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困局与策略
2020-07-14吴旭东
摘要:将劳动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是完全符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学科特点,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语言与思想相统一的教育效果。本文通过对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的困局分析,厘清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基本策略,为实施劳动教育探索可行路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困局
“科学教育”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一书中的定义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的“劳动教育”并非是对学生进行物化的劳动技能实践,也不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劳动生产的过程之中,而是在语言文字的学习活动中去体悟“劳动”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当然也不排斥从文学作品中学到一定的劳动技能或方法,比如说明文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文学作品中展现出来的丰硕的劳动成果和劳动过程之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积极的劳动情感、科学的劳动精神等等。
一、 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困局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劳动教育成为中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明确的确定下来。然而,在实际的中学语文教学现实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与教育困局,亟待广泛深入的研究与解决。
(一)认识不足是“顽疾”
对于劳动教育认识不足的问题,不仅仅是学校,还有家庭、社会甚至是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从我国社会教育观念的历史发展来看,通常流行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及“学而优则仕”的“仕途化”教育观念,演变而成社会的一种功利化教育思潮,从而形成学生劳动意识淡薄,甚至看不起劳动、轻视劳动的不良风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学校把“一本线”视为“生命线”,如此等等,都是对于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战略意义认识不足的表现,在这些认识的影响下,往往只重视对文化课的教学,唯知识、唯分数、唯考试现象严重,无疑将严重制约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落地与实施。
(二)能力缺陷是“瓶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也不是说做到就能做到的,也不是做了就能做好的。有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方法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只能采取一些简单枯燥的说教,或者是毫无意义的形式化教学,没有真正将劳动教育有效地深入到教学中,也没有能够深入到学生能力素质养成的实际需要之中,更缺乏深入的研究。比如,很多语文教师把劳动教育的内容像归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一样,作为一种总结性文字、结论讲授给学生,并没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过程、劳动的成果、劳动的作用,没有从意识上、情感上、精神上得到应有的熏陶和升华,因此缺乏实际教育效果。而且由于教师忙于教学,对于劳动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缺乏必要的研究,以前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积累和方法储备,致使对于劳动教育的内涵不明确、方法不得当,也不能很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劳动体验与感受,造成劳动教育流于形式,甚至被“束之高阁”。
(三)评价体制是“短板”
教学评价是教育目标达成的指挥棒、催化剂,没有科学系统的评价就很容易造成教學的随意性太大、针对性不足,教学缺乏目标指导,很容易形成“一盘散沙”的困境。劳动教育被提上教育体制范畴时间不长,国家层面没有制定具体的规范与内容,仍然停留在政策性指导范围,如“在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这样的规定无法成为指导教师教学的具体化依据。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学校学科教学中的劳动教育,同样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甚至可以说没有形成评价的工作机制,也就是说,还没有将劳动教学作为一项教育教学评价的内容来实施,一方面因为缺乏统一的评价依据,都不愿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另一方面评价难度较大,根本没有能力对学校实施劳动教育做出科学、有效地指导和评价。
二、 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
教育部《关于加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在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可见,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成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学科,有其必然性与可行性。
(一)文学与劳动
在关于文学与劳动的关系论述中,首先是“文学起源于劳动”的观点,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文艺起源的观点,而且恩格斯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以此而论,文学是劳动的体现,而劳动是文学的源泉所在。其次,有学者也认为“文学起源于劳动”观点不应该是一个结论,而应该是一个前提,认为劳动本身不是文学的全部,文学是劳动之余的一种娱乐与游戏。无论何种观点,文学与劳动的关联是无法剥离的。文学应是个大概念,而语文应属其中,因此,语文仍与劳动是有着相关性的。
(二)语文与劳动教育
提及语文与劳动教育,我们不得不考虑语文的作用,数学家华罗庚曾讲过这样一段话:“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当然学好语文并不是能够“一劳永逸”地得到一切,而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个人的发展,要得到发展劳动是基础。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十分明确地阐明“生活是需要劳动来进行创造的,自己的人生也是需要劳动来进行创造的”。因此,学习语文将为更好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打下基础。其次,语文内容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如七年级语文《卖油翁》(欧阳修)中: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精妙地体现了油翁“熟能生巧”的高超劳动技艺,能让学生们得到深刻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
(三)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
语文教学是实施语文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劳动教育,是将劳动教育引入学校教育,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环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精神,比如利用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中的话:“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倡导学生尊重劳动成果,比如通过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中对园林之美的介绍,“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来激发学生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与尊重;教导学生学习劳动技能,比如运用魏学洢的《核舟记》中“技亦灵怪矣哉!”的“核舟”形象,体现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鼓励学生学习王叔远刻舟的精湛技艺。
三、 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教育总体目标。对于劳动教育的整体性论述中主要包含了对劳动价值的认同和对劳动态度的养成,以及对劳动者所应具备的劳动素养做出了全面阐述。为此,语文教学要以此为标准全面实施劳动教育。
(一)以文载道——增强劳动价值认同
“以文载道”是语文教学最为核心的理念之一。文学源自生活。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优秀选文,大都体现着各个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与劳动成果,其中无不包含有丰富而鲜活的劳动教育的内容。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挖掘其中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内容,找到与劳动教育的结合点,始终将劳动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来设定于课堂教学之中,利用文章中的描写、叙述与思想,提升学生对劳动的各种体验、理解与感受,增加对劳动价值的认同,帮助学生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劳动价值观与劳动精神。
例如,学习何其芳的诗歌《秋天》: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让学生能够从这幅淳朴而甜美的“农家丰收图”中,真正体验到劳动就像是一首诗,有其伟大而丰硕的成果,像“秋天栖息在农家里”,也活在了学生心灵深处。
(二)以文化人——提升劳动精神塑造
“以文化人”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文化滋养心灵,文化涵育德行,文化引领风尚,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无不体现出这些功能与实质。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重在情感的养成、行动的自觉与精神的塑造。通过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劳动形象,培育学生“劳动最光荣”的积极情感;运用劳动题材的作文,让学生融入社会、家庭劳动之中,体验劳动带来的美好生活,促进劳动习惯的形成;通过语文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深入体验劳动的创造性、时代性,促进劳动意识与劳动精神的塑造,培养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时代劳动精神。
例如,笔者根据当地“脱贫攻坚”的实际,组织学生进行主题为《脱贫攻坚纪实》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大量的调查、走访,深入了解干部带领群眾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的事迹,不但写出了一篇篇真实感人的报道、作文和实践报告,而且还有不少学生自愿加入了义务帮扶志愿者团队,在实际行动中培养了新一代中学生的劳动情怀,增强了劳动责任感。
四、 结语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有着积极的时代意义和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劳动,人的发展也离不开劳动,脱离劳动我们将失去生存的依靠,因此,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参与劳动、创造性的劳动,才能为我们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也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体现,必须引起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与实践探索,真正能够让语文教学为全方位育人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国梅.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资料,2015(5).
[2]王霞.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9(62).
作者简介:
吴旭东,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