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唱心理与音乐表演探究

2020-07-14高朝辰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咬字表演者声乐

高朝辰

【摘 要】声乐是一门抽象的表演艺术,要学好这门艺术必需拥有集过硬的歌唱技巧、强大的心理素质、超出常人般的乐感和嗓音条件以及后天的艺术修养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现能力。歌唱的第一步就是调整心理状态,要成为优秀的歌唱者离不开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训练。因此,歌唱的心理状态是影响歌唱者舞台表演的一个客观存在的重要因素,其既能使歌唱者发挥出超长的水平,也能对其产生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音乐表演;歌唱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008-02

一、音乐表演与歌唱心理的关系

(一)歌唱表演中意识的重要性

所谓意识在现代心理学中主要的狭义概念,是指人们对外界和自身的觉察与关注程度。歌者在表演一部作品时,不仅要熟知这部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还要关注歌唱这部作品更重要的声音的问题,即明确用什么样的声音诠释这部作品[1-4]。如唱民歌,绝对不能按唱艺术歌曲那样要求声音的宽度,否则会完全丢失了民歌的韵味。作为一名专业的歌唱演员,必须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并用意识控制演唱时的声音,否则站在舞台上表演时会对演唱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会造成肌肉的不协调,出现提气、破音、嘶喊等状况。因此,意识对歌唱表演是极其重要的。

(二)歌唱心理对音乐表演的影响

任何表演者在表演作品时都会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表现得更好。这对表演者的歌唱心理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歌唱的能力对歌唱演员的心理素质有着直接的影响。歌唱技巧提升了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情感,才能在演唱时拥有驾驭作品音色的自信,内心才不会因为恐惧某一处的高音或者低音的处理,而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当中。歌唱家的歌声之所以能够打动观众,除了唱出作品的灵魂之外,它的前提一定是歌唱技能的保证,能够让观众与其产生共鸣,且不会受歌唱声音的干扰无法进入作品。因此,要想唱好歌,最重要的就是歌唱技巧,只有解决了它,歌唱表演者才能变得自信,发挥得更好。

二、音乐表演的歌唱心理在歌曲《越人歌》中的具体应用

(一)《越人歌》的演唱技巧分析

对同一首歌曲的演唱,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演唱中的咬字归韵、谱例中的装饰音以及气息和表情术语的应用都起到美化唱腔的作用。《越人歌》作为古诗词艺术歌曲,对于發音、咬字归韵有着严格的要求。它与地方性民歌和美声歌曲的演唱风格以及发音咬字还是有着很多不同之处。学习声乐的学生经常会听到专业老师提到唱歌时要“字正腔圆”。中国歌曲咬字的困难之处就在于母音太多,很难归韵,常会破坏歌唱时的状态。如《越人歌》的第一句歌词中,五个字就有四个是闭口音,“今”“夕”“兮”在演唱时应先把字头咬住,“兮”和“夕”快速归到韵母“i”上,但“今”的咬字需先咬住字头“j”,然后瞬间过渡到“i”上并延长到即将结束时归到“n”上。这样,声音就不会出现“挤”“卡”和“压”的情况,这样使得咬字更加清晰,声音也圆润饱满[4-8]。(见谱例1)

在这首歌曲中除了副歌部分,剩下的部分演唱时的咬字归韵都和第一句一样。副歌部分“山有木兮木有枝”是该歌曲的难点所在,首先它的音域高,还要求声音含着唱,不能破坏古诗词艺术歌曲声音的柔和性。尤其是“山”的咬字和声音的控制,大部分学生经常把它咬成“shi”,导致字交代得不清楚还出现地方口音,同时由于音域高,归韵不好还会导致学生的声音出现卡、挤的现象。因而演唱该字时可先咬成“shi”,然后在时值快完时,立刻归到“an”上,这样上高音时会相对轻松,咬字也更清晰,声音也变得圆润。所以中国歌曲的咬字要将它的字头和母音分开去咬。将这些掌握了,结合歌唱气息和技能的配合,发出的声音就会又明亮又圆润,也能唱好中国歌曲。(见谱例2)

(二)歌唱《越人歌》时的情感表达

歌曲的魅力之处就在于它的间曲能走进人的内心深处,引起共鸣。把握了歌曲的风格韵律,也就掌握了歌曲的灵魂。歌曲《越人歌》是一首根据古诗词作曲的艺术歌曲,是一位古越族人为心中倾慕的楚国王子所演唱的歌曲。作为古曲作品,在演唱时,要把古曲的那种悠扬和婉转体现出来。虽然这是一首古曲,但要想充分诠释这首作品,需要将它的古风感与现代的审美感结合起来,并将歌词与作曲真正融合在一起。

下面结合谱例来解析这首歌在演唱中对于风格韵律的把握。

在演唱这首歌曲时,要注意把握节奏速度,不可过快,适中即可。在情绪方面一定要抓住古人的含蓄来进行表达,尤其前两句为记事描写,在演唱时用叙述的情绪来进行表达,不可敞开声音去唱,要唱出空灵纯净的感觉。所以在演唱时要先出气后出声,给人营造出山间的空灵之感。(见谱例3)

前几句歌词讲述了故事的开端,紧接着就进入了故事的主题——越人面对王子时的心理活动。在演唱“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这句时,前半句要处理得含蓄一些,后半句则要唱出越人不顾人们诟骂的那种勇敢和坚定的语气,声音需要饱满有力。而在演唱“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时要从歌声中传达出越人内心的纠结和心绪烦乱的情感。(见谱例4)

前面的演唱都相对平稳,但演唱后两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时要将声音完全释放出来。声音需饱满通透,不要过于明亮(见谱例5)。把握住这些,这首歌曲的风格韵律也就掌握了。

(三)歌唱心理的培养

歌唱心理的培养是歌唱表演者自信心的培养。一个歌唱表演者要树立歌唱自信,首先在歌唱时不会因为自身的技术没达到而去为作品的音域苦恼,尤其是男高音。如果高音技术没有得到解决,在歌唱表演时就会担心高音的问题,从而站在舞台表演时会为对高音的恐惧而产生紧张。要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演员,需要经过声乐老师的高强度的正确训练,使自身对歌唱状态有很好的肌肉记忆和协调。还需要要有足够的耐心,并给予自己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参考文献】

[1]田亮.歌唱心理对声乐演唱和教学的影响探析[J].河南:新乡学院,2015(9).

[2]江伟.歌唱心理与音乐表演探究——以歌曲《我心永爱》为例,[J].当代音乐2018(1).

[3]刘晓菲.歌唱紧张的心理调控及歌唱心理训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4]贾述道.浅谈歌唱心理在声乐学习与歌唱演唱中的重要作用[J].宁夏:宁夏大学,北方音乐2016(16).

[5]岳龙.声乐教学中歌唱心里调控能力的培养和训练[J].北方音乐2016(23).

[6]乔孟齐.论古曲中楚辞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演唱特点——以《越人歌》为例[J].山东:聊城大学,2018.

[7]宋悦.论上古歌谣研究的“原典”回归——以古谣《弹歌》、《越人歌》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8]马梦月.论古诗词歌曲中民族声韵的二度诠释——以《关雎》、《越人歌》、《长相知》为例[D].安徽:安徽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咬字表演者声乐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流行演唱中的咬字问题剖析与正确运用
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美声唱法的特点研究
手称扑克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聪明的表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