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获得感”探究

2020-07-14吴珊珊刘新玲

学理论·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获得感人民

吴珊珊 刘新玲

摘 要:关于人民“获得感”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人民“获得感”是我们党治国方略的重要目标。其深刻内涵彰显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目标。系统梳理人民“获得感”的发展理路,把握其内在意涵、探寻其提升路径,不仅有利于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而且对于探索如何在新时代条件下更好、更充分地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获得感”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5-0006-02

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中首次提出人民“获得感”的概念,并指出“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随着改革的全面和深入更加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民“获得感”的实现。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获得感”的重要思想论述,领会其内在本质,探索其提升路径,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一、人民“获得感”理论渊源

马克思曾说:“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2]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始终指导着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同时,我们党的历届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人民的利益实现和满足。毛泽东同志曾提出“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强调将“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党为人民办事的标准;江泽民同志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胡锦涛同志则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传统为民思想之后,结合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民“获得感”。

二、人民“获得感”理论特点

(一)人民“获得感”的提出体现出其主体性特点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其主体是全体人民群众,不是其中少数人,更不是特指某个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我们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發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3]深刻感知“获得感”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党奋斗的目标是满足全体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人民“获得感”的提出体现出其全面性特点

人民“获得感”的内涵丰富,表现在各个方面。在经济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我国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4]在政治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5]。在文化方面更加注重文化质量的提升,努力做出受人民喜爱的大众文化,“要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6]。此外,就社会民生问题而言,着力解决社会各界人士的住房、医疗、就业、教育等问题。“要以人为本、纾困解难,着力解决市民关注的经济民生方面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7]。在生态问题上,“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8]。

三、人民“获得感”的时代价值

(一)人民“获得感”的提升成为检验改革发展的指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明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这一提法不仅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而且体现出现阶段我国在衡量改革成果方面的科学性。如在地方考核体系和评价体系中我国由单纯以GDP论英雄到综合评估,这一转变增加了考核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也更加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人民“获得感”的提高为党和国家指明发展的方向

首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了党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使人民群众不仅是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同时也是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者。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9]其次,人民“获得感”阐释了“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的劳动观,表现出其不仅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指向标,同时也是社会中每个人的导航仪。清楚地认识自身的基础条件和能力水平,客观公正地评价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加理性地进行横向比较,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个人发展规划。最后,有利于推进党和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创造、共同收获。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讲话中指出,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改革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在改革上来,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10]坚持共享发展,最终落脚到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的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四、人民“获得感”提升路径的思考

(一)提升人民物质“获得感”

1.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据2018年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 228元,比上一年名义上增长了8.7%,实际上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 251元,名义上增长7.8%,实际上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617元,名义上增长8.8%,实际上增长6.6%。数据清晰体现出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人民正在不断地享受着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人民收入稳步增加。但不可忽视的是,2003—2018年我国的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均超过0.4。

所以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機制,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始终坚持效率与公平并进,不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11],才能让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获得感”。

2.做好民生改善工作。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坚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如教育方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动教师积极性,加强教师师风、师德管理和考核制度建设。医疗方面:加大健康的扶持力度,完善社会保障部门的服务,建立全国统一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报销的全国化、便民化。就业方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就业工作,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相结合,改善就业环境,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质量,完善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加强就业创业扶持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就业能力。住房方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住房保障和住房供应体系建设,加快满足人民群众基本住房需求的进度和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

(二)提升人民精神“获得感”

1.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向高质量发展,充分激发文化创造、创新活力。首先,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加快各类文化市场主体的发展,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其次,深入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加大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促进文化学习方式和手段的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不同的文化需求。最后,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用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让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获得感”迈上新的台阶。

2.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对人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节日文化是中华生活文化的集中表现,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增强中华传统节日的仪式感,让人民的爱国情感得到宣泄和表达。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工程”,对提升人民的精神“获得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7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

[3]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

[4]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J].奋斗,2019(8):1-5.

[5]习近平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主要任务[J].公安教育,2018(2):1.

[6]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讲话[N].人民日报,2018-08-22.

[7]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8]习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N].新华社,2018-04-23.

[9]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78.

[10]习近平在重庆调研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1-07.

[1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

猜你喜欢

获得感人民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依法治国”的哲学思考
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四要四不要”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说
洛阳老城:群众“获得感”的党建元素
西方在滥用“人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