行政事业单位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举措有利于事业单位更合理地分配公共资源,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针对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部控制建设质量、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以及内部监督五个方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作用。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内部监督
0 前 言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意愿,履行相关职能,既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也是社会事务的监管者,掌握社会众多的公共资源。那么一旦行政事业单位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出现舞弊行为,就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所以需要重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从反腐和制度建设的角度出发进行管理,贯彻落实相关监督机制。
1 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动力。它不仅能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合理运行,还能协调相关利益,提高工作效率。最根本的是防止腐败现象的出现,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廉政建设提供保障。举个例子,古人记账会采取两个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发挥牵制的作用,避免出现偷漏记账的现象,同时还提升了核算的准确性[1]。现代社会中的内部控制更加科学有序,在企事业单位风险评估和内部建设方面内部控制的力量较大,减少行政财务出现错误的机会;从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上看,其日常管理就与普通的企业管理存在差异,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人员调整更具有挑战性,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公众、媒体以及其他社会团体要监督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在此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要发展需要借助内部控制来实现,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推动政府积极转变职能,提高行政单位工作效率,更好的实现为人民服务,获取广泛的社会支持。
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几个问题
2.1 内部控制环境方面上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存在内部控制环境不佳的问题。首先,领导的思想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环境建设。因为行政事业单位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那么其权力来源于人民群众。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存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不重视群众意见的行为,致使行政事业单位失去民心,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这些单位的领导将政绩放在第一位,出现以权谋私的行为,轻视内部控制的作用,将领导凌驾在内部控制之上;其次,组织架构也会影响内部控制。“三会一层”的组织架构以企业为主,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具有差异,权力平衡方面也做得不好。行政事业单位的授权审批人与业务操办的人联系更为紧密,执行人员的力量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也存在监督不力的现象;最后,内部文化建设不够。“人治”的文化现象明显,以领导的要求为执行前提,凡是领导制定的决策一律不质疑,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人治”思想的滋生。
2.2 风险评估方面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风险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较低,特别是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普遍缺乏公信力,换言之,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在群众眼里树立威信,在群众面前没有号召力。群众认为这些机构只是代名词,没有影响力。但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却不关心,致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公信力降低[2];另一方面是缺乏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可以说,当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普遍都缺乏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相关政策的同时没有充分考虑风险评估的作用,致使政策执行后出现较多不可挽回的困难,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损失。如在“秦岭违建别墅案”中,项目的建设正是没有考虑人员的专业性和合适性,进而给项目的实施造成风险。
2.3 内部控制质量方面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阶段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开展自评工作。也就是说要全面梳理现存的内部控制建设内容,在梳理的基础上从中吸取经验;二是建立相关制度给予保障。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框架》的指引下,开展修订和完善工作,制定更为合理的制度;三是规范运转流程;四是建立信息平台,借助信息技术逐步监测各个环节的工作;五是打造优质的质量文化。综合来说,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要遵循PDCA原则,确保风险意识深入人心。但从当前的实践运作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在这些方面的建设质量存在问题,各个部门的职责权利不明确,制度不健全,职责清单模糊。尽管有些单位借助第三方机构的力量進行质量建设,效果却不显著。
2.4 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社会各行业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发展更为迅速,可以说,行政事业单位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内部控制管理更为科学合理,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但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程度却不高,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大,这就致使内部工作受到严重阻碍,信息缺乏整合[3],各自为政的信息工作,致使各个部门的工作重点存在差异,预算、收支、资产以及采购等工作不能统一起来工作,缺乏统一性,增加工作难度;此外,内部控制信息化不高也带来信息沟通障碍,宏观层面是因为目前还没有信息公开相关的政策,微观层面是因为具体的行政事业单位在信息公开披露上不重视,从而出现内部控制信息的阻弊现象。
2.5 内部监督方面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上还存在监督不力的问题。监督工作没有做到位,使得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发挥不出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监督不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定期轮岗制度的缺乏。定期轮岗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舞弊行为,现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缺乏定期轮岗制度就不利于单位开展廉政建设。定期轮岗制度能有效的发现腐败行为;另一方面是内部评价和外部监督的缺乏。行政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主要在财政和审计两个方面,外部监督的重点主要是判断其财政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范,却忽略了审计部门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以及执行的力度,所以外部监督存在缺陷,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
3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议
3.1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主要是针对当前出现的环境问题来实行的,也就是针对具体的三个层面上的优化和改善。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需要提升领导的思想意识,提升领导的思想素质和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以此来不断优化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环境。在选择领导人时要提高准入门槛,加强培训。尤其是领导层财政知识方面更需要强化;针对内部组织架构的改善,要利用集思广益的方式来决策,建立民主集中制,合理分工各项权力;针对内部文化建设的改善,需要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思想的指引下[4],打造健康、科学、正确的内部文化,优化内部文化环境。
3.2 增强风险评估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要不断增强风险评估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提升内部控制人员的风险管理思想和意识十分重要,在培训过程中应传授风险评估方面的知识,帮助内控人员树立风险评估意识;此外,还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制度,以制度的方式为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提供保障。
3.3 通过培训提升内部控制质量
内部控制建设的质量因人而异,不同的内部控制人员在内部控制建设的质量上存在差异,因此,要提升内部控制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借助培训提升内部控制建设质量。行业的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选择合适的第三方技术机构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支持,提升内部控制建设的质量。
3.4 提升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要提升,需要符合《内部规范》的标准,在借鉴相关单位内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科学一体化的建设方案,这个一体化的建设方案需要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实际,在了解单位发展实际的基础上进行管理、规划和评价,逐步完善各项流程,将内部控制建设方案落实下来。借助信息化的途径管理内部控制建设方案,将单位的经济业务以信息的方式进行来往,提升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帮助内部控制的管理。
3.5 建立科学的监督体系
监督有利于减少腐败现象的出现,所以监督体系和监督机制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建立科學的监督体系,一是要将监察机构统一起来,2018年3月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这一监察机构与中央纪委合署办公,在一定程度上监督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避免重复工作的出现;二是审计工作要强化,根据中共中央出台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织做好审计工作,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增强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4 结 语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处于重要地位,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机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和会计核算的准确率。内部控制的建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从员工到领导都要明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积极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贡献力量。但与此同时也需要认真研究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建立提供参考意见。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华洋. 基于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分析[J]. 中国市场,2018(3):170.
[2]郑霞云. 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项目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以A单位信息化项目内控建设为例[J]. 财会学习,2019(16).
[3]王睿.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财会学习,2018(1):150-150.
[4]王蒙.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 经贸实践,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