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历史教学中史料“植入”的基本原则
2020-07-14王世主
王世主
【摘 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离不开全面、翔实的史料。史料“植入”是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环节。史料“植入”离不开基本原则的支撑。本文从五个角度浅论史料“植入”的基本原则,分别为历史性、可选性、指向性、多元化、时代性。其中,历史性原则是历史教学中史料“植入”的核心原则。
【关键词】历史教学;史料“植入”;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118-02
伴随着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制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历史教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离不开全面、翔实的史料。因而“植入”史料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升的质量。所以,在史料“植入”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史料“植入”应该注意以下基本原则,分别是历史性、可选性、指向性、多元化、时代性。
一、历史性原则
历史性原则,主要指“植入”的史料要真實可靠,要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史料是进行历史研究的根基,史料的真实性是历史知识的基本特征。离开史料的真实性,历史研究无从谈起;同样,离开史料的历史性,历史教学无从开展。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接触到的史料呈现出片段化、碎片化等特点。受到个人能力和史料掌握程度等因素的限制,教师做不到复原历史全貌,但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是史料“植入”的原则。具体到历史教学过程中,史料“植入”的历史性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首选教材上所载史料;其二,有原始史料,不选间接史料;其三,有文献史料,不选文学专著;其四,尽量选取时空维度上接近讲述主体的史料。
如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的教学中,关于皇权至高无上的史料首选教材图片“阳陵虎符”,关于郡县制部分的内容以“植入”《史记》中的文字史料为佳。如讲述“美国联邦政府”时,“植入”《1787宪法》的部分条款,更能凸显史料的权威性。
总之,历史性原则是历史教学中史料“植入”的核心原则。它是学生认知历史事件、得出历史结论的前提,也是学生进一步解读历史、反思历史的基础。
二、可选性原则
可选性原则,主要指“植入”的史料要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代表性。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历史遗产。面对浩如烟海、纷繁复杂的历史史料,从中理出头绪,筛选出适合历史教学的典型性史料,是历史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这就需要教师对史料进行有针对性、目的性的筛选,严格把控“植入”史料的质量,选取适合当前教学内容的典型历史史料。“植入”的史料要做到“短小精悍”,用最具代表性的史料,服务于实际历史教学。
如讲述《两级世界的形成》一课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植入”典型文献史料“乔治·凯南的‘长电报”和图片史料“赫鲁晓夫、肯尼迪扳手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知冷战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讲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时,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植入”典型实物史料“粮票、油票”,从而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加深对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意义的理解。
课堂教学中“植入”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史料,对增进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具有极大的辅助作用,甚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指向性原则
指向性原则,主要指史料“植入”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即目标要明确,定位要科学,教学效果要好。从广义讲,史料“植入”的指向性原则首先体现在对课程标准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理解和把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为历史教学指明了总体方向。在史料“植入”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提升历史核心素养这一教学核心任务,将其落到实处。具体到日常教学过程中,落实“植入”史料的指向性原则,需要教师做到对学情的精准把握和教材的细致解读,因时而异,因班而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复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课时,针对学生考试要求的不同,教师可以在史料“植入”过程中采取不同的策略。针对会考班进行简单的史料重现,回顾相关史实,满足会考的知识性考查要求;针对高考班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地“植入”史料,加深学生对苏联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如采用时间轴方式梳理知识脉络,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植入”概念性史料,纠正学生概念认知的偏差,提升历史学习能力。
四、多元化原则
多元化原则主要指史料“植入”内容和形式的多种多样,以史料的多样化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内容的多元化是指在史料“植入”过程中可以选取文献、历史故事、历史文物等不同史料或资料,合理搭配,服务于教学内容;形式的多元化是指在史料“植入”过程中组织形式的多种多样,可以采用思维导图、图表、地图、时间轴、甚至历史表演等形式,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体验。在史料“植入”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谋划,合理布局,把丰富的史料多维度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增进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如讲述《抗日战争》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始末;可以以图片对比的形式,使学生认清日本侵华的罪行;可以通过文献史料,探究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讲述必修二第5课《新航路的开辟》时,教师可通过演示地图、整理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开辟新航路的经过。通过“植入”新航路开辟前和开辟后的世界地图,引导学生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总之,史料“植入”的多元化取决于教学内容的需要,不能因为追求形式的多元而废弃教学的本质。要适度适量,具有可行性。
五、时代性原则
时代性原则,主要指“植入”的史料应凸显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这对于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尤为重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植入”一些能凸显当今时代特色的史料,有助于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产生共鸣,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植入”一些展现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史料,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本土历史文化,了解本土发展的历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如讲述人教版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时,关于沿海城市的开发和开放,教师可以“植入”有关南通对外开放的图片或视频史料,也可以鼓励学生讲述开放以来自己或家庭亲身经历的精彩故事,了解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也有利于教师进行价值观教学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总之,“植入”史料的各项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关注社会,关注地方的发展,从多角度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