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传统村落历史演化及文化特征研究
2020-07-14王玺
王玺
摘 要:山西省是拥有传统村落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传统村落大多保存完好,历史文化价值极高。本文在历史地理角度下考察山西省传统村落的历史演变情况,探讨山西省传统村落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以及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演变状况,归纳其演变特点与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经过数据统计和区位特点对比将山西省传统村落按照历史文化特征分为农耕型传统村落、军镇型传统村落、商贸型传统村落三大类型,并具体探讨其各自的历史文化特征,总结其形成特定文化特征的内在原因以及其不同文化特征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山西省;传统村落;历史演化;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5-0093-04
山西省是拥有传统村落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传统村落大多保存完好,历史文化价值极高。要想了解山西省传统村落具备的丰富文化内涵,就必须厘清其演变的历史源流,归纳影响其演变的各种因素,并真正从本质上总结出山西省傳统村落的文化特征。
一、山西省传统村落的历史演化①
山西省传统村落数量众多,历史悠久。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示的一到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可知山西省共有国家级传统村落531个,位居全国各省市前列。同样山西省传统村落历史也十分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省内既有如同陶寺村一样起源于石器时代的古人类聚居地,又有随晋商兴起于明清两朝的“新村落”。
本节作者将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所列举的531个村落为样本,从历史维度探究山西省传统村落的演变历程和文化特征。
(一)先秦两汉时期
据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源于先秦时期的山西省聚落60余个。在这一时期晋南地区的汾、涑水流域已有先民居住,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尧都也,在平阳之河”,“尧都平阳(临汾),舜都蒲坂(永济),禹都安邑(夏县)”都是对早期山西省南部地区出现人类聚落性质的“村庄”的例证。先秦时期聚落的另一例证是考古发现,其代表典型为今位于临汾市境内的丁村与陶寺村。丁村遗址约起源于12 000年以前,属于旧石器时代文化。陶寺遗址距今约6000年左右,遗址内已有早期小城,可见此一时期汾河流域已经形成了早期的聚落。至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山西省聚落数量出现了一定的上升。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漫长发展,山西省聚落数量有了一定的增长。
秦时废分封,置郡县。今山西省秦时属河东、太原、上党、雁门、代、云中6郡分辖,但秦享国日短便归于战乱,所以此一时期并没有一定规模的聚落出现。
两汉时期应该是山西省聚落出现大规模增加的一个重要阶段。虽然年代久远有部分聚落不可考或历史源流流传失真,但是无论从现存数量还是从历史背景来讲两汉时期都是山西省聚落兴起的一个重要时期。
秦末楚汉纷争民不聊生,传统的社会机构和人民生活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至于汉初高祖采取无为而治的思想与民休息,使得百姓生活得到了复苏。文景之治时准许百姓从贫瘠之地迁于肥沃之地开垦定居。景帝元年春正月,诏曰:“间者岁比不登,民多乏食,夭绝天年,朕甚痛之。郡国或硗狭,无所农桑系畜;或地饶广,荐草莽,水泉利,而不得徙。其议民欲徙广大地者听之。”在汉初这样一种背景下,释放国家控制的多余劳动力,准许百姓迁移,成为聚落兴起的推动力。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但基本沿袭秦之郡县,至于汉武帝时设十三州部查察天下郡县。山西省西汉时为并州、幽州、司隶州3州领属并归太原、上党、雁门、西河、代、河东6郡分辖。此一时期山西省传统村落仍与秦相同主要分布于河东,上党二郡,而雁门、代郡、云中也因战争驻防等原因存在有一定数量的军事堡垒性质的聚落。
东汉时期地方建制基本沿袭西汉,山西所属与西汉相同,聚落分布也大致相似。新莽之后东汉初建,山西省聚落数量也有小幅度上升。值得注意的是西汉末至东汉初期,北方的匈奴、鲜卑、羌等少数民族大量内迁进入山西,如光武初期“隗嚣寇安定,征西大将军冯异、征虏将军祭遵击却之。冬,卢芳所置朔方太守田飒、云中太守乔扈各举郡降。”至东汉中期,山西北部,中部,西部等地区成为多民族聚居区,这对山西省聚落的形成以及其文化内涵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魏晋隋唐五代时期
东汉末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后三国鼎立,今山西省全境大部属于魏,北方地区在曹魏政权经营下经济有所发展但及至西晋末中原地区长时间处于战争对立状态,百姓颠沛流离。所以此一时期山西省传统村落几无发展。
五胡十六国时期,山西省内各民族杂居,各个政权纷争不断,你方唱罢我方登台。至北魏建国统一北方以后,北魏政府经过孝文帝改革等诸多措施使北方经济逐渐回暖。这成为村庄发展的重要基础,诸如阳泉大■村等村落即约为此时期出现。
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山西省绝大部分地区属东魏,南部小部分地区属西魏。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北周灭北齐,山西统一为北周领地。此一时期中国北方地区北周、北齐两政权对立,但是战争规模不大,统治者皆在各地之内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山西省境内经济不断转好人口大量回归,新兴了很多村庄聚落。至北周灭北齐后,北周统治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北方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山西省内传统古村落出现了一定的增长,如马村镇东崛山村便是此时期出现的。
周隋嬗代后,文帝进行改革在北齐境内“大索貌阅,输籍定样”简括出了大批隐匿人口,使大量人口重回国家编户,而山西大部原属于北齐境内,这项政策便使得山西新增了大量编户,众多因战乱隐藏起来的人口和豪强荫客部曲重新成为编户齐民,开垦土地建立村落定居。隋国祚极短不久便陷入了战乱,国家又重回混乱。但隋末战争时间短,唐建立以后太宗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至高宗,武后唐国力日益发展到玄宗时期唐国力达至顶峰,经济发达,编户数量不断上涨。由此可见,从隋到唐玄宗时期经济基本保持着一个上扬的状态,编户数量持续增加,百姓开垦无主荒地择地而居,为山西省村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唐初在地方采取“道州县”的三级行政建制,今山西省大部属于河东道内,境内又属泽州,潞州,晋州等地经济最为发达,村落增加数量也最多。值得一提的是高宗十七年“河东地震,晋州尤甚,坏庐舍,压死者五千余人。三日又震。”这次地震给晋州地区带来不小的影响,山西省传统村落的发展伴随着一定的波折。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华夏大地重新归于战乱。八年安史之乱间政治混乱,经济崩溃,今山西又处在唐中央政府和河北藩镇交战的首当其冲之地,山西省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中晚唐时期中央藩镇对立,虽没有爆发过大的战争但也无法重回贞观、开元时期的盛世局面,今山西省又处在双方对立的交接点,所受影响大,村落数量再也没有一个快速增长的机会。但中晚唐时期毕竟出现过元和中兴等政治、经济上行的局面,所以在中晚唐这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山西省村落发展呈现出一个波动起伏的状况。
唐末爆发黄巢起义,各路起义部队和唐中央展开混战直到五代十国时期,各个政权割据征伐,十数年不到便爆发大规模战争。在这一段时期内人口锐减,并且发生大规模迁移,这对山西省村落发展极为不利。
(三)宋元明清时期
两宋时期,也可称辽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今山西省并不完全属于宋王朝,其一部分也属于辽金少数民族政权。两宋时期局部统一,在政治军事方面受周边少数民族打压,但这一时期经济快速发展,农耕、商贸诸多方面进步迅速,这成为村落发展的巨大助力。北宋时期奉行防弊之政的祖宗家法,为防止再出现唐时期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将唐地方一级的“道”改设为“路”,今山西省大部即属于北宋之河东路。河东路虽接壤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时有战事爆发,但得益于全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河东路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耕、冶瓷、榷场都成为河东路的重要经济支柱,也成为吸引人口和促进定居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北宋时期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今山西省所在的河东路,人口增长快,有足够的条件促进百姓定居。在这一时期今山西省北部的大同、朔州的一部分地区属于北方契丹民族政权“辽”。此一地区位于宋辽两国接壤之地,多设军镇,有足够条件催生出一批军镇性质的村落。
南宋时期,今山西绝大部分属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金境内。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议和后,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为界,今山西省即皆属金境。此一时期,金统治时期内政局基本稳定,且全国上下经过一定规模的汉化,“时金有国七十年,礼乐刑政因辽、宋旧制,杂乱无贯,章宗即位,乃更定修正,为一代之法”。多民族杂居并没有引起大规模的民族冲突,经济也持续向好发展,给山西省村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元统治时期,“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为路二十九、州八,属府三,属州九十一,属县三百四十六。”今山西省便属于腹里地区。元王朝各民族杂居,强行将各民族人民分为四等,是为“四等人制”。在这样一种民族政策的统治之下势必极易发生民族冲突与民族矛盾,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元统治时期内,其他民族汉化定居,形成新的村庄聚落,成为今山西省传统村落增加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再者元虽然仅有百年历史但中原地区社会基本稳定,并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动荡,山西省在此一时期风调雨顺,经济发展,村庄聚落并没有受到元末战争的破坏。
明统治时期,可以说是今行省区划的一个转折时期,明代山西行省基本奠定了今山西省的行政版图。由于元末战争基本没有波及到今山西省境内,使得今山西省境内呈现出另一番景象,风调雨顺,经济快速发展,以至民初山西省人口激增位居全国之首,出现了“地狭人稠生计难”的情况,反观中原地区其他行省则因战争破坏、灾瘟肆虐,人口大量衰减,此种情况促成了明初山西大移民,明洪武至永乐山西人大量外移至其他行省,人口大量外流,但这一情况并未对山西省村庄聚落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洪武年间山西本地区的人口流动却对传统村落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年就藩大同。粮饷艰远,令立卫屯田以省转运。”洪武年间山西北部战乱结束,太祖乃移中南部地区民众屯田实边,由此形成了一批军屯性质的传统村落。从明王朝开始,中国传统经济达到了顶峰,人口开始大量增加,大规模开垦无主荒地,形成了新的村庄聚落。纵观有明一代,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快速增长,构成了村庄聚落增长的重要原因。另外,明代山西晋商开始发展起来,所以河流码头、交通要道等地区的村庄聚落日渐增长繁荣,晋商通过贩盐等商业活动积累了财富,也促进了本地区乡镇村庄的进一步增长繁荣。
至于清代则成为今山西省村落的定型时期。清代行省区划与今基本相同,山西省行政区划在此时期也基本定型。在清统治时期,可以说是继明以后山西省传统村落高速增长的又一时期。清康雍乾时期,经济飞速发展,大量无主荒地得到开垦形成新的村落,农作物新品种的增加与人类食物结构的变化使得此一时期清代的人口也出现了较大的增长,成为新村落形成的一大助力。清代可以说是山西晋商最为活跃的时期,晋商团体北出包头,西至甘州,东行京津,南下江南。这样一种晋商商业活动的繁荣,大大促进了港口码头、交通要道、中转枢纽附近的村落发展。另外由于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的影响,晋商团体在获得资本以后大兴回乡建设之风,使得今晋中等地在此一时期新兴了一大批以晋商大院为代表的晋商故里式的村庄聚落。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两千年以来治乱交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山西省諸多村落淹没在了历史的浪潮中,而山西省现存较好的传统村落多为清代新兴的村落。
二、山西省传统村落的文化特征
研究山西省传统村落的历史演化过程,目的是为了从历史中寻找山西省传统村落的文化特征以此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为山西省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提供支持。中国传统村落大都具有“负阴抱阳”“倚水而居”等文化特征,从历史文化角度来讲其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山西省由于地理位置既处于中原核心地带,又与北方少数民族接壤,诸多因素交替影响在不同的地理区位内形成了拥有不同文化特征村庄聚落。鉴于这样的原因笔者将从山西省传统村落肇始的原因入手,以不同文化特征将山西省传统村落分为农耕型、军镇型、商贸型三种主要类型,探究其文化内涵。(如表(所示)
(一)农耕型传统村落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山西是农耕大省,农耕是山西先民赖以发展的最原始动力。从先秦开始,山西省传统村落肇始阶段农耕型传统村落便是主流,几乎占传统村落的全部。秦商鞅变法时“上农去末”,为中国历代中央王朝奠定了政策基调,即重农轻商。农耕成为华夏民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此后历代中央王朝皆鼓励农业生产。山西先民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利用山西省本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开垦荒地形成农田,一旦有赖以生存的田地便会形成聚落,农耕型传统村落便由此产生。从先秦以来,山西省农业持续发展,土地开垦面积持续扩大,以农耕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村落便持续增加,即使到明清时期一部分农耕型传统村落因历史原因转化为商贸型或军镇型传统村落,但农耕型传统村落仍因土地的不断开垦继续增加。山西省南北地理条件差异十分显著,晋北“土质干燥,气候较寒,山高田耸”不适合农业生产农耕型传统村落分布较少,晋中,晋南地区则南“土地平旷,天气稍温煦”极适合农业发展,且开发时间较早,历史悠久农耕型传统村落就多分布于此一地区。
农耕型传统村落重宗族谱系,多以传统儒家文化教化,耕读传家。此类传统村落多以一姓或多姓宗族聚居,各个宗族以土地为赖以生存的根本,宗族内等级分明多重谱系以此作为传家之依据。农耕型传统村落更为重要的一大特点即耕读传家,受科举与儒家文化的影响农耕型传统村落,皆以儒家文化教化子弟,以期能出将入相,光耀门楣。此类传统村落中基本都设有私塾,抑或是宗族祠堂即为文化教育之地。山西省农耕型传统村落,几位中国民间教育与民间儒文化的缩影,其蕴含的文化底蕴与儒文化特征绵延不绝传至今日。
■
(二)军镇型传统村落
山西省由于其地理位置北与少数民族接壤,东西太行山与黄河则为军事天堑兵家必争之地,所以产生了许多军镇型传统村落。山西省北部大同,朔州,忻州等地中国古代长期与少数民族政权接壤,为军事布防要地常有军队驻扎。自曹魏行屯田之策以来,此地区常为屯田要地,兵士聚居于此亦农亦战,形成了许多兵屯部落,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兵屯部落便发展变化成了军镇型传统村落,既耕作供给需求,又承担着出兵征伐的军事任务。山西省东部太行山一代,西部黄河一带为天堑地区,自古便遍布军事要塞,兵士或百姓依军镇要塞而居,为驻守军队提供人力与物力的支持,战时出征,闲时耕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为周边军事要塞服务的村庄,成为山西省军镇型传统村落的一部分。明时设卫所兵农结合,清时八期、绿营分驻各地。明清时期军事布防和历史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晋北与太行、黄河附近的诸多农耕型传统村落也转型为军镇型传统村落,所以此一时期军镇型传统村落得到了快速的增长。
军镇型传统村落极具军事特色,其中很多村落名称中皆保留有“堡”字(如張璧古堡、杀虎堡等)。军镇型传统村落中大多保留有古代军事建筑如关隘,堡垒,城墙等,还有很多军镇型传统村落本身即为古战场遗址,历史素材丰富。处于山西省边缘地带的军镇型传统村落其社会风俗与其他地区的风俗有很大不同,这些村落多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近,或在古代时期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居,其社会风俗保留有很多的少数民族特色。
(三)商贸型传统村落
“晋俗以商贾为重”山西省经商历史悠久,由于商业活动形成的商贸型传统村落成为山西省传统村落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明清以前山西省先民虽有一定的商业活动但规模极小,不成气候。明清时期,晋商崛起山西省商业活动空前繁荣,晋商势力波及全国,由于商业活动的繁荣,在山西省境内便形成了以商贸为特征的传统村落。商贸型村落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分布于水运码头、交通要道的经商规模大的村落。这类村落往往凭借着十分优越的交通优势,提供商业服务,大部分村民从事货物转运保存业务,其他村民经营客栈、驿所为过往商旅提供食住服务,村庄因商业而崛起并且随着商业的兴衰而兴衰。二是晋商经过资本积累以后,回乡兴修大院,建设商业总部、票号、柜坊等而兴起的村落。此类村落由于晋商大都来源于晋中,晋南地区所以其分布也大都集中于山西省中南部地区。
以晋商为符号的山西省商贸型传统村落,是极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山西省商贸型传统村落,背负着晋商传递的诚信、道义等商业文化符号形成了有别于其他类型的传统村落的价值符号,独具其特色的文化内涵。山西省商贸型传统村落中保留有大量的晋商兴修的大院,这类建筑规模宏大,雕梁画栋独具匠心成为中国建筑史上辉煌的一篇,其中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甚有“民间故宫”之称。在商贸型传统村落的大院中保存有大量能反映晋商文化价值观中堂、照壁、家训等文化遗产,这些特色的商业文化符号使得山西省商贸型传统村落成为传统村落中独具特色的一颗明珠。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传统村落的历史演化,文化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山西省传统村落从先秦时期诞生,经历了几千年演化,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其演化过程体现出这样几个特点:首先,山西省传统村落的演化深受经济、战争、政策的影响。经济上行则村落数增长,规模扩大,经济下滑则村落数减少,规模变小;国家安定山西省传统村落便快速发展,如遇战事则村落遭遇很大破坏;政策上则主要是对山西省人口的迁出与迁入,最具代表性的即明初洪武大移民。再者山西省传统村落由于时代变迁和战争破坏,明清以前的文化保留较少,现存传统村落大多起源于明清或其村落文化做多溯源至明清时期。
通过对山西省传统村落的文化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山西省传统村落大致能分为农耕型、商贸型和军镇型三大类型,其他特征的一些传统村落数量极少并不构成规模。农耕型传统村落以传统的儒家文化和传统的家风、宗族文化为主要表征;商贸型传统村落则以“儒商”“诚信”等晋商文化为其特有的表征;军镇型传统村落则充满了古代军事文化内涵和军事风情。
参考文献:
[1]刘再聪.村的起源及“村”概念的泛化[J].史学月刊,2006(12).
[2]汉书·地理志·河东郡[M].颜师古,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609.
[3]通典·食货典·第一·田制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8:237.
[4]龚胜生,李孜沫,胡娟.山西省古村落的空间分布与演化研究[J].地理科学,2017,3(37):416-425.
[5]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619.
[6]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619.
[7]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2004:102.
[8]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278-279.
[9]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536.
[10]郑守来,黄泽岭.大槐树寻根[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49
[11]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1374
[12]王瑞平.“摊丁入亩”是清代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吗[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75(2):39
[13]偏关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4: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