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教学“活”起来
2020-07-14肖克华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9年版)》中明确提出,在阅读方面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对学生来说,阅读并不单纯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更是学生通过其进行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对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好的阅读方法,不僅能够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准确地抓住文章的重点与核心,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表达的情感,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1+x”的阅读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培养阅读兴趣,从而使语文阅读学习更加生动、高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习惯;1+x
文字是记载和传播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阅读并理解文字就是人们进行文化和精神交流的重要手段。部编本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概括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其中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则成为小学教师的重点。
一、 小学语文阅读重点及现状
(一)教学重点
小学阅读的重点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把握文章重点和核心思想,并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积累有效地帮助自己写作和日常交流。小学是培养学生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好的小学教育能够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事半功倍。对语文学科而言,小学语文教学除了打好字词、拼音等学习基础以外,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使学生拥有高效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思维能力,也是社会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要求。由于小学阶段学生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综合能力,所以,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目的,不在于使学生能够通过独立阅读而达到与文章作者精神层面的交流融合,而在于使学生掌握基础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使学生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文章主旨大意,并积累文章中的好词好句,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同时提高自己的写作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现状
现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学生难以提起阅读兴趣;以教材内容为主,学生缺少课外阅读和积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少阅读过程的参与,使学生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阅读训练等。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以课程文本中的文章为主,分析文章的结构以及教授其中的生字生词,常常是将一篇文章分节分段甚至分句来讲解,使一篇文章在课堂上像嚼口香糖一样翻来覆去的向学生讲解,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来记住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逐渐失去对课程的兴趣,从而失去对语文的兴趣。此外,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听”的角色,教师将文章的结构主旨一点点剖析开,使学生被动地接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缺少主动思考的过程,这就使学生难以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的阅读思维和能力。
二、 “1+x”阅读模式的内涵及实践运用
(一)“1+x”阅读教学模式基本内涵
“1+x”的阅读教学模式,主要是指以某一篇课程内容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其他与之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如鼓励学生自主开展与中心文章有关的阅读活动,并通过小组讨论或班级分享等模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间的互帮互助,有效地使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师引导,以“1”为线索
在“1+x”的阅读教学模式中,一定要注意以“1”为线索展开,突出教学重点。“1+x”阅读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但是在拓展阅读范围的同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要以课程文本内容为主线,围绕这个中心鼓励学生开展阅读,使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也能对这一类型的阅读材料有更好地把握。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对材料的分类、概括能力还不强,所以,如果教师穿插的阅读材料没有一个主线,而过于杂乱,就难免会使学生混淆重点,从而难以把握本课程的中心与本课程中有关的阅读技巧。不利于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和训练。例如,在五年级上册中第一课《白鹭》一课中,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看课后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然后在讲解完课程重点之后,运用多媒体或者导学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其他有关描写白鹭的文章,例如《牛背上的白鹭鸟》《孩子与白鹭》以及网络上描写白鹭的片段等,使学生运用课堂上教师分析本课内容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讨论其他文章中的白鹭的特点、文章主要表达的感情和其中蕴含的好词好句和修辞手法的运用等,帮助学生在学习后及时的运用阅读技巧,使学生加强对阅读技巧的把握。
(三)学生交流,以“x”为展开
在阅读教学中,不仅教师要注意在教授过程中穿插与课程有关的阅读材料,更要鼓励学生在课下开展自主阅读,并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在“1+x”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要以课程内容为主线帮助学生拓展阅读材料以外,更要使学生在课下开展与课程内容有关的阅读。此时,“x”的范围相对于教师课程中围绕着“1”所展开的阅读范围更加广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使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阅读,并在阅读后进行班级范围内的讨论交流,并设计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主动并且积极参与到这个学习交流过程中去。此外,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的方式,不仅能够在班级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而且能够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体会到阅读的趣味性和语言文字的优雅与魅力,帮助学生更好的锻炼在实际阅读中运用阅读技巧的能力。对于老师来说,更多的师生互动,意味着老师有更多的机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从而及时的发现并纠正学生阅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的第15课《太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还是围绕有关描写“太阳”特征的科普性阅读资料,例如《太阳全书》系列、《上下百亿年:太阳的故事》等,让学生抓住科普性文章的特点。但是在课下可以将阅读的范围拓展到有关各种事物的科普性文章,例如《环球少年地理》系列、《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等,使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各种不同事物的文章阅读,锻炼学生针对科普类文章中物的特点和写作手法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1+x”模式,整合阅读资源
“1+x”的阅读教学模式能够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有效的整合阅读资源,帮助学生扩展阅读范围,为学生锻炼阅读能力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名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同一文本的理解侧重点是不同的。因此,通过“1+x”的阅读教学模式,可以整合多个学生不同角度的与课程内容有关的阅读材料,并通过班级交流的方式使这些阅读材料在班级所有同学中流转,有效的整合各种阅读资源,拓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视角,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通过这种模式还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类能力。在“1+x”的阅读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对同一类阅读材料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别的阅读材料,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阅读技巧,从而提高阅读效率。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第7课《牛郎织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类型的阅读材料,例如《精卫填海》《神农尝百草》等经典民间故事,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这类题材的特征,并从各种民间故事中提炼出来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从而使学生对这一题材的文章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
三、 “1+x”阅读模式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x”的阅读模式能够使学生在小组互助阅读和班级交流的过程中提高阅读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和信息,所以,像传统课堂中教师通过反复剖析、强调的方式使学生理解的方式太过乏味,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通过“1+x”模式,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引入新鲜的信息和材料,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接触到他未曾接触过的有趣的人物、地点、事件,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在课下阅读中,由于可以通过小组互助阅读和班级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与分享自己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喜爱阅读。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而言,使学生的“阅读”成为“悦读”是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达到的主要目的之一。
(二)提高学生阅读技巧
“1+x”的模式通过拓展学生的阅读量,有效的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前提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觉地运用已学的阅读技巧,从而更好地掌握文章的重点。同样,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的方式,以某一文章体裁为主题,设计讨论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阅读中去。例如,以记叙文为例,教师通过提前布置记叙文阅读技巧的主题,使学生在课下通过大量阅读记叙文,并在过程中运用课堂上学习到的阅读技巧(如首先要找出时间、地点、任务、事件等基础信息),将这个运用过程精炼为步骤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记叙文的阅读技巧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记叙文写作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1+x”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教师在运用其的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多种教学环节的設计,通过设计问题、小组互动、拓展内容等方式更好地助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更好地理解阅读技巧的意义与运用,使学生不仅在学习中,更在日常生活和交流中运用阅读的技巧和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娜.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1+X阅读探究[J].读与写,2020,17(6):113.
[2]周华东.小学语文“1+X”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建设,2019(20):32-34.
作者简介:
肖克华,福建省邵武市,福建省邵武市熙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