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问题教学法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20-07-14郑秋坤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运用策略阅读教学

郑秋坤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从字面意义上理解阅读内容,更应对阅读内容中蕴含的更为深层次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哲理进行感悟。因此,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通过问题的设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层层深入的引导。同时问题教学法的实施,能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教学法;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182-02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问题教学法是在顺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更能有效推动课程改革的进程。问题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进行呈现,使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索、解决的过程中学到知识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

一、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改善阅读教学的课堂氛围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只会通过范读、讲解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机械的灌输式教学。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阅读感受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常常会导致阅读教学的课堂氛围沉闷、枯燥。通过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得到了加强,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提高了自主阅读意识及自主阅读能力。同时,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有效改善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氛围。

(二)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新课程改革倡导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得到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才能得到增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实施,能使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问题进行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进而促进良好师生互动关系的形成。

(三)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引导问题,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这样就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达到层层深入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一)实施问题教学法,导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导入环节是最初始的环节,对后续课堂教学的效率及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通过问题教学法,为学生设计巧妙、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文的阅读,也有助于学生个性化、主动性阅读活动的开展。同时,在导入环节实施问题教学法,还有助于教师开门见山、提纲挈领地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得到充分的提高[1]。如在教学《白杨》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关于白杨树的图片,并向学生提出“这是什么树?”“有什么样的外部特征及成长特征?”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能很好地点明教学的主旨,吸引学生阅读的欲望。

(二)实施问题教学法,创设阅读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教学模式,而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情境教学法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通常,问题教学法是应用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的,而且问题也是由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引导问题组成的。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随着引导问题的层层深入而实现对阅读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把握[2]。如在教学《凡卡》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凡卡的生活是不是很悲慘?”“同学们认为凡卡悲惨生活的原因是什么?”“在凡卡生活的时代中,凡卡只是个案吗?”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就会认识到文章对黑暗社会环境控诉的内涵,实现对文章主要思想的良好把握。

(三)实施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感悟文中的情感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不仅能使读者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感,更能向读者传递更为深层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哲理。因此,教师需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魅力和乐趣。而小学生由于自身生活阅历有限,思维能力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只凭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很难实现对课文内涵的深层把握。这样就需要教师通过问题教学法,来实现对学生思维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引导,使学生得以正确地把握课文蕴含的思想情感。

(四)实施问题教学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总结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同样适用于阅读教学的总结环节。通过总结,教师不仅能升华课文蕴含的思想,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引导学生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复习和巩固。因此,可以说,总结环节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对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3]。教师可以在课堂总结环节,通过问题教学法来提高学生概括、总结、归纳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反思的良好阅读习惯。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问题教学法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项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它不仅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还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应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地进行问题教学法的实施和完善,使问题教学法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促使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云.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8(31).

[2]古大雄.试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7).

[3]武鸿雁.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分析[J].文教资料,2019(18).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运用策略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