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2020-07-14郭豪
郭豪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民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发展趋势,图书馆为了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需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方式,顺应当前的发展趋势,向移动阅读方向进行转变,高校图书馆现在面临的挑战来自用户和技术。本文对移动阅读环境进行简要介绍,分析移动互联环境下做好加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必要性和有利因素,并提出合理化的移动互联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
关键词:移动互联环境;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阅读需求;知识服务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带领人们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人们逐渐开始重视信息资源。人们可通过多渠道来获取信息资源,获取信息的一手途径是阅读,该种手段是一种高效率及高经济性的信息获取方式。图书馆的职能主要围绕信息资源的利用及传播所展开,为了能够将图书馆的价值及影响力充分的发挥出来,应大力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学生是高校图书馆的行为主体,高校图书馆要想取得良好的阅读推广效果,需要在移动互联环境下开展,确保能够满足大学生的阅读需求。
一、移动阅读环境介绍
近年来,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移动互联网下,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交流行为及信息获取方式。移动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方法,建立在数字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的网民构成进行了解可知,学生群体占比为四分之一,在网民中大学生占比为11.2%,移动互联网网民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发展趋势,阅读行为由PC端向手机、阅读器及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方式转移。
二、移动互联环境下做好加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必要性
1.提升大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推广在高校图书馆中应用,完成了对学生传统阅读方式的改变,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满足了学生的阅读需求,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图书馆阅读推广中来,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进行阅读。当前,在移动互联环境下,阅读推广已经成为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的一种发展趋势,其发展效果直接关系到高校的长久稳定发展。从高校角度上来说,阅读推广作为高校的一种新型阅读方式,与广大师生的阅读方式及阅读习惯相符合,对高校图书馆事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带动及支撑的作用。
2.整合图书馆内部资源
在移动互联环境下,对传统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方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高校图书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整合内部资源,确保能够更好的应对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应加大对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信息,确保能够与用户实现有效互动。构建互动答疑模块,解决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化读者对阅读内容的进一步了解。现阶段,在移动互联环境下,手机阅读方式的占比高达80%以上,并且在手机中植入了适合移动界面阅读的APP,在高校学生常用的QQ、微信及微博软件中均植入了数字阅读板块,并且为用户提供了搜索引擎服务,阅读价格更加低廉,相应速度更快。
3.促进大学生知识积累
大学生通过阅读的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阅读活动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全民阅读量呈现出逐年上升发展趋势,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全民阅读量存在严重的不足。在移动互联环境下,阅读推广活动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图书馆中,通过使用移动设备,有助于促进用户阅读资源点击率的提升,并构建了完善的用户良好沟通交互机制,有助于促进用户服务质量的提升。
4.修正大学生网络阅读方向
在当前这个信息膨胀的时代,移动互联让各种信息无孔不入,铺天盖地,庞杂信息正扭曲着大学生的阅读理念,快餐式的碎片阅读挤占着大学生的阅读市场,垃圾文化毒害着大学生的思想。各類减压耗时型的浏览、满足好奇心的搜索、全陌生环境下的交际体验、基于熟人关系的在线互动、以情绪宣泄和公共事务接介入为方式的表达等都成为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的主要形态。其中贯穿于大学生媒介使用行为的主线是休闲娱乐、新奇刺激和被动浏览。大学生在线阅读方面的思想引领处于无人驾驶状态,在全国高校积极开展“三全育人”的当下,高校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尽快对接移动互联环境下的各种新思潮、新技术,革新传统的阅读推广模式,补齐在线阅读推广的短板,发挥线上线下的联合效用,引领大学生阅读思潮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移动互联环境下做好加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有利因素
1.移动互联环境下的阅读推广活动受众更广
《 2018 中国大学生日常生活及网络习惯调研报告》显示至少有86%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开始使用手机上网,而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高卷入度地体验过BBS、微博、微信、网络直播、网络短视频等应用。移动互联终端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如此高的新媒体使用率给移动互联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需求支持。新媒体支撑下的阅读推广完全可以做到让每一位师生都接受的阅读推广信息,阅读推广的受众群体更大、推广速度更快。
2.移动互联环境下的阅读推广活动时间更加灵活
传统的阅读推广活动只能在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寒暑假及节假日等,阅读推广活动即宣告终止,恰恰是在这个时间段,学生没有了功课的压力,更应该加强阅读推广宣传活动的时候,传统阅读推广活动失去了施展的机会。而移动互联环境下,阅读推广活动可以跨越空间的隔阂,实现全时点的阅读推广和宣传,充分利用假期的空挡时期对大学生强化阅读教育。
3.移动互联环境下的阅读推广形式更加多样
相比传统阅读推广形式,移动互联环境下借助更加灵活的推广途径,例如:微信平台、QQ群、APP等,使得移动互联环境下的阅读推广活动形式更加多样。除了传统阅读推广的展板、彩页、讲座等形式外,移动互联环境下可以通过微视频、听书、在线互动、直播等多种形式进行阅读推广。
4.移动互联环境下的阅读推广活动成本更低
传统的阅读推广活动多是通过有形的资料或现场活动来进行,耗费人力物力;移动互联环境下则更加灵活,可以通过虚拟环境在线传输进行,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四、移动互联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措施
1.满足大学生的普适性及个性化阅读需求
阅读推广活动的实施及开展建立以学校为主要战地,采用多校联合方式,并且参与的学生数量较多。与媒体行业积极进行合作,有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效果。管理方式为小组登记管理方式,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参与阅读讨论的次数不可低于8次,每次阅读的时间应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以校内阅读为主。要求学生在参与阅读活动期间,应提前进行登记,并提交阅读计划书,在规定时间内上交。教师依据自己的经验,向学生分享阅读技巧,为学生科学进行阅读提供帮助。读书小组计划的实施,促进了学生阅读与自主学习的有效结合,使阅读工作更具系统化及连贯性。在移动互联环境下,所有的阅读计划都必须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提交,使用社交网络平台进行阅读专题的互动页面制作,为读者参与沟通提供渠道,完成了对线上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学生提供了特定的开放式学习空间,满足了大学生的普适性及个性化阅读需求。
2.优化高校图书馆信息推广内容
在传统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阅读推荐内容过于宏观,主要是采用打包营销方式,虽然能够保证推广内容的质量,但是与一些专业的杂志报刊、成熟的书评相比,仅能够让读者了解到书及知道书,未能完成对阅读行为的直接转化。在移动互联环境下,读者再接收信息时完成了对碎片化时间的接收,采用高密度及有效的信息提供方式。调查可知,一些阅读类及教育类APP,主要是采用签到的形式,来进行“专题小课堂”、“每日一句”、“名言日历”的发布。还会每日在新闻类阅读器或微信订阅号中发布有限长度的信息,以上信息阅读方式具有读者完成度高、阅读时间少、信息获取能力强等优势,使读者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知识点切分”传播理念由学堂在线等MOOC提出,根据读者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出了学习方案,解决了读者的时间管理碎片化与知识系统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的阅读习惯,以读者的阅读需求为出发点,将新的信息维度增加进来。在确保阅读具有体系化的同时,从体系中将信息点抽绎出来,将其组织成小并且有效的知识碎片,增加信息推送量,以促进读者满意度的提升,满足了读者的信息获取要求,优化高校图书馆信息推广内容,给高校大学生进行阅读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3.为用户提供即时性及周期性知识服务
当前,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为信息获取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人们在接收到信息后,希望能够及时进行反馈。在移动互联环境下,搜索引擎服务的诞生,为人们快速获取信息提供了服务,并且鼓励人们在进行信息搜索时,应使用搜索引擎。人们在阅读期间,不再指望通过读一本完整的书来获取到整个知识框架,而是希望通过目录、关键词、分类、评论及推荐等来获取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读者的该种需求正是现阶段移动互联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方向。为了确保阅读的专业性,应做好框架的延展及梳理工作。在跨领域、跨学科的交流中,为了能够完成对知识网络体系的重新构建,鼓励人们使用换喻及隐喻方式来进行,知识滋长的方式以“超链接联想”为主。图书馆为人们获取知识及信息提供了途径,在移动互联环境下,应纳入更多的互联网技术及服务,对信息筛选工具进行优化,对更多的资源进行聚合。掌上国图及超星移动图书馆等移动APP 为用户阅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接口,使数据资源移动检索更为优化,并定期在特定的版块中推送相关的数据资源。由于人的记忆会受到曲线的束缚,需要在反复的提醒下才能确保碎片化的知识信息稳定下来,应尤为注意知识点的周期性。针对人们的这一需求,誕生了新闻客户端的个人专栏、背单词软件、新闻追踪等,通过“标签”、“收藏”等手段,完成了“读-写”多平台的写作。移动阅读软件中的“书签”及“批注”功能,完成了对传统阅读方式的传承。因此,在移动互联环境下,为人们提供了内容推广型知识服务,使知识网络体系更为完善。
4.富媒体资源的有效融合
在移动互联环境下,移动阅读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不受任何生活及场景的限制,可应用于多场景下。为了提升移动阅读效果及质量,应加大对已有资源及展示手段的充分利用,将图像、文字、声音及视频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各大高校的公众号及微信订阅号中可知,融入了微视频、直播、群语音讲座等场景,为了能够与读者进行互动,还增加了问卷、投票等手段。为了提升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效果及质量,应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阅读方式,采用同步进行及双向互动方式,应加大对数字资源的充分利用,对超文本进行组建及汇集,以热点内容为主体,通过将富媒体资源进行有效融合,确保能够为高校大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满足不同学生对阅读的深度及广度需求,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
5.强化网络社交平台的推广作用
在当代大学生中,网络社交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如微信、QQ群、直播平台等网络社交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标配。但高校图书馆对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小程序、QQ群、直播平台等网络社交平台应用还在初级阶段,和一般商用开发利用相比远远滞后。虽然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建立了QQ群,个别高校还开通了微信小程序,甚至是抖音、快手等新潮的直播平台,但形式意义高于实际应用,主要功能还是以通知公告发布,沟通解答学生的问题等日常馆务工作,没有意识到移动互联环境下,网络社交平台在阅读推广工作中的巨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指出现在要把着力点放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来,积极发挥网络社交平台的推广作用是全面提升高校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突破点,做好网络社交平台的阅读推广工作可以使高校阅读推广提升一个新的高度。以快手、抖音等直播平台为例,如果高校图书馆能充分发挥直播平台的积极作用,在直播平台上开展阅读直播,以精彩的内容、活泼的形式一定能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提升阅读推广效果,把大学生吸引到图书馆周围,传播积极的阅读理念,提升大学生阅读素养和综合素质。
结论
在移动互联环境下,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将阅读推广应用于高校图书馆中,实现了对新型技术手段的充分利用,符合现阶段大学的阅读要求,有助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整合图书馆内部资源,促进学生知识积累。因此,在移动互联环境下,为了提升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效果,应我们充分发挥社交网络平台的重要作用,加强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满足大学生普适性及个性化的阅读需求,优化高校图书馆信息推广内容,为用户提供即时性及周期性知识服务,促进富媒体资源的有效融合,为大学生阅读提供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 弘.移动互联时代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跨界营销策略分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9
[2]李 蔚.阅读转型时期图书馆阅读推广社会合作模式的构建思路探索[J].北极光,2019
[3]马其峥.迈向使命型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缘由、内涵与路径[J].图书馆研究,2019
[4]林荔芳,李 茜,陈素真.“大阅读”浪潮掀起 阅读推广不遗余力——以厦门市图书馆为例探析阅读推广的类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
[5]《2018中国大学生日常生活及网络习惯调研报告》全面摸底大学生新媒体使用习惯[EB/OL],2019
[6]金 龙.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探析——基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经典诵读”项目的研究[J].图书馆界,2019
[7]邹志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效果实证研究[J].智库时代,2019
[8]韩广华.“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发展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