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初中历史趣味课堂模式的探究

2020-07-14肖永禄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趣味课堂初中历史探究

肖永禄

【摘 要】新课程的改革带来了对课堂教学趣味性模式的探讨。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所养成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对其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历史学科通过中国历史知识的传授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构建初中历史趣味课堂模式。

【关键词】初中历史;趣味课堂;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093-02

教学趣味性能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促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模式之下更好地内化知识。因此,教师应当在初中历史课堂中采用趣味性的课堂模式,增强学生的历史体验感。

一、构建初中历史趣味课堂模式的意义

历史学科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通过历史当中的经验教训,学生能够更好地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正确地对待历史。可见,构建初中历史趣味课堂能够挖掘学生学习历史的潜力和动力,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主性,促进历史课堂效率的提升[1]。

二、构建初中历史趣味课堂模式的策略

(一)创设历史情境,增强教学代入感

历史与生活的联系是历史教学趣味性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学生的生活学习历史知识能够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历史情境,增强历史教学的代入感[2]。

如在讲解《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同学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友好和平的国家,中华民族好学、爱学,大家知道《西游记》里面那个‘唐三藏吗?他闯过九九八十一难,要去干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知道!求取真经。”利用学生熟悉的人物进行引导,通过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到历史教学的情境之中。同时,教师应当注意引导的持久性和稳定性。接着,教师再继续引导学生:“大家说得没错,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他是以谁为原型塑造出来的?有什么相关的事迹?接下来大家可以在小组里讨论这些问题,设想一下在当时唐朝会和周边国家进行哪些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将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带入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中。通过“玄奘西行”的历史事件帮助学生了解知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如同国家的发展一样,学习也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

学生通过历史情境能够获得“超时空”的历史体验,感受到当时的历史灿烂文化,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動力,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

(二)组织课堂活动,提升历史体验感

多样化和创新性的课堂活动能够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改进,帮助教师在趣味性的课堂活动引导之下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因此,教师应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组织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历史体验感[3]。

如在讲解《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同学们,了解历史事实需要对历史文物进行研究,要想窥探宋代的社会风貌,我们就可以通过清明上河图来进一步了解。接下来,大家请看PPT,这是一幅清明上河图的照片,从这张照片我们可以发现宋代的社会风貌,请大家分小组进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说明这幅图展现的社会风貌,看哪个小组拥有最强的观察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历史知识,从图中所展示的服饰、饮食、房屋建筑以及交通等方面对社会风貌进行探讨。接着,教师可以邀请不同小组的学生来发表各自小组的观点。有的小组说:“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们已经开始进行一些商贸活动了。”还有的学生说:“瓦子是人们的一个重要娱乐场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图片提升历史体验感,教师也能引导学生对历现象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因此,趣味性的课堂活动能够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的体验感。

(三)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培养批判性思维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是教学引领者,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上课听教师讲课,做笔记。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扩散,学生渐渐丧失批判的能力。初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课堂的重要位置,彰显学生的学习地位,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教师在一旁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有助于提高趣味性[4]。

如教师在讲授《辛亥革命》这一课时,就可以采取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来探讨一个问题: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偶然还是必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对这个问题也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只是将最终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把答案背下来就可以了。但是在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后,学生就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可以在小组内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而整合整个小组的观点形成最终的答案,不同的小组分别派一个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观点。不同小组之间肯定会有不同的观点,这会使学生之间的思维得到碰撞。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后,可以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自由地进行自己想法的交流,教师的任务就是在各小组发表自己的观点后,对这些观点进行适当的引导性的讲述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由发言,教师在一旁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批判,这样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批判地看待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构建初中历史趣味课堂能够挖掘学生学习历史的潜力和动力,能带动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促进历史课堂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历史情境增强教学的代入感,组织历史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历史体验感,拓展历史知识的呈现方式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悟。

【参考文献】

[1]吴明芳,王文杰.刍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9(33).

[2]田春艳.注重“活动”设计  让初中历史课堂充满趣味[J].中国农村教育,2018(18).

[3]王兰.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趣味教学的实现[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

[4]郎晓林.有效的活动,精彩的课堂——让初中历史课堂充满趣味[J].西部素质教育,2017(13).

猜你喜欢

趣味课堂初中历史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例谈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
“趣味课堂”在技工院校语文课中的应用探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