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修身”思想与党政干部道德修养研究

2020-07-14张绍兴

学理论·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修身党政干部儒家文化

张绍兴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中国古代具有良好品德的官员,以修身为根本。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德”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修己,二是待人。道德的出发点是修己,落脚点是待人,在道德冲突行为中以操守和气节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儒家文化经典中,有关修身的内容极为丰富,它对于新时代党政干部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抵制社会中出现的不良之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文化;“修身”思想;党政干部;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5-0104-03

加强党政干部道德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一、儒家“修身”思想与党政干部道德修养现代意义

《礼记·大学》的修身与社会管理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修”(修身)、“齐”(齐家)、“治”(治国)、“平”(平天下)。后人将其修身的目标以及实现社会管理概括为“三纲八目”,即“明德、亲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说,尊贵的地位可以由两种方式决定:一是“自然形成的尊贵地位”(天爵),如道德高尚的人在社会中受到人们自然而然的尊敬;二是“人为形成的尊贵地位”(人爵),即通过权力赋予的官位。古人看重的是高尚道德及品行带来的社会地位,现在的人虽然也讲道德,但是更加看重追求权力和官位,所以当他得到官位后,道德也随之被抛弃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增加混乱,最终是要走向衰亡的[1]。

现代管理學理论认为,一个官员的影响力可以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行政权力;二是专业能力;三是道德威望。其中道德威望对下属及民众的影响力是最持久和有力的。而孟子在这里强调的正是领导的道德威望,称之为真正尊贵的“良贵”和“天爵”。道德修身对于新时代党政干部来说是具有重要社会现实意义的。

二、儒家修身思想与新时代党政干部“官德”修养

官德的修身实践着眼于两个方面,“修己”和“待人”,“修己”是前提,“待人”是结果,怎样体现修身的内容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系列概念,是用来概括道德修身内容的,即“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义、廉、耻)和“忠、孝、节、义”。其中“仁、义、礼、智、信”,是偏重于有知识修养的士而言的;“四维”的“礼、义、廉、耻”,偏重于对官吏而言,着眼于国家的治理;而“忠、孝、节、义”则是对所有人而言的。武将的官德则把“五常”的“义”变为“勇”,“礼”变为“严”,即“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上述的概念又可以划分为两组:一组是“仁、礼、忠、孝、信”,另一组是“义、智、廉、耻、节”。前一组着重于“待人”,后一组着重于“修己”。

(一)新时代党政干部“官德”修养依然需要“仁义礼智信”

仁者,二人也。在道德中可以引申到君臣、父子二者关系之间,则君对臣要仁,被称为仁德之君,父对子要慈,被称为仁慈之父。仁的出发点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是从人性出发的,自己所不欲乃至自己的亲人所不欲,乃至天下人所不欲,不施加到别人身上。能够做到父亲所不欲,乃至君主所不欲,而不施加给父亲与君主,这就做到了礼。礼也是等级之间的具体规范。

仁与义的关系密切,仁义合用,仁侧重于行为动机,义侧重于行为的结果,义以善作为行动的目的,行之为善,便是义行。董仲舒也有深刻的阐述,“仁”与“义”是两个密切相关,但又各有侧重的概念,是解决“他人”与“自己”两方面问题的。他认为,“仁”是针对“他人”的,强调以“仁爱”对待别人,彼此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义”是针对“自己”的,用“义”来端正自己的行为。所以“仁”侧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义”侧重自我,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此。董仲舒的解释是有根据的,因为“仁”字拆开可以解释为“二人”,反映了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而“义”的繁体字“■”结构中便含有“我”字,在“郭店楚墓竹简”的《唐虞之道》中有一例就将“义”字写成“我”字。

“义”是要求自己的,不是要求别人的,这才能体现“义”对行为的规范作用。“义在正我,不在正人,此其法也。夫我无之而求诸人,我有之而诽诸人,人之所不能受也,其理逆矣,何可谓义!义者,谓宜在我者……人好义者,谓之自好,人不好义者,谓之不自好。”董仲舒认为,存在很大的误区在于自己无“义”,却要求别人有“义”,或认为自己拥有“义”,而去指责别人,这样就使得别人难以接受了,而且也违背了根本道理,不能再称之为“义”了。“义”是对自己的约束和要求……所以好“义”就是自好,不好“义”者就是不自好。

“仁”与“义”的倾向也是不同的,“仁”是向外的,“义”是向内的,“仁”要施及民众,博大而深远,“义”是深入内心,精微而细致。董仲舒通过对仁义的论述来说明治理之道:一是要以“义”修身,即约束自己;二是要以“仁”来治民,即宽容待人,并施以恩惠。

“礼”:孟子将礼界定为道德范畴的“恭敬之心”或“辞让之心”;荀子则将其纳入法治体系之中“礼者,人道之极也”,认为礼是最高的行为标准,其功能不仅在于“正身”,而且在于“正国”。

“智”是对道德行为结果的纠正。“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2]“仁”与“智”相比较,也反映了这两种道德范畴的不同特点。“仁”的特点像山一样,雄厚而庄重,其原则是不可动摇的。“智”的特点像水一样,灵活而变化,敏捷于事物,象征着对道德行为的调整。朱熹说过人的认识有两个层次:一是知其然,能够对基本的是非判断做出反应,这是人之常情;二是达到“智”的层次,即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即知道了是非的根本道理。因此,五常的“仁义礼智信”,是偏重于对士而言的,“智”是在具备一定学识修养基础上对问题的把握。智者很聪明、灵活,所以要用“信”来加以约束。

关于“信”的解释很多,单独地看待“信”,是容易产生歧义的,所以“信”必须与“义”、“忠”放在一起时才有道德的实质意义,即所谓“信义”“忠信”。孔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2]那些扬言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的,都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又说,君子是讲根本问题而不是只讲小信的。孟子也反对单纯地讲信。他说具有道德的人,不能要求他们说话一定要有信用,做事一定要有结果,只能是本着道义去做。“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1]不仅是孔孟,老子也认为单纯的信是不可取的,可信的话语并不华美,华美的语言是绝对不可信的,轻易承诺的人很少是能够守信的。

“五常”仁、义、礼、智、信的统一就是“和”,只强调其中之一而忽略其他方面,这是很危险的。孔子认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仅仅强调单一因素是不妥的,只有将各种因素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完美的道德效果。君子善于与不同的人交往,能够看到不同的方面,并吸收大家的长处,善于运用和调动各种因素;而小人只注意与自己相同的东西,看到差别而看不到共同点,出于狭隘利益的差别与人交往,排斥与自己不同的因素。这是不仁不智的行为,也说明了“和”的重要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

(二)新时代党政干部“官德”修养——“节操”

“节”的本意指竹子的接头部分,泛指动物、植物的关节或节点,引申到社会行为规范后,用以体现尊卑、贵贱差异的节点或关键。《康熙字典》说:“节者,制度之名,节止之义,制事有节,其道乃亨。”这里的“制度”是“制节有度”的意思,是对行为的节制和规范。这样,“节”就是指以道德来约束行为的程度、关键和基本原则及坚定性,表现为在道德的约束下,人的行为“立场”或者“底线”。

从“节”引申出的所有内容都有共同的含义,即“限制”和“关键”,相当于哲学上所说的量变与质变过程中的变化点、关节点,具有“度”的内涵,所谓“变节”“失节”,就是人的行为在“度”上的突破,即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指这个人背弃了原有的价值追求和人生宗旨,其道德人品发生了根本变化。动植物的“节”,是对生理功能限制的关节点;行为中的“节”,是对处世程度的限制;道德中的“节”,是指辨别道德与不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限制”是“节”概念的核心,节制、气节、节约、贞节中都含有“限制”之意。

《中庸》说,一个人能够适度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做事掌握分寸,适度行事,这就是“中节”,从而也实现了和谐。能够做到对自己高度自觉的道德限制和节制,在萌芽状态时就进行自我约束,就是“慎独”。“节”在当代外交史中也有典型的范例,如周恩来总理提出“有理、有利、有节”的外交思想,其中的“节”就是行为适度并且不过分的意思。

孔子的思想对于“节”概念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他是要通过“节”来限制人们对资源的无限掠夺和占有(“节用而爱人”),以改变社会等级在资源分配上不合理的局面(礼崩乐坏)。由节制开始,引申出对道德行为的限制,因此,节制与气节是同源的。对于根本道德准则的遵守被称为“大节”“节操”。由此可见,专门针对女性而提出的“守节”“贞节”概念,是后起之义,并非是“节”的本来意义。

“气节”表现为对一定政治、制度和道德理想始终不渝的信仰。在一定的压力下仍然不改变自己的行为,能够恪守关键原则或者“立场”、“底线”,并且为之牺牲生命,便被称为具有“节操”“操守”或者“贞节”。“节”又指当国家、民族遭到外来侵略时,能挺身而出,与来犯者斗争到底的精神,体现为维护国家、社会和民族最高利益的道德行为。这也被誉为具有“气节”,坚持这种行为被赞为具有“操守”。“以死全节”是传统社会中道德实践的最高境界,即舍去自己的生命,用以表明道德价值追求的行为。

三、新时代党政干部“修身”的原则及方法

(一)新时代党政干部“修身”要“行己有耻”

在古代道德思想中基本上有一个共识,这就是先要知耻,即修己始于知耻。管子很重视“知耻”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提出“耻”是治理国家的四个道德根基之一,并列在“礼、义、廉、耻”之中。

“子贡问曰:‘和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2]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作‘士?”孔子说:“自己行为保持羞耻之心,出使外国,很好地完成君主的使命,可以叫作‘士了。”“行己有耻”,就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羞耻之心。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1]“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1]

(二)新时代党政干部“修身”要做到调控欲望,节制修身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2]这段话对于官德修养的理解也是很深刻的,人体是气血之躯,因此会受到气血运动的驱使,所以从道德修养上说,官员最难克服的就是“色”“斗”“得”,其中“色”是人生命气血的最直接表现,所以“斗”也大都是为“色”而“斗”,“得”很多情况也是为“色”而“得”。“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义”与“利”反映了对资源追求的基本态度不同,君子着重于“义”,小人着重于“利”。“君子”则侧重于精神、道德、价值和信仰的追求以及对欲望的有效节制。

(三)新时代党政干部“修身”要加强中庸修养的提升

《中庸》的思想与孟子相同,都主张人性本善,并且对孔孟的人性观进行了发挥,认为善性就是来自人所具有的本然之性。何谓“本然之性”?就是说,人们的思想及感情内在是中正不偏的,用这种中正不偏的“本然之性”去处理事物就能符合尺度,而无偏激之弊。《中庸》认为“遵循着本性去做人处事叫作道”。具体说,是人的情感活动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喜怒都没有出现,这时没有任何成见,心中的活动无所谓太过或不及,以这样的心态(本然之性)去处理问题,不乖戾而恰到好处,这就是“中”或“中和”的状态。“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3]

“中和”原本就存在于人心之中,《中庸》指出,领会“中和”的道理是容易的,但真正把握它是很难的,中和的道理广大而又精微。“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3]所以,既要把握宏观而又要关注微观,既能穷尽事理而又能适度行事。“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中庸。”[3]

(四)新时代党政干部“修身”要做到:自觉与慎独

孔子强调勤奋学习、追求知识,以及意志锻炼、自我控制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孔子认为,要做到仁德,只能靠自己,哪能靠别人呢?人性的修养只有依靠自己,他说,仁德这种品格离我们远吗?不远,需要这种品格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获得仁德。“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2]孔子认为修养的目的是自我完善,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2]他说,以前的人学习是为了完善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曾国藩在《君子慎独论》中阐述說,每个人都有独处的时候,小人会由于独处而产生妄想,而君子则畏惧独处所以会产生诚意。“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君子懔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正是这一念之差,就会越走越远。“其间离合几微之端,可得而论矣。”这样,小人在独处时面对善行,觉得行善了别人也看不见,于是便会在善行上迟疑不决;而面对丑行时,又感到别人不知,所以抵制丑行也不得力,这样越走越远,最后便失去了操守。因此,要做到上不欺天、下不欺地、外不欺人、内不欺己,即“慎独”,才能保持其道德气节和操守。“独将失守”,“不可不辨者也。”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7.

[3]胡平生,张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礼记(上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7.

猜你喜欢

修身党政干部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与我国文化建设研究
加强党政干部道德建设的意义与路径
傅雷家书的修身思想研究
大学生如何才能放飞梦想播种希望
在家风建设中如何增进亲子教育
新形势下党政干部法治思维养成的路径探析
明清家训“修身、齐家、处事”思想探析
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探讨
当代中国官本位意识表现分析
《白鹿原》中朱先生形象的儒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