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诠释蒙克版画作品的死亡主题

2020-07-14刘金阳

广告大观 2020年9期
关键词:表现主义

摘要:爱德华·蒙克是欧洲现代表现主义艺术先驱,其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他竭力通过对性爱、生命的渴望与恐惧、孤独与嫉妒等情绪和死亡的逻辑关联的表现,隐喻死亡的多种意义。死亡成为蒙克反复选择与提炼的艺术核心。他常常用铜版画、木刻和石版画反复表现绘画的同一主题,精神内涵深刻多变,进入到极致化的审美情境。

关键词:蒙克版画;死亡主题;表现主义

死亡对于艺术和艺术家而言,不仅是个严肃的课题,还蕴含了丰富复杂的情感内容,包含许多难以言传的精神现象和琳琅满目的审美意象。生命、性爱、伦理观、生存价值等等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存在无不暗隐在艺术对死亡的诗意表现之中。也许像心理学家们所表明的那样,艺术家确实存在潜在的精神病的倾向,而艺术创作则有助于防止潜在的精神错乱表面化。这种绘画的治疗作用在表现主义绘画之父爱德华·蒙克身上表现得犹为明显。

一、蒙克创作观的形成

蒙克出生在挪威的一个遵循传统的家庭里,其父亲是位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医生,家庭和睦,而可怕的病魔给这个家庭带来了灾难。在他5岁那年,肺结核夺走了他母亲的生命,父亲难过得好几天没有走出家门,他抑郁的神经强烈地感染了失去母亲的蒙克,这是他一生中首次感受到死亡的恐怖。9年后,年长他两岁的最爱的姐姐索非亚也因肺病去世。蒙克与姐姐关系十分相好,感情极深,她的死再次刺激了蒙克的神经,他的妹妹也患了精神分裂症,其哥哥也只活了30多岁。这一系列的打击所引发的伤痛,深深地印在了蒙克的内心里,决定了蒙克的性格和他前半生创作的基调。从他的《病孩》、《母亲之死》和《在灵床旁》等作品中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因而,蒙克的童年生活经历对他以后的创作艺术想象有很大的作用和意义。

由于疾病的现实和死亡的悲剧,在画家心中必然要唤起对死亡的恐惧,但更重要的是,“并非因此要使我的艺术非表现丑恶不可。相反,我感到我的艺术要发挥健康的反作用。”[1]所以说这才是他创作的原动力所在。蒙克正是通过创作才打开了自己尘封已久的情感通道,在不自觉中泄露了自己无意识的情感,使内心产生的巨大精神能量得以渲泄。正如弗洛依德相信梦能使紧张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一样,通过艺术来表达情感可以使他自己达到一种较为平和的状态。

蒙克早年受高更的《NOANOA》作品的影响较大,他的很多版画创作是由其油画作品的主题题材重新创作而成,且一般受用木版,铜版和石版画的形式进行表现,由于其不幸的童年经历和支离破碎的家庭生活,身边的亲人相继被死神和病魔光顾。面对这不幸的一切,他的神经是如此脆弱,以至于对这个世界产生的认识,仅仅是恐惧情感和生命的无力挣扎。面对与自己擦身而过的死神,蒙克以不甘心将内心被压抑的情感深延下去,在其灵魂的深处和飘渺的角落里,是阴暗的可怖形状的袭击、是死神手中无形锁链的禁锢。而作为艺术家的蒙克,怎能容忍思想的情感、内心激情的惶惶而终,天赋的艺术性思考促使其情感的迸发,他将自己对死亡的思考外化为画面形象,在艺术世界中,时而与死神调侃,时而与死神争辩,时而呼唤死神决一高下,但无论以任何种方式,蒙克对死亡的态度是绝不会消极的。因此,他所表现出来的死亡意象都具有神秘主义的色彩,让欣赏者滋生无法言说的感觉。然而,正是这种无法诠释的艺术境界令蒙克具有令人迷醉的吸引力和审美魅力。

二、蒙克作品中死亡主题的演化

(一)、蒙克对死亡的恐俱

《呐喊》可以看作是蒙克死亡观最初的典型代表作品。蒙克从小目睹亲人被病魔致死的惨状,逐步感到自己的孤独,似乎死神正在他身旁窥视着他,自己内心的丰富情感被这种对死亡的恐惧,对孤独的恐惧强势压倒,然而在恐惧情感不断的在内心深处聚集,等待爆发,他便借助版画创作出了《呐喊》这幅奇作。石版画奇特的粗糙质感正好迎合了死亡的隐晦,苦涩的诡异气氛,很好地表现出恐惧的心态。从画里找不到一点宽慰,背景中绝无一处不在晃动,粗犷的线条和强烈的节奏显得尤为突出。画家以粗重而对比强烈的黑白线条表现,画面到处充满动荡情绪。尖叫者的形体被扭曲的线条描绘得变了形,所有线条呈漩涡状趋向画面中心——尖叫者的头部。小桥的延伸具有很强的透视感;远处飘渺的小船和虚化的背影,与近处突现的尖叫者形成大小、虚实的对比,打破了画面的平面效果。桥栏平直的线条将整幅构图分为两部分,使天空、水面和地面呈不稳定的倒三角形。整个画面被线条、景物和人塞得满满的,让人没有呼吸的余地,紧张而压抑。它那种强烈的死亡冲动给予人太多的悲观主义和世界末日的意识,令欣赏者有无法透气的压抑感和痛苦感,在无意识之中呼唤起人类的拯救与同情的善良情感和伦理意识,它可以净化人们的灵魂和道德,给世界和生命以更多的爱和同情。

其实与《呐喊》异曲同工之处的作品还有一幅《青春期》,描绘了一个处在黑暗幽闭空间内的裸体少女。女性成熟的“第一次生理征兆”突然而至,少女惊恐地坐起,紧张地用双手护住紧并在一起的双腿,她拥挤在一起的双脚也在努力地试图保护自己的秘密,洁白的床单上是一小片殷红和柔绿,暗示着另外一次殷红的痕迹将会给她的生命带来的变化。干白的身体与背后拖沓的一团黑影形成对比,从而体现少女内心深处的恐惧化身,更能体现出蒙克对死亡惊恐的心灵聚合。虽与呐喊中的人物形象一样,但少女那清澈的大眼睛更能显示出少女的无助和无辜,似乎在祈祷生命的延续。所以也能从含蓄的角度来看待《青春期》也是表现死亡的恐怖及人类对死亡的恐惧。但从其背后的隐喻,我们可以知道,青春期的身体象征着生命的旺盛,这是对死亡最有力的抨击,并且,女性在青春期中生育能力正在逐步成熟,生命延续也将开始,这也正是对死亡掠夺生命的一种讽刺。因此,《青春期》所喻示的含义正是蒙克死亡观的一次关键性的转变。即从恐惧转向为对死亡的调侃。

(二)、蒙克对死亡的调侃

在1894年所做的铜版画《死神与少女》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探索出蒙克作品的描绘是怎样与死亡进行调侃。画面中,在空无一物的苍白背景下,一个少女裸身与代表死亡之神的骷髅相拥而舞。少女丰满、健康的身躯,与死神干枯、嶙峋的恐怖身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少女忘我地紧紧与死神拥抱在一起,双目禁闭,陶醉在与死神的舞蹈之中。然而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少女在面对死神时,并不是显露着畏惧和害怕,而是与死神相拥吻在一起,并且深深地陶醉在这其中,其实在别人看来是恐惧而在少女的眼里确实无比幸福的表现,少女和死神相拥在一起,缠绵悱恻,似乎少女已经爱上了死神,也或许只是将死神视为掌中之物。但这景象绝不是仅仅是为了营造某种讽刺意味,这其中更多的是苦中作乐。让我深层次的思考:女性人体健硕、丰满,充满向上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是母体,代表着人类的起源;与死神的相拥、相恋,表明生与死、生命与死亡的不可分离性;二者是情侣关系,二者的拥吻,则表明生命的终结必将是与死亡的亲吻,也必将是死亡的开始。其实关于这种命题蒙克还有其他的作品与其相似,如《新陈代谢》《生命的舞蹈》以及《生与死》中不断出现生与死的循環往复,由此罗列展开,不停由骨到肉、由肉到骨、周而复始,巩固着大自然中死亡这一不可逆转的规律。然而戏剧性的意味是生与死,即是对立的,又是相融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既要排斥,又要拥抱,既要仇杀,又要相恋。“将浪漫主义的死和少女的题材与自然的循环”完美地结合,道出了大自然万物发展规律的本质所在,即对立中的统一。所以蒙克的作品也给观众传达了中国哲学的理念。

(三)、蒙克与死亡的抗争

蒙克1895年的石版画《圣母玛利亚》中,彻彻底底颠覆性的对死亡的冷嘲热讽,并且升华到一种与死亡的对抗力量。画面主体为中间裸体女子,她与蒙克其他作品里的女性一样表情忧郁。并非像传统宗教壁画中的圣母形象那样衣冠楚楚,而是坦开了自己的胸怀,微仰着头,轻闭着双眼,傲慢的陶醉在生命的愉悦之中,整个作品背景是由浅及深的粗糙线条,与圣母乌黑的长发融为一体,漆黑的长袍将圣母白皙的躯体衬托得分外夺目,有个胚胎状的东西蜷缩在一个狭小的黑暗角落里,它的形象丑陋猥琐,如同骷髅一般。有一些形如蝌蚪的东西游离在圣母的周围,看来它们的出现并非偶然,学者们指出,那些蝌蚪状的东西象征着男性的精液,而胚胎则象征着性爱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赋予圣母更深层的寓意,她已不仅仅是圣经故事中济世救人的慈悲大神,她已经是人类生命的起源,是人类生命延续的象征,是万物生气重焕的底源,嘲讽、调侃的意味已经降到了最低点。她甚至也可以看成是蒙克自己内心反抗死亡,对抗死亡的心态,这种斗争的结果必然是胜利。

在蒙克后来的几幅版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得到重生的蒙克,其1898年的彩色木版画《接吻》便是很好的一例,画面中模糊不清的人物形象,繁琐的木纹有规律地自然泻下着,将主体的一大块黑色显露的格外瞩目,你也因此再也看不到任何关于死亡的影子,拥吻的人们只在乎生命之爱,死亡就像背景上倾斜而下的纹理一样,已模糊不清,只剩下吻后的余味,蒙克也不希望如此美好的情景被死神破坏。而在蒙克其他的一些风景版画石版画中,如1920年的《栈桥上的少女》中,我们可以看到横竖线条的激烈对抗形成的大自然风光,人物已在风光之中微不足道,自然地力量已占据了上风,大自然创造了生命,又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可分割,而大自然也正是生命之源,可以与死亡对抗,与死亡斗争,这样才能于人类带来希望,以我之见这也是蒙克描绘自然美丽风光的原因所在吧。此时蒙克已对死亡失去了畏惧和嘲笑,已将目光从死神身上抽离出来,转向了对生气勃勃的大自然的关注,而这种转变,正是死亡的有力回击和斗争。

三、结语

在蒙克的版画作品中,一直描绘着自己的生活悲剧和与自己有关的主题,他的绘画着重于描绘人的内心,又超越个体成为时代的某种缩影,其艺术融入了他直觉而敏感的心灵和丰富的而深刻的情感,甚至比梵高走的还要远。而他痛苦不堪的一生,更造就了他与众不同的死亡观,而这与众不同的死亡观又成全了他诸多的杰出非凡的版画艺术作品,蒙克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与死神跳着“黑暗中的华尔兹”,恐惧他、又蔑视他、又抗争他,像只与死神共舞的蝴蝶,虽然有的只是脆弱不堪的美丽翅膀,但却可以自由地飞翔,就像他所说的:“我画我童年时代的印象,画那些使人痛苦的往事。”与他同时代人们的精神状况,沉湎于错综复杂的精神生活中,惶惶不安、颓废以及悲观厌世。然而他给人带来的震撼来自于他所传达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来自于对生活的解构。蒙克描绘的是真实的现实而传达出的却是精神的震撼。正是这样的精神传达,使蒙克的绘画永远有一种巨大的震撼力。

参考文献:

[1] 邵大箴.传统美术与现代派[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2] 常宁生.反叛与超越[M].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

[3] 【法】米歇尔·沃威尔.死亡文化史[M],高凌瀚、蔡锦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H. H. 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简介:刘金阳,男,汉,河南郑州,1986.01,研究生,讲师,美术学版画。

(作者单位:郑州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表现主义
试析《毛猿》中表现主义手法的运用
浅析表现主义舞台的特点
浅析德国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试析希区柯克与表现主义
从德国表演主义电影《大都会》看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表现主义画家如何通过画面构图来表达情感
表现主义画家如何利用当时的创作背景抒发情感
崩溃的剧场
浅探表现主义绘画作品的理解与赏析
评《琼斯皇》中20次鼓声对人物命运不同程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