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分析

2020-07-14刘镇铭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古诗文小学语文

刘镇铭

【摘 要】审美是一个人艺术情趣的体现,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必备能力之一。古诗词近年来在我国愈发火热,在中小学教科书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然而大多教师却注重技巧的分析,以此达到应试的目的,忽略了诗词中美的意境,忽视了学生从古诗词中体味人生百态的能力。古诗词在育人方面有着千百年的历史传承,需在中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教学中得到应有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审美教育

古诗文中蕴含着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金戈铁马的残酷战争,惜盛今衰的无常历史,恬静淡然的山水画卷,身如浮萍的茫然失措,转瞬即逝的青春年华……短短的几句诗词,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美的意境,氤氲抚平了一颗颗浮躁的尘心。美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来发现,而审美能力就是这双眼睛背后的操纵杆。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小学生审美道路上的引路人,需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让学生在体味诗词的过程中不断鉴赏美。

一、古诗文之美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

小学语文不仅是识文断字,教授普通的文字知识,更多的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和对美的发掘。传统文化正在复兴,古诗文的价值越来越重,语文教材中诗词的数量越来越多,涉及的诗词风格越来越广,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达诗词的情感以及美的感受,以古诗文为载体传达美的意境。

例如,三年级上册课本里刘禹锡的《望洞庭》,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诗人的喜爱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表现了诗人器宇轩昂的气度和高洁清奇的情致。首句描写湖水与皎月湖光相接的景象,第二句描绘风止湖面平静无褶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青山。全诗选择了月夜仰视的角度,千里洞庭湖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洞庭美景跃然脑间。经过此类的分析,诗词的美已经在脑海中形成一幅优美的画卷,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古诗文之美

(一)在朗读诗词中不断揣摩、感受美

对一个事物最好的了解方式就是反复朗读,而反复朗读并不意味着机械的漫无目的复述冰冷的文字,这样只能不断消磨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朗诵的有效性也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朗诵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音律美,感受每一个经过精雕细琢的文字带给他们的美的享受。这时小学生的能力还不足以完成这项复杂的任务,教师要对学生做出合理的朗读指导,如若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在这方面的感受就会大打折扣,最簡单的韵律美无法感受,更遑论意境美和审美情趣了。

(二)解释诗句,浮现美的意境

诗词之美,美在意境。而意境又以意象为载体,意象是诗句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就像是一块块碎片,最终拼成了意境的一幅画。意境对小学生来说,就是简单的画面感,通过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图画,从而感受古诗文的意境美。例如,《望天门山》的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楚江一泻千里,把天上的门都冲断开来,楚江浩浩荡荡的从天而来说明楚江源头离诗人所站地方之远,要对小学生突出强调从天而来,加深他们对江水流淌远的概念。通过简单易懂的分析让小学生感受诗词的直观画面,发散思维,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从而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通过对诗文的了解,深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文的朗读以及对意境的浮想为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做了充足的铺垫,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所谓诗词,大多借词达意,诗词的精练程度令人咂舌,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经过了作者和时间的推敲,字字珠玑。有时一个字就能涵盖全诗,即“诗眼”,此类字多为探究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类似表达作者感情的字词或者是某些修辞手法,通过细枝末节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无论作者是表达壮志难酬还是伤春悲秋,是孤苦无依还是喜不胜收,都是一种美的艺术。整首诗的灵魂就是诗的思想,诗的思想就是古诗文美的外在表现,教师要借此向学生传达美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通过具体的写作发散学生的审美思维进行审美教育

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并不缺乏美,然而我们创造美的能力却是匮乏的。审美教育并不仅仅停留在发现美和认识美,更重要的是去创造美,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审美不是一朝一夕便可速成的,从小学生开始,教师要不断培养其审美思维,让学生主动的去审视美和塑造美。

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要让学生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积极地面对生活,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实际的写作中运用美的思维和语言,获得美的体验。在古诗文中有千奇百怪的社会风貌,有光怪陆离的市井概况,不管怎样超脱现实,都是以现实为母本,不断刻画与雕饰。在小学生的写作中,一句恰到好处的诗句,便可让整篇文章焕发光彩,似是而非的意境更能让人发散自己的思维,达到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令人回味无穷。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古诗文时,用学生可以接受的语言描绘古诗文之美,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美,真正理解作者的感受,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自己的写作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诗文,不仅让自己的文章得到提升,还在精神层面获得飞跃。

四、结语

古诗文之美,美在内涵,美在人心,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近年来虽然比重越来越大,但仍旧影响有限。即便如此,它们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还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孩子启蒙路上的引导者,教师更要自己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能够感受美的心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素养,始终做古诗词的弄潮儿,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无形的对其进行审美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古诗文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