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主义理论下的飞机与发动机维护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0-07-14杨小凯褚福东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0期
关键词:构建主义任职教育教学改革

杨小凯 褚福东

【摘  要】传统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教学,不能够突出任职教育背景下对学员能力目标达成所提出的要求,不利于学员职业能力的培养。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教学改革,能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矛盾问题,为任职教育飞机与发动机维护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构建主义教学模式、飞机与发动机维护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从认知理论与构建主义理论的层面,探讨了建构主义指导下的飞机与发动机维护课程教学改革具体应用及其实施过程中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任职教育;构建主义

引言

“飞机与发动机维护”是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航空机械维修专业任职岗位模块主干课程,是对前修知识与技能的集成汇总,并承担着与部队岗位对接的重任,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直接的支撑作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部附件拆装、性能检测、技术文件填写、飞行机务准备组织与实施四大部分,总学时234学时。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课程教学大多采取“课堂授课-实验验证-作业内化”的流程,学生成为知识的灌输对象和被动接收者,课程教学目标难以实现。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近年来,我们在分析现有教学模式和任职教育学员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有意义的探索,总结提出了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开展飞机与发动机维护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

1.构建主义教学模式基本观点

1.1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定义

构建主义发展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最初属于心理学范畴,而后逐渐应用与教育学领域。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学员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员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使学员有效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情景式教学可以基于构建主义理论,通过建立仿真环境,使得学员在情景式教学环境下,实现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习过程。

1.2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内涵

构建主义扎根于哲学和心理学,强调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員向学员传递知识,而是学员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这种过程他人不可替代。在教学中,教员只是在帮助学员完成这个过程,学员才是知识构建的主角。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动态的、适应的过程。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活动是对环境的特定反映,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而孤立地学习。只有当学习材料与学员的动机、情感和社会生活相互作用的时候学习才会发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在意义构建过程中完成。认知理论也认为学习是学员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和顺应新环境的过程,是同化和顺应交替发生作用而导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从平衡到不平衡的循环过程。换句话说,是认知主体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并主动构建的动态过程,是对外在的具体事物进行某种智力操作的过程。

1.3构建主义教学观

构建主义者认为,教学是建立在一定的情境中的,例如,学员在真实的情景中接触与体验到化学现象与本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过程的原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构建主义教学观的核心理论包括:

教学是构建情境的过程。教员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适用学员主体。并鼓励学员主体参与到情境中,使其主动探索与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情境教学将传统书本上的符号与抽象知识通过形象的直观的情境所表现出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与工具开展对外的教学活动,可以营造一定的教学氛围,使学员主动参与求知、探索,在无形中帮助学员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学是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传统教学中强调教员的单一面授性,学员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构建主义的教学观打破传统的观念,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认为学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成员。而教员则是与学员处于一致地位的并列角色。教学的过程离不开教员与学员间的交流与互动,许多知识的产生建立在充分的讨论与分析的基础上。学员与学员之间,也可以充分进行彼此间的交流与互动,共同完成知识的意义构建。交流对于教学过程来说至关重要,也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要素。

教学是知识重建的过程。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构建主义教学的最终目的。知识的构建不仅体现在对知识本身的概念、结构的理解,更体现在相关知识间的内存联系。构建主义教学观认为,知识并不是从教员传向学员的单一过程,而是帮助学员理解知识内在本质、内在规律与联系的重要过程。教学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迁移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这种构建的过程是学员亲自体验的、独一无二的过程。教学建立在学员原有的知识领域与认知结构上,是使学员建立起对于新知识与新信息的理解,并将自己原有的知识与经验领域不断调整与改正的过程。

2.飞机与发动机维护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忽视了学员的主体地位

教员方面,课堂教学普遍采取的是讲授式教学组织形式,部分教员仍习惯于“我讲你听、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学员方面,部分学员自身定位不够准确,学习需求不够明确,参与小班教学的主动性欠缺。教员上课将已经准备好的备课材料单向灌输给学员,学员被动接受,教员在授课过程中忽视了学员主观能动作用,忽视对学员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2学员的学习环境受到限制

教员上课时,大多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案例虽然是经过备课而精心准备的,但由于不能创建一个有情境的空间环境,学员对预设案例的具体环境无法获取直接感受,学员参与积极性不高,与教员的互动也较少。

2.3不利于学员间协作学习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教员将大量的时间用于知识的灌输,难以有效组织学员与学员、教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学员不能通过讨论、协作和沟通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重组和构建。

2.4不利于学员综合素质培养

教学组织与实施模式偏重于学员简单操作技能的培养,管理能力素质的训练严重不足,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实战性不够。学员虽然记住了一些理论知识,但对如何运用知识从事技术及管理工作、解决装备故障问题仍不知所措,存在着较严重的“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现象。

3.构建主义在飞机与发动机维护课程中的应用

利用构建主义的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增强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员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加深知识印象,完善知识体系,对任职教育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1以学员为主体,优化课程内容设置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构建的,学习者是知识构建的主动者和探索者。学习不仅是信息的输入和存储,更是信息的重组和更新。课程教学应着眼部队岗位工作的实际,突出部队岗位知识能力的培养,针对学员的知识背景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具体以飞机与发动机维护课程来说,首先,要积极探索与部队岗位密切联系的实践性科目,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开展模拟教学、实战演练等,使学员将理论知识、安全法规、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才能,锻炼学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要合理安排理论学时,鼓励学员自主学习,如让学员针对应急放起落架性能检测方法提出对策,建议学员主动收集并分析相关案例和资料,将所形成的观点在课堂上提出并加以讨论。

3.2以案例为牵引,优化课程教学设计

以案例为牵引、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做到紧扣主题,问题可以是任务、具体故障或实际工作中的矛盾。案例应依托于真实的外场保障情境,必须是真实的一线保障任务。案例介绍过程是全面启发学员思考的过程,为使这一过程效益提高,教员可根据学员对理论掌握的程度进行启发引导,使其尽快抓住重要的信息。高度参与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过程中应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学员进行自主探究,并与同学广泛交流,不断地解决疑难问题,从而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3.3突出情景体验,构建虚拟教学环境

人的思维是以感觉和知觉为基础的一种高级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运用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智力操作对感知的信息进行加工,并将其结果整合到人的意识之中。飞机与发动机维护课程建设过程中应突出情景体验,合理选择、推进新技术在装备教学中的应用,构建虚拟教学环境。一方面,针对空中加油系统、发动机燃油系统等重要复杂系统,选择典型机型,建设虚拟现实训练条件,采用增强现实技术,以虚实结合方式实现对复杂附件内部构造和原理的学习。另一方面,加强模拟、虚拟教学条件建设,通过局域网将各种信息资源、模拟训练器材和实装联网联动,实现虚拟、模拟、实训一体化训练。

3.4坚持能力为本,加强教员队伍建设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员是学习的引导者,在学员学习过程中起着点拨和引导的作用,看似降低了教员在教学中的作用,实则是对教员的引导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现有情况来看,教员将大量时间投入教学和理论研究中,外场装备保障、故障分析与排除没有足够经验。有相当数量的教员由于教学科研压力较大,少有时间去接触具体故障,很难为学员提供具体生动的案例,难以为学员创设真实“情境”。因此院校应加强与航空兵部队的联系,为教员深入一线实习调研提供条件,将典型的案例引入课堂,站在工作前沿启发学员进行思考和创新,为学员搭建与实战部门的“桥梁”。

3.5加强协作交流,完善评估反馈机制

航空机械维修专业士官学员除了学校的课程学习外,还有1年的部队实习要求,由于实习阶段完全脱离了课堂,脱离了教员的引导,部分学员对工作中发生的实际事例缺乏观察力,损失很多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因此,教员要引导学员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已掌握的情景模式,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变通,利用自己掌握的思考方法去解决问题,以主角的身份,深化对情景模式的认识,使学员的实习阶段真正成为“理论-实践-能力”不断提升的完整过程,这也是基于构建主义情景教学法的目的之所在。

4.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4.1以实践为先导激发学员学习动机

构建主义以“适应观”来解释学习动机,认为只有当主体已有的适应模式不能用来适应新的环境时,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目前,任职教育教学主要采取的还是先学理论后实践的模式。理论学习阶段由于学员没有必要的经验基础,而且缺乏對外场维护真实的职业情景体验,因此根本无从适应,更无法谈学习动机了。正确的模式是把理论与实践的顺序颠倒,先学习飞机与发动机维护基本技能,再学习发动机原理、飞行原理、飞机与发动机构造,并从完成岗位任务需要出发,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

4.2关注学员对知识技能的主动建构

传统任职教育教学过程观是建立在客观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认为教学便是“传授”,教员先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然后才去一定的教学方法,让学员“复制”这些知识、技能。构建主义认为,这种教学过程有重大缺陷。因为知识是主体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构建的,是主体赋予自己经验的一种形式,那种像传递物品一样,把知识从一个主体等值的传递到另一个主体的观点是荒谬的。真正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员的促进下,学员积极主动的构建自己理解的过程。

4.3尽可能营造真实工作环境

客观主义认识论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它能够脱离其得以产生的背景或特定问题情境而以符号形式存在,并能在脱离实践背景下被不同主体“等值”的掌握。教学过程正是让学员复制这些知识,很少给学员呈现这些知识被构建的真实背景。正是受这一认知论的影响,目前任职教育中,课堂教学仍然占比较重。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员不仅难以掌握专业理论,而且很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割裂。按照情景理论和构建主义的观点,经验是极为重要的,是知识建构的首要“催化剂”,真实的经验有利于知识的构建。但是,要提供真实的经验,教学就必须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在传统的任职教育教学模式中,学习与工作是相对割裂的,个体难以在真实的职业情景中构建知识,形成个体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4.4为学员多重表征提供条件

从构建主义来看,没有事先存在的真理,知识的意义只有在多种关系中进行体验才能构建。这就需要给学员提供多重表征的原始材料,因为多重表征给学员提供了多种获得知识和发展的能力,以及发展与经验相关的更为重要、更为复杂的方法途径。具体来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同一知识或者技能,教员要提供大量变式练习的机会,以及从动作到符号运用不同层次表征系统进行表征的机会。

4.5鼓励学员自我管理

传统任职教育的教学与管理非常强调学员的服从与接受,这是流水线生产理念影响的结果。改革调整背景下的机械技师,不再是只会严格执行排长指令的简单操作手,而是具有一定创造性和思考力的自主型行业专家,这是军改背景下对机械技师岗位素质要求的根本变化。显然,无论是强调技能训练的行为主义,还是强调客观知识学习的认知主义,都无法为具有这种素质的学习者的培养提供理论基础,而通过构建主义和情景理论强调学习过程的主动建构,强调学员自我管理、自我调节,才能为达到机械技师岗位要求夯实基础。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最成功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员去做事情,而非让他们学东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飞机与发动机维护课程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师正确引导之下自主完成意义建构,使学员掌握知识框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使学员掌握知识细节。这种方式,使得学员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教育家杜威所说的教学思想一致、与人类认知规律本质保持统一,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构建意识、提高飞机与发动机维护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黎仙, 王裕会, 祝小春. 士官院校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思考[J]. 海軍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9(2):58-62.

[2] 耿畅. 基于建构主义的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2).

[3] 胡建锋. 建构主义学习观下教师的角色分析[J]. 成功(教育)(5):252-253.

[4] 崔景贵. 建构主义教育观述评[J]. 现代教育科学, 2002(9).

[5] 王艳. 技工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运用情景体验教学法的探讨[J]. 2012(16).

[6] 陈平. 论学习动力[J]. 课程.教材.教法(7):27-31.

猜你喜欢

构建主义任职教育教学改革
基于构建主义的数学实验课程三级教学平台的构建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中师旅团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培养探析
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软件教学中的应用尝试
基于Moodle教学在线的大学数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装备课程建设向实战贴近面临的挑战与解决之道
锻造适应院校任职教育发展的教员队伍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