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竹笋竹两用林栽培技术

2020-07-14谈成忠

乡村科技 2020年14期
关键词:毛竹栽培技术

谈成忠

[摘 要] 毛竹是我国一种广泛种植的竹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栽培毛竹笋竹两用林可实现增产增收,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本文从林地选择、整地方法、栽植、土壤管理、立竹结构、病虫害防治及笋竹采收等方面介绍毛竹笋竹两用林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毛竹;笋竹;两用林;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14-80-2

毛竹又被称为楠竹,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成材早、用途广泛等特点[1]。安徽省霍山县处于毛竹自然分布的北缘,竹材干直、节长、材性好,竹笋含有17种氨基酸,而且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含量高。霍山县素有“江北毛竹第一县”的美称,于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竹子之乡”,县内毛竹广泛分布于诸佛庵、佛子岭和大化坪等乡镇。据统计,2019年霍山县竹业产值达到23亿元。本文以霍山县为例,对该地毛竹笋竹两用林栽培进行调查和技术总结。

1 林地选择

林地尽量选择海拔500 m以下的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且土壤深厚、肥沃、疏松的地块,以富含大量有机养分和无机矿物质元素的土壤最为适宜;林地坡度在5°~15°为宜,坡度太大,挖笋时易造成水土流失;平坡地易积水,影响毛竹生长。

2 整地方法

毛竹造林用的是母竹所连带的地下茎进行生鞭出笋,生长为新竹,进而形成可持续发展并可开采的毛竹林分。进行熟地植竹时,需在栽植点上掘挖栽植,植穴的长边与山坡要呈水平状,植穴规格为2.0 m×0.8 m×0.6 m。荒山栽培时,全面整地后挖穴植竹。毛竹造林密度的确定要考虑母竹来源、交通难易、工人劳动条件、所需搬运货物距离及竹子成材快慢等一系列因素,一般株行距以4 m×5 m或5 m×6 m为宜。

3 栽植

3.1 栽竹季节

霍山县山区林农造林有句谚语“正月竹,二月木”。长江流域栽植毛竹的季节大多为立春至惊蛰,有的为小雪至冬至。理论上,植物在立春至惊蛰期间为春季萌芽期,小雪至冬至为植物休眠期,这两个时期植物成活率较高。对于毛竹而言,一般成笋在3—5月,新竹旺盛生长在6—7月,行鞭排芽在8—10月,鞭芽缓慢生长在11月至第2年2月[2]。冬季至早春是毛竹造林的最佳季节,栽培时最好选择阴天或降雨前后进行,以减少水分蒸发。雨天或大风的晴天均不适宜植竹。

3.2 母竹选择

一般选择二三年生、茎直径4~5 cm、竹竿笔直、生长健康、竹节均匀且平滑、枝节茂盛、分枝较低、叶色翠绿且没有病虫害的林缘竹作为母竹。要避免选择老竹和幼竹,幼竹根部组织过于幼嫩,附着点易折断受损,移植后成活率较低,即使母竹成活也不会引鞭发笋;老竹则生长缓慢,繁殖能力差,成林缓慢。避免选择竹径过细或过粗的竹子,竹竿细小则生长能力弱,不易发芽;竹竿过粗则挖掘困难,易破损,栽培后水分蒸发大,影响竹子成活率。应尽量选择小年竹作为母竹,小年竹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营养成分,栽植后待春季发芽后品质优良。

3.3 母竹挖掘

挖掘母竹前要提前判斷母竹竹竿和鞭茎的位置,毛竹竿基弯曲内部为竹鞭的着生部位,走向与下盘枝的分枝方向平行。首先,在母竹旁轻挖一个浅坑,摸出鞭茎,分清来鞭和去鞭,按照“来三去五”的方法,来鞭留25 cm左右,去鞭留45 cm左右,面对母竹方向时将去鞭和来鞭截断,截断后将来、留鞭旁边的土挖松,将母竹一起挖出。挖掘母竹时要保护好去鞭、来鞭和笋芽,不要强力摇动竹竿,要做好竹竿与竹鞭相连接处螺丝钉的保护,避免扭伤。取出的根盘需带土10~15 kg,用蒲包或稻草捆包,避免宿土散落,母竹宿土多栽培后易成活,发笋效果也会更好。取出的母竹应留枝丫4~6盘,除去顶梢,以减少水分损失[3]。

3.4 母竹栽植

毛竹属浅根性树种,所以栽植时穴深以50 cm为宜。在挖好的穴中先填入肥料和塘泥,与表土混匀后垫土20 cm,取下包裹物将母竹放入穴内,来鞭紧靠穴的一边,给去鞭的一端留出足够发鞭空间,再用细土填充踏实。填土至1/2时浇灌定根水,使泥土紧附竹鞭,再覆土至高于地面,以便利抗排溃。如果在风大地段,则需利用支架固定母竹,防止风吹摇动影响竹子成活率。

4 土壤管理

4.1 抚育管理

幼苗栽培后可进行间种,以耕代抚,种植无攀缘性豆类为主,不宜种植芝麻,芝麻根部会分泌出使竹鞭腐烂的物质。成竹满园需7~10 a,毛竹林的管理工作包括劈山、松土、护笋和施肥等。成竹林需每两三年劈山松土一次,松土可挖去杂草和树根改善立地条件,给竹茎梢提供松散肥沃的生长环境,利于行鞭和发笋。

4.2 施肥方法

要想提高毛竹笋竹两用林的产量和质量,必须做好施肥工作。施肥方法是沿山体水平方向,从下往上,每隔3 m开水平沟,开沟时若沟从毛竹中过,则需在距毛竹30 cm处,从毛竹上部开沟绕行,一般沟深20 cm左右、沟宽20 cm左右,将肥料施于沟中,用土覆盖。春笋小年每年施肥2次:①4—6月每667 m2施毛竹专用肥50 kg,促进换叶发鞭;②8—9月补施一次,促进笋芽分化。春笋大年在新竹散丫展叶后每667 m2施毛竹专用肥50 kg,补充林地养分,促进新竹材质生长。

5 立竹结构

毛竹满园后,要及时砍除老竹、次竹和病虫竹,竹林密度以2 100~2 700株/hm2为宜,各度竹比例为1度竹30%、2度竹30%、3度竹30%、4度竹10%,保持合理的竹龄组成结构,在林窗较大位置适当保留4度竹,使竹分布相对均匀。

6 病虫害防治

毛竹笋在出土初期和盛期,要注意病虫害防治。竹子叶部虫害有竹蝗、竹螟和竹斑娥等,笋部害虫有竹笋夜蛾、一字竹象和竹笋蝇等。可用敌百虫或烟熏杀防治竹蝗、竹螟、竹斑娥和竹象虫等,并及时挖除虫害竹笋,杀死幼虫。冬季可松土除草,消灭藏匿于杂草和土壤中的害虫。

毛竹主要病害有枯梢病、竹秆锈病、竹煤病和竹丛枝病等。对于这些病害,应加强抚育管理,及时松土、合理施肥,提高毛竹的抗病能力;适当伐去老竹保持合理立竹数量,提高竹林通风能力,增强光照;及时伐去病竹,剪除林内所有丛枝,带至林地外烧毁。另外,应对症喷施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7 笋竹采收

7.1 竹材砍伐

竹材当年的砍伐量要与当年留养新竹数量相当;出笋期至散丫前不宜砍竹,否则会影响新竹生长;6—8月是鞭梢生长活动旺盛期,要避开砍竹,砍竹以白露以后最佳。

7.2 竹笋采收

7.2.1 冬笋采收。当年毛竹春笋是小年的以采收冬笋为主,采收时间为11月中旬至次年2月,见地表有隆起或龟裂痕迹的,则有冬笋;母竹枝叶浓密、深绿叶色中带有数片黄叶的为孕笋竹,沿竹鞭挖取冬笋。

7.2.2 春笋采收。当年毛竹春笋是大年的以采收春笋为主,采收时间为立春后至5月,主要采收2月上旬至4月上旬的初期笋和5月后出土的后期笋,保留4月中下旬出土的中期笋,培养用作材竹。

参考文献

[1]杨秀兰.毛竹低产林的抚育改造[J].农技服务,2014(3):199.

[2]王建伟,薛秦鲁.浅谈竹子育苗及移栽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2):213-216.

[3]张国辉,王超,谢建强.毛竹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0(5):642-643,662.

猜你喜欢

毛竹栽培技术
卖竹记
节骨草和毛竹苗
寒 秋
节骨草和毛竹苗
敲竹杠
激流中的竹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