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探究

2020-07-14陈莉

考试周刊 2020年55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英语英语教学

摘要: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个人差异表现较为显著,如逻辑思维的发展、知识的记忆率、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差异。在学生个体间综合素质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真正从学生的个人能力出发,做到因材施教、查缺补漏和全面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教学;英语教学

初中英语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拔高性”,例如单词的多样性、语法多样性等。而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有的学生在英语学科上具有浓厚兴趣,并且具有良好的语感;有的学生对待所有学科都一视同仁,具有优秀的学习能力;有的学生不仅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还不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有层次地教学,将教材内容和知识点进行分类分层,有意识地针对学生的个人优势和个人劣势进行因材施教。

一、 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授课中的意义

(一)初中英语授课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学科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科目,初中阶段正好是学生对英语学科的提升阶段,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教学实践安排上都较小学时要有难度和拓展性。但在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教学以提升学生英语成绩为主。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习惯以成绩来划分学生的优劣,并且教学目标也偏向于成绩为先。这导致教学内容刻板且功利,泯灭了英语教学真正的意义,也僵化了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印象,非常不利于教学的推进。

第二,學生的小学基础参差不齐,笼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对症下药”,反而容易拉开学生之间的差距。初中学生的来源广泛,不同的小学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例如有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无论是语感还是单词的掌握都比价好,而有的学生则偏科比较严重,存在数学、语文、音乐等科目比较优秀,但是英语学科比较落后的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以同样的要求来限制学生,应该要切合实际,结合学生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的,确定适合的教学方法。

(二)分层教学的优势

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在明确学生基础、个人综合能力和学生潜力评估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类分层,并且针对不同基础层的学生,调整自身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个人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在优势。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学科教学过程中有如下优势。

第一,学科“摸底”,了解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基础掌握情况,将学生进行类别统计和分组。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势必小对学生进行“摸底”,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大概掌握学生在学科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制订教学计划。

第二,针对学生基础性的差异,为学生制订学习目标与教学计划。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科基础来考量今后的教学方案,有利于教师找到教学“突破口”,在后期教学中因材施教。

第三,查缺补漏,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虽然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分层,但是教学始终是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做到教学中有层次感。分层教学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薄弱点”,有利于教师“对症下药”,找对方法与方向,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分类考核,更准确地掌握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吸收情况,有利于分析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有目标地进行拓展训练,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思路。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抓紧课堂时间,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后拓展与个人能力的训练。运用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特点与共性来划分成组,分组教学,并且根据小组的特点、优势、劣势来推荐拓展项目,有利于学生间互相帮助,更有利于避开学生的知识盲点,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拓展。

二、 初中英语的分层教学探究

(一)班级分层

分层教学首先要求学校对全体学生进行分层,根据入学测验进行第一步的分层,将综合素质相近的学生划分为一个班级,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利于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学生基础引发的差距。有的学生在小学时就成绩优异,具有优秀的学习能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吸收课堂内容;有的学生则没能很好地掌握小学知识,学习上有偏科,对新知识的汲取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成绩较落后,在课堂上容易出现“开小差”等现象。因此,将综合素质相近的学生召集在一起,面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节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学生分层

对学生的合理分层是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施的首要战略,首先,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包括单词掌握情况、语法知识、口语表达情况、阅读理解能力和听力水平)、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上课情况综合考虑,将学生划分为三种类别:基础薄弱型、学习拔高型和拓展探究型。其次,在分层完成以后,可以综合各型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时尽量每个小组中都能有一个英语学科较为优秀的学生,作为小组的榜样,辅助教师教学,帮助小组成员进行英语学科的学习。

将学生进行分层以后,有利于教师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使教学变得有层次、有目标。例如在进行“Unit 2: Lets play sports!”(七年级上册,译林版)中新词学习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将富有多种意思和变形的单词进行分解,如讲到单词“really”时,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教师可以将“really”的意思与用法进行分层讲授。第一阶段,really为副词,单词意为“实在”“真的”,用法展示:I really like playing game with my friends.第二阶段,单词意为“实在地”“事实上”,用法展示:I dont really like it.第三阶段,really的形容词形式为“real”,用法展示:Is your ring real gold?

根据学生基础,在授课时注意知识点的层次与课程内容的由浅入深递进,不仅有利于课程的层层递进,更有利于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对新知识进行汲取与选择,提升课堂时间的利用率。不过,在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时一定要注意,不能让学生产生“阶级落差”,教师在授课时要保持一视同仁,面向全体学生,不偏颇也不偏爱学习好的学生,应对所有学生都保持耐性与鼓励。

(三)教学目标分层

在教学中要想取得比较好的学习效果,学习目标一定要提前设定。只有确立了教学目标,才能有计划、有策略地展开教育工作。教学目标分层是指,针对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他们在学科上的“薄弱点”,并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目标的划分。如在讲到“Eddie, do you like any sports?”(七年级上册,译林版)时,对于基础薄弱型的学生来说,需要掌握语法知识“like something/somebody”和“like doing something”,能够分辨名词与动词,掌握“like”在面对名词和动词时的使用方法,并且能够独立造句。对于学习拔高型的学生来说,目标是能够掌握“some”和“any”,“like”和“dislike”的区别与用法,并进行独立造句。对于拓展探究型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提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概念,能够判断“I like sports not art.”和“Tennis is an interesting sport.”中名词“sport”的区别。

(四)授课方式分层

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与综合素质的差别,教师在授课时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授课方式。例如在讲到“Unit 2: School Life”(八年级上册,译林版)的Reading板块时,面对基础薄弱型的学生,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偏向于指导学生进行文章的阅读,提炼文章中的中心内容,理解语段意思。通过指导学生查字典和单词表,查找生词的意思与用法,进行简单的造句练习,教学内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上。对于学习拔高型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就文章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如“What are the special classes in the British school?”“What are the special classes in the American school?”,通過让学生在文章中寻找答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对于拓展探究型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School in China”为题,进行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并参照课文的格式来撰写一篇英语小作文,通过实践的方式,鼓励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五)作业分层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也需要根据上课情况和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有板块、有分类、有层次的作业安排。例如在面对基础薄弱型的学生时,教师可以安排一些书面的作业,如让学生进行新词抄写、造句练习、简单的语法知识和较为简单的语篇阅读。对学习拔高型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较多的语法练习、长难句的练习等。对拓展探究型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与喜好,安排学生进行较多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写作练习,推荐学生阅读较长的英文作品如《百年孤独》等。

(六)拓展训练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拓展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学生可以在课后拓展中巩固知识,并增长见识,深化对学科内容的认知与理解。同理,在进行拓展训练时,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情况,让拓展训练变得更“个性化”。例如在面对基础薄弱型的学生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观看英文电影,如《茶花女》《哈利·波特》等。对学习拔高型的学生,可以推荐一些英文图书,增强学生的语法知识运用和对长难句的理解,如《富兰克林自传》《名利场》等。对拓展探究型的学生来说,可以推荐一些富有英文文化特色的作品,如《哈姆雷特》等,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戏剧表演、朗诵、合唱和小品等活动,通过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撰写剧本和亲身参与,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点与学科基础的掌握性,做到查缺补漏和因材施教。并且,在分层教学时,不仅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个人能力来制订学习目标与教学计划,还要注意在教学中保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不要出现“阶层”现象,应该呼吁同学间互相帮助,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洪庆东.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探究[J].世界家苑·教育论丛,2020(3).

[2]郭睿.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探究[J].世界家苑(学术版),2019(11).

[3]聂坤燕.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探究[J].读与写,2020,17(3):121.

作者简介:

陈莉,江苏省南通市,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海中学。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初中英语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