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选编问题与对策浅析
2020-07-14阮小洁
阮小洁
【摘 要】部编本语文教材选编古诗时,对体裁、数量、题材、时代等因素均有所考虑,但也存在课内外分布不均、学习阶段分布不匀等问题。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的层递性和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鉴赏古诗的方法,并适当调整诗词教学在不同阶段的重点。
【关键词】古诗选篇;题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158-02
本文以现行的六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分析部编本语文教材古诗选编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
一、部编本古诗选编特点
从体裁上看,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主要有四言诗、五言诗、杂言诗等形式。而四言诗的占比较少,这跟诗歌的发展史有着深刻的联系,一方面四言诗存世量较少,另一方面四言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如五言诗、七言诗,无论是艺术性还是哲理性都没有其他体裁来得深刻[1]。
从数量上看,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律诗共二十二首,其中五律十三首、七律九首;绝句共二十三首;古诗共十九首;词二十二首。对比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来看,古诗词占比高了百分之十一左右,部编本在教材的结构上更加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
从题材上看,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山水诗共十首,羁旅行役诗三首,咏怀诗六首,田园诗两首,赠别诗四首,哲理诗三首,思乡思友诗五首,边塞诗五首,咏史诗八首,咏物诗一首,抒情诗四首,忧国忧民诗四首。初一的教材中,山水诗、边塞诗、咏史诗占比更高,其原因是学生刚进入初中阶段,所学知识应当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景物类、生活化的场景更容易理解,如《天净沙·秋思》《咏雪》等。初二的教材中,边塞诗和赠别诗占比更多,虽然多是战争方面的题材,但是这些诗对于场景氛围、人物神态的描写十分细腻,学生对诗歌的感受处于层层递进的状态,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
从时间上看,部编本教材中以唐诗作为选材重点,兼顾其他朝代的古诗,涵盖面广,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诗词的发展史。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产生了风格多样、成就显著、意蕴厚重的作品,学习唐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初中阶段的教学应当深入浅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所侧重,不同体裁的古诗词应当采取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
总体上看,课外自读篇目比课堂教学篇目多百分之八左右,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超过了课堂教学篇目。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教师应该将要求背诵的篇目都进行一定的讲解,有助于提升学生实际的知识理解能力。
另外,初一下册与初三下册的教材都没有古诗,初二下册仅有两首古诗,这样一定程度上使各个学期学习古诗的任务不均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情况适当调整课程安排。
二、部编本古诗教学建议
(一)注意教学的层递性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选篇随着单元的发展不断深化,有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层层递进。初一教材中的古诗词侧重于要求学生学会表达自我情感,借鉴古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周敦颐的《爱莲说》;初二教材中古诗词的内容侧重于人生感悟,要求学生深入探究诗歌意境和诗人独特的情感表达,要求学生掌握重点虚词,积累常见文言句式,如崔颢的《黄鹤楼》、杜牧的《赤壁》;初三教材中的古诗词更多的是表现诗人的家国情怀,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要求学生能够感悟和运用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材这种从自我情感表达到家国情怀抒写的层递性特点,适当引入其他相关诗文来进行群文阅读,引导学生充分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3]。
(二)注意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这也是部编本教材选编古诗的原则之一。初中是学生建立三观的关键时期,语文是人文情怀最为浓厚的学科,所以理应承担起帮助学生建立是非观的任务。部编本教材中古诗词的选篇范围十分宽泛,不局限于男女情爱和个人主义,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各式各样的情感,不断丰富自身的情感世界,陶冶情操。
(三)引导学生掌握鉴赏古诗的方法
诗歌讲究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即文学理论中的“三美”。这些内容在部编本教材中并没有明示,但诗歌本身的“三美”特征应当被揭示出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三美”角度鉴赏诗歌。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诗歌表达的一些技巧,如修辞手法的应用[4]。以《观沧海》为例,其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写的既是眼前实景,又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想象和夸张。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是流传后世的千古名句。这些经典诗句都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感,为将来的写作能力奠定基础。
(四)適当调整古诗的教学活动分布
由于部编本存在着古诗课内外篇目分布比例失调、阶段不均衡等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改变顺序,让各个教学阶段均有古诗,并适当将一些课外古诗纳入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对古诗有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体会。
综上所述,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选择古诗时,对体裁、数量、题材、时代等因素均有考虑,但课内外篇目分布、阶段配置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层递性和价值观引导,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并注意调整古诗词的阶段分布比例,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诗伟.语文课程教学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