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问题探究

2020-07-14孙晓青

今日财富 2020年20期
关键词:管控权力行政

孙晓青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是建立健全惩戒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实现由被动监督向主动防控转变、由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转变的必然要求。但是,内部控制仅仅通过制度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借助信息化手段,采取信息化管理就成为了实现内控目标的必由之路。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背景

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要求2014年1月1日开始施行。

2015年12月2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确定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总体目标。

2016年6月24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财会〔2016〕11号),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以评促建”启动。

2017年3月1日,财政部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财会〔2017〕1号),要求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报送、使用及报告信息质量的监督检查等工作,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公开,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质量。

二、内部控制建设的步骤

一是采取“以评促建”的方式,以量化评价为导向,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查找现有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明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改进方向。二是业务流程梳理。根据本单位“三定方案”中内设部门的设置及主要职责进行定岗、定职、定责,对所有岗位的权力事项,特别是行政审批权、人、财、物管理权等进行全面梳理,严格划分不同权力的适用范围,列出所在岗位的“职权清单”,并对这些权力的运行程序、执行依据、承办岗位、执行标准、制约环节等内容编制出工作流程图,将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融入到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三是围绕权力比较集中的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进行全方位评价,对查找出的各类廉政风险点逐一提出强化监控的防控举措,明确各个职能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四是根据风险排查情况,重点围绕加强对决策权、自由裁量权、行政审批权、干部人事权、资金和财务管理权、工程项目和大宗物品采购权以及对部门重大业务的监控等方面,整合清理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五是根据确定的风险点、风险等级和应对策略,组织修改完善工作流程和经济业务流程,提出风险管控措施,制定内部控制手册,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人、管钱,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实现内控体系的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对于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减少自由裁量权的空间和余地,用制度限制权力的滥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实行内控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和目标

为了让各项管控举措落到实处,具有可操作性,根据财政部《内部控制规范》中提及的“各单位应以信息系统为支撑,实现单位的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并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内部控制”,可以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实施内控信息化管理,做到“事前申请、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全过程监控。

实施内控信息化管理,对提升财务管理和规范权力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加强预算执行管控。建立事前申报制度,各部门发生经济事项支出时,事前需在年初批复的预算项目和额度内,申请公务接待费、差旅费、會议费、培训费、政府采购专项等运行费用,建立预算执行和管控的第一道防线,将管控的关口前移,有效杜绝无预算、超预算等现象的发生,全面加强预算执行管控。二是严格制度执行管控。运用“制度+科技”手段,通过将各项管理制度标准和要求嵌入管控系统,实现对公务接待标准、陪同人数、公务出差分地区住宿标准、伙食补助和交通补助标准、培训及会议定额标准、工作人员数、通用设备采购限额标准等进行系统表单化管控,降低人为控制风险,将管控标准关口前移,进一步加强事前管控和监督,有效防止超标准支出等违规违纪现象发生,加强了制度执行方面的管控。三是加强审批流程管控。按照事先设置好的单位内控手册具体业务流程图,可以在经费申请和网上报销环节中设置严格的审批流程,按支出经济事项和支出金额的不同,分岗设权、分级授权,进一步规范内部流程控制,同时审批节点和痕迹公开透明,资金支付时限明确,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体系,防止权力滥用,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四是提升国有资产管控。在信息系统中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对固定资产采用扫码信息化管理,实现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实现预算和财务的双重管理。对资产实行条码管理,经条码枪扫描到系统中的资产自动进入资产盘点表,定期与系统台账进行盘点比对,大大减轻资产盘点的工作量,系统提供的与移动终端的数据接口大大加强资产管理系统的易用性,实现资产购置、调剂和资产处置全过程的信息追踪,达到对国有资产账和实的双重管控,进一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全面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五是强化合同管控。合同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解决合同人工管理方式中存在的的诸多问题,如:文档管理方面,进度控制方面、信息汇总方面及预警机制不健全方面等。合同管理系统可以包含合同编辑、审核和查询合同内容,处理合同收付款和生成统计报表,涵盖合同起草、合同审批、合同文件、结算管理、实际进度、合同变更、预警系统、报表等功能,实现对单位合同的统一管理,细化了款项结算时间节点和比例,自动扫描并对所有快到期的结款、付款等关键节点或事项进行预警,帮助单位提前做好财务规划和分析决策,既保证按时付款,又合理充分利用资金,有效避免超付款项等现象发生,可以进一步降低合同执行的风险。六是满足信息公开的要求。制度融入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强大的分析统计功能,通过设置项目、功能科目、部门经济科目、财政拨款种类、部门等进行辅助核算,全面适应会计核算的要求。同时,对公务接待费批次、人数、陪同人数、标准及会议费、培训费参加人数、标准、部门等进行明细辅助核算,全面满足预决算信息公开要求和“三公”经费等费用的公开要求,增强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透明度及规范性,推动了财务信息公开,促进公开、透明、规范的财务监督机制的建立。(作者单位:连云港国际航运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管控权力行政
突出矿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风险管控研究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浅析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管控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领导权力的特性与影响
持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