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充丝绸文化背景下的文创设计方法探索

2020-07-14李黎俊雄

美与时代·上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创产品设计方法

摘要:在文创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弘扬南充丝绸文化中的美学精神为出发点,探究南充丝绸文化融入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方法。通过资料收集法对南充丝绸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进行简单梳理;运用图像特征提取法,从南充丝绸文化中提炼图案、色彩及纹样元素。从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的视角,重新解读南充丝绸文化的内在价值,在时代背景下赋予南充丝绸文化新的文化烙印,实现文创产品艺术性、人文性、时代性与创新性的凝结。南充丝绸本身具备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能够为文创产品及文创产业提供新的灵感,进而为南充建设“世界丝绸文化旅游目的地”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南充丝绸;丝绸文化;文创产品;设计方法

“文化创意”之根本在于文化,而能否鲜活则在于创意[1]。丝绸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见证,其所凝结的技艺早已成为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价值而被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东西方之间的文明互鉴作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南充,作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其丝绸文化独具地方特色和魅力。据史料记载,南充丝绸因其光泽好、织物表面光洁、色泽均匀、手感柔软、弹性好、平纹织物不易起皱等特点而闻名于世。丝绸历史与人文内涵、图案色彩以及工艺技术交织出南充丝绸文化的璀璨辉煌,这些不仅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更是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在我国积极发展文创产业的背景下,在文创设计中赋予南充丝绸文化之烙印,诉说南充丝绸文化当代之显现,将南方“丝绸之路”延绵不绝。

一、南充丝绸文化综述

南充素有“巴蜀人文圣地,秦汉丝绸名篇”之美誉。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中记载:“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汉唐时期,栽桑养蚕技艺就在民间普遍开展。清光绪《蓬州志》详尽地记录了早期南充进行栽桑养蚕的方法,即“点桑”育种、“地桑”疏条以及“压桑”三道栽桑工序。这种先进的技术在明清时期“皆优为之”。到了清末,南充为振兴蚕桑产业,先后成立蚕务局、设立蚕桑传习所等,大力培育蚕桑产业人才。时至今日,南充缫丝织绸企业星罗棋布,南充蚕丝业发展达到高峰。2005年,南充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绸都”称号;2016年,南充再次被授予“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和“丝绸源点”称号;2018年,南充市嘉陵区被中国蚕学会授予“中国桑茶之乡”美誉。从久负盛名的“蚕桑之乡”到今日的“中国绸都”,南充丝绸文化凭其悠久的历史和现代成就而闻名于世脚。人民为之辛苦,为之喜悦;既有付出,更有收获,南充丝绸文化早已深深地根植于南充人民的血脉之中。

(一)自然之美

中国丝绸源自巴蜀,而在巴蜀地区的蚕桑丝绸文化则以南充最为出名。早在上古时期,“先蚕”圣母嫘祖便开创养蚕载桑之法、抽丝编绢之术,造福于民。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南充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卓越的自然条件。位于嘉陵江中上流域的南充,地形以浅丘平坡为主,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土地厚沃。同时,南充地理纬度优越,光照充足,极宜进行桑蚕生产与养殖。基于此,南充正好承担了这一文明肇始的壮举。从南充的自然之美中获取桑蚕丝绸文化之元素,其内涵是蚕桑文化之美、地域之美、形式之美和物产之美的共融,是南充人民在日常的劳动生活中不断累积、不断发展的创造物,饱含南充人民的生活哲学、民俗民风和艺术追求等。

(二)传承之美

传承之美常常与历史之美相提并论,南充历代丝绸产业的盛况成为无数文人的创作源泉。诗人白居易在《缭绫》一诗中所云的“天上取样人间织,满城皆闻机杼声”,便是对南充这座“丝绸之都”“蚕桑之乡”的生动描绘。又如60年代以缫丝工人为题材的现代川剧《寒风怒火》和大型歌剧《嘉陵怒涛》,以及第一部以农民养蚕为素材的白话小说《桑余之泪》,书写出南充丝绸的千年发展历史和南充人文之美。古人常用“器以载道”来传承思想,在南充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的大量文物中,如纵目蚕丛青铜像等,也传达了那个时代劳动人民的精神向往。这些记载,无一不是对南充蚕桑劳作人民形象的歌颂,也是南充蚕桑丝绸文化的重要显现。

(三)文化之美

除与中国丝绸文化在大方向的趋同外,南充也存在着许多关于蚕桑丝绸文化的地方特色习俗。举办多年的南充丝绸文化艺术节已经成为每一位南充人为之自豪的文化活动。艺术节采用以文促经、文经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设计会徽、会歌到组织灯展、书画展,再到焰花晚会、模特表演等一系列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体现南充人民对丝绸文化的骄傲与自豪。除此之外,蚕神崇祀、蚕市蚕会、三皇会、唤诗(丝)会等习俗传统也象征着南充人民对蚕神的信仰,体现人们的精神寄托和美好的生活追求。这些相关习俗节日和文化活动不仅是先民们智慧的凝结,也是极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无形之道以有形之美承載,不仅是南充丝绸文化的外显,更是南充人民追求艺术真善美的观念意识。

二、南充丝绸文化背景下的文创设计方法探索

文创产品作为文化最具表现力的载体之一,所涵盖的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文化复刻,而是涵盖地域文化与形式创新相融合的产物。南充是坐拥千年蚕桑历史的“中国绸都”,养蚕制丝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早已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3]。在文创设计中把握南充丝绸文化的核心内涵,以现代创意的设计手段从丝绸文化的丰富题材、多样形式与文化特征中提炼代表性元素,融合在设计中,使符号、图案、色彩、纹样均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与精神需求。通过文化元素与创意思维进行碰撞与结合,赋予文创产品南充丝绸文化的烙印。在包容和创新中将文化进行产品化,同时,为大众构建与南充丝绸文化和历史相沟通的桥梁,进一步发扬源远流长的南充丝绸文化。

(一)符号的提取

南充地区经历数千年的文化沉积,其丝绸文化符号更是数不胜数。其表现形式有具象和抽象之分。具象包括蚕桑符号、人物符号、器具符号等,体现在历代传统青铜器、制丝工器具、织绣、帛画帛图等裁体中;抽象符号则蕴藏在南充人民对丝绸文化的精神和意象中。综观众多传达南充丝绸文化的符号,桑麻、制丝工序等都是较为代表性的。正如诗人杜甫所作的《屏迹》一诗中写的“桑麻深雨露,燕雀伴生成”,借桑麻意象描绘田园生活的清平闲适。而“桑梓”作为家园的寓意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特色,以蚕桑为代表的丝绸文化更是南充农耕文明成熟的标志。除去蚕桑,还有制丝工序等都可以提取南充丝绸文化的符号元素。它既有传统工艺的体现,又有丝绸文化的延伸。通过收集大量的资料和进行实地考察,总结归纳南充丝绸制作工序:(l)蚕茧;(2)缫丝;(3)织造;(4)染整。因此,为提升文创产品的精神韵味和文化内涵,应根据南充丝绸文化的特点来概括并提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独特性的符号,加以分解、重构和变形,并将这些符号贯穿于文创设计的始终。

(二)色彩的借鉴

色彩是最重要的视觉审美元素之一,也是最能体现文化韵味的要素之一。作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的四川丝绸——蜀锦,以其色调鲜艳、工艺繁复著称于世。而南充丝绸更是源远流长,在四川丝绸中一枝独秀。丝绸质地轻软,色彩绮丽。为寻求适合南充丝绸文创产品的配色,首先应对南充丝绸的色彩进行分析和借鉴。调查发现,在南充丝绸色彩识别体系中,其丝绸织品依然延用了中国传统丝织品普遍的用色特点,多用对比鲜明、纯度较高的色彩,如白、红、褐、蓝、绿等进行配色,以突出丝绸的华丽之美。所谓白色象征着朴素、纯洁;红色象征着热情、兴奋和充满生机;褐色象征着内敛、沉稳;蓝色象征着永恒、传承;绿色象征着自然、生机。这些色彩的运用充分展现了南充劳动人民的性情,更传达出南充人民积极乐观、追求美好愿望的寓意。通过对色彩的分析,可以将传统丝绸色彩的表现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中,一方面能够较好地营造和渲染文创产品所传达出的南充丝绸文化之内涵,另一方面更是南充丝绸文化精神的一种传承。

(三)纹样的搭配

翻开历史的篇章,丝绸纹样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形态万千、个性鲜明的繁荣之景。丝绸纹样大多以传统纹样为主,形式多样、寓意深刻,从商周时期几何纹样的简约质朴到秦汉时期云气、鸟兽纹样的沉着厚重;从隋唐时期植物纹样的丰满秾丽到宋元纹样的轻淡典雅,再到明清时期纹样的纤巧秀丽[4]。丝绸纹样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层次上相互继承而又有所扬弃,经历了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不同面貌。但纵观来看,不同时期的丝绸纹样又具有和谐一致的民族特色。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纹样,排列有序且极具时代特点,起到了装饰性的点缀。文创产品设计中的纹样,可以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进行探索,运用拆解、组合等艺术处理手段,对这些纹样进行选择和设计。同时,结合创作中所提取、凝练出的符号进行再设计,将传统纹样与文创设计相结合,使其内容更丰富,更具人文气息,同时反映出文创产品的人文情怀和传统气韵。

三、结语

文化是文创产品的灵魂。人文背景和地域特征是文创产品设计的灵感来源。日本设计师原研哉曾说:“未来不是西方化,而是我们传统文化在创意基础上如何凸显未来意识。”[5]换句话说,文创产品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照搬和复制,而是对文化内涵与精神的再创作。通过探索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基于文化背景下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及规律。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地方特色文化内涵及其精神象征;其次,考察和分析各类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并从中合理、有效地提取代表性符号、颜色和纹样,再运用现代审美理念和設计手段赋予其时代的文化生命力。在文创产品中传承南充丝绸文化,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感悟南充丝绸文化,让南充丝绸文化在文创产品中更好地进行传承与创新,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文化市场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晶晶.在2015看中国博物馆文创[J].装饰,2015(12):45-51

[2]张明川.四川省南充市丝绸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中国商贸,2014(36):155-157.

[3]王雪梅,文建刚.南充蚕桑丝绸文化考论[J].地方文化研究,2016(1):38-55.

[4]严崨.中国丝绸纹样在现代纺织品图案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23):76-77.

[5]朱红红,张巧,李卉.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设计,2018(8):44-45.

作者简介:李黎俊雄,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与理论研究。

编辑:姜闪闪

猜你喜欢

文创产品设计方法
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创产品意义重大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传承与创新
苏州昆曲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研究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让灵活精悍的微课程成为初中语文课堂的左膀右臂
民族元素在文创产品中运用的教学改革
浅析儿童家具模块化设计方法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如何利用七年级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