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活中发现地理 让地理学走进生活

2020-07-14张蓓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科课程生活

张蓓

【摘 要】生活中处处体现着地理,但是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生活与地理常严重脱节,对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较为不利。本文结合实际,提出“地理为生活”的理念,对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一线地理教师培养学生地理观察力和热爱地理学科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地理学科;生活化;地理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103-02

一、研究背景

生活处处有地理,生活中许多现象都包含一定的地理知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地理教学要秉承多样化观念,积极使用多种资源;以学生的基础和需求为出发点,把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丰富教学活动,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地理实践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较弱,学习地理的情绪低落,认为地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大;大部分教师的地理教学也主要对教材进行讲解,目的多是让学生取得一个好的分数,并不太关注地理学科的趣味性与生活化。因此,笔者以地理学科课程目标的要求以及与地理教学实际现状相脱节的背景对“地理为生活”进行研究,在阐述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必要性的同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一线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地理的眼睛并热爱地理学科提供一些建议[1]。

二、原因分析

地理课程是一门兼具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但是,为什么一些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致不高呢?从学生、教师、家庭社会等角度分析,归纳出以下三点原因。

(一)分数至上,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以人为本”作为其基本的理念之一,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要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通过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潜质达到教育目标,要善于发现、发展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其提高,不要唯成绩论、唯表现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用考试分数来界定学生的能力高低以及自身的教学水平。由于课外调查、参观、实验比较费时费力,在考试成绩方面见效慢,部分教师多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也只是通过讲解、演示传授给学生,学生没有直接感知的体验,认为地理知识比较抽象难懂,也就失去了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地理作为“小学科”存在,不受学生重视

地理学科一直作为一个“小科目”而存在,尤其是1993—1999年的高考取消地理学科,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在此期间,对地理教学的研究很少,对于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就更少,尽管在理论上有所研究,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也很少有教师进行尝试。

1999年之后,地理学科才重新纳入高考。由于地理学科所占分数低,安排的课时少,有些省份以等级的形式评定成绩,因此,地理学科在学生心中的分量低。地理作为“小学科”存在,自然不太受学生重视。

(三)不受家庭、社会重视,硬件基础设施差

地理学科具有生活性的特点,是指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能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但是,由于受“小学科”的影响,家庭以及社会没有重视地理学科的生活化。如小区活动、社会调查、实地参观等地理实践性的项目,家庭、社会都不重视,很少提供相应的帮助,硬件基础设施条件也较差,也就很难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解决对策

生活中处处体现着地理,人类的衣食住行和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那应该怎样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呢?使学生产生对地理知识的需求感和学习地理的内驱力呢?结合自己的思考,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教师应提高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

长期以来,不少课程实施者对课程资源的理解有误,常常只是将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而忽视了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致使学生生活和学校教学环境里许多可以作为课程资源的自然和人文事物,在教学过程中被忽略。因此,地理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理解课程资源的真正含义,正确认识课程资源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通过恰当的方式和途径,将教学环境中的课程资源及时转化为课程内容,以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

城市繁荣的商业,纵横的街道,现代化的企业,先进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农村的一草一木、农舍炊烟、黄土高坡、丘陵山冈、道路桥梁等都可以是重要的课程要素,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无论是对学生知识的储备,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二)以生为本,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地理学科也不例外。前文已经提到,地理学科具有诸多特性,这就要求教师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教学,除了教师课堂讲授外,也应该包括学生课题汇报、辩论赛、情景剧等教学方式。除了课堂教学方式外,也应该多开展野外调查、社会实践等多样化的活动。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做地理,即学生学习如何使用地理思维和信息来做出合理的决策以及解决个人和社区的问题,这才是真正关键的。地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技能和观点,而通过“做”地理就能实现这一目标。在K-12的地理教育中,许多非常有价值的地理应用都在教室的高墙之外。地理教育应该让学生终身得以用地理观点去分析世界性的事件、问题和决策[1]。美国在此方面的经验有:转变观念,地理田野式教学并非只是口号;拓展思路,地理田野式组织者并非只是教师;增强弹性,地理田野式教学并非只有中学地理课堂。教师应该借鉴美国在野外调查方面的经验,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地理教学。

(三)结合学校和家庭旅游,激励学生看“不一样的风景”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旅游,对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景观都有很大的好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周围景观。

以学生社会实践为例,在旅游之前,教师可以就涉及的地理知识向学生简要介绍,如省级行政区的轮廓、铁路线知识、泰山山地垂直自然带、泰山形成原因、泰山石、泰山日出时间的影响因素等,引导学生思考风景背后的知识,做一位有品位的旅游者。在家庭旅游中,有了学校旅游的基础,学生会有一双发现地理的眼睛,可以边看边学,在游历中感受大自然之美丽,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2]。

除此之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热点,学会从地理的视角关心国情;挖掘娱乐材料中的地理知识,构建乐学乐善的学习环境以及巧用微信等热门软件提升学生分析、评价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对策,彰显地理学科的魅力,不断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形成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的地理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吳麟,张建珍,孙华东.美国中小学地理田野式教学的现状与启示[J].地理教学,2014(3).

[2]张树宏.让地理教学走进学生生活[J].中国地理教学参考,2015(6).

猜你喜欢

学科课程生活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超学科”来啦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