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引进幼儿体智能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

2020-07-14黄健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实践

【摘  要】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高校在学前教育引入幼儿体智能课程,旨在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仍存在体智能教学能力不足、课程体系构建不符合需求、教学方式未作出调整、学生缺乏实践训练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体智能课程作用的发挥。因此,高校应合理统筹幼儿体智能课程的教学安排,通过板块化设置体智能课程体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等措施,提升体智能课程教学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训练,增强学生理论应用能力,从而培养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体智能课程;教学实践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希望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为满足家长的需求,引进台湾教育学家林永哲先生的教学理念,打造以“玩性教育”为核心的体智能课程,在实际应用中逐渐获得了家长的认可,体智能课程也逐渐在全国推广开来。为打造高质量的幼儿体智能课程教师队伍,幼儿园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强。高校为满足社会对于特定人才的需求,开始探索在学前教育专业,引入幼儿体智能课程。

1.幼儿体智能课程与学前教育专业

1.1幼儿体智能课程的作用

(1)幼儿体智能课程可以通过强度适宜的游戏活动,有效增强幼儿体魄。在体智能课程中,幼儿会在教师的带领下,接触各类简化的体育活动,如乒乓球、足球、攀爬等,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协调能力,提高自身的反应速度、四肢协调能力、敏捷运动能力等,为幼儿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足够的锻炼也能增强幼儿的心肺能力,提高其身体免疫力,从而加强幼儿面对疾病的抵抗力,确保幼儿能够健康成长。

(2)由于幼儿的认知方式较为简单,主要通过知觉和感觉获取经验,幼儿体智能课程可以利用更具趣味的游戏教学方式,引导幼儿参与行为互动,形成自身的思维认知。通过在游戏中的想象模仿,幼儿也可以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进而从游戏中吸取经验,激发自身的智力成长。

(3)幼儿可以通過共同参与体智能课程,在游戏中形成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在引导幼儿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告知幼儿相应的游戏规则,让幼儿明白游戏的完成,需要他与其它同学的协作,从而在长久的潜移默化中,让幼儿习惯于合作。在长久的共同游戏之后,幼儿也会逐渐形成认同团队协作的作用,进而养成合作意识。

1.2学前教育专业引进幼儿体智能课程的必要性

(1)相比于传统体育课程,幼儿体智能课程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情况。由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女性是主要群体,与男性相比,她们普遍对竞技性体育项目缺乏足够的学习热情,而以游戏为主的体智能课程更符合女性的兴趣倾向。同时,幼儿体智能课程在内容设置上会保持较高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相比于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模式,体智能课程内容更为丰富,符合幼儿爱玩的天性,可以同时锻炼幼儿体能、智力、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能力,不仅获得了更多幼儿的喜爱,而且也为大多数家长所接受。幼儿体智能课程逐渐在各城市幼儿园中推广,成为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充分就业,高校应开展相关课程,让学生在就业前了解并掌握该项技能,成为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

2.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引入幼儿体智能课程的问题

2.1高校体智能课程教学能力不足

一方面,幼儿体智能课程作为新引入的教学内容,需要学校的支持才能得到更彻底的落实。但部分高校领导在引入体智能课程时,只是将其作为高校教学内容的补充,是按照教育部教学指导安排的任务,未将这种以“游戏”为主的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因此,部分高校存在体智能课程仅仅只作为宣传噱头的情况,实际教学仍以传统体育教学为主。

另一方面,幼儿体智能课程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其所需的教学器材和教材与传统课程有较大的不同,教学内容更偏向于各类游戏。而一般的竞技体育项目器材无法作为游戏器材使用,部分学校以往规划的场地也不适用于新的课程,导致部分游戏项目难以进行,体智能课程较难展开。同时高校教师脱离幼儿教学一线,对于体智能课程的进行方式不熟悉,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按规定展开体智能课程,教授学生体智能课程实践要点。因此,出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高校缺乏开展体智能课程的基础。

2.2课程体系设置不符合需求

体智能课程的体系构建中,高校不应只单单集中于体育教学中,而是要以“玩性教育”的理念核心,打造一系列围绕体智能这三大教育要素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高校仍保持传统的分科设置课程方式,体智能课程中舞蹈、音乐、游戏等主要教学内容被忽视,学校课程内容以体为主,实际教学效果较差,难以真正提高学生运用体智能课程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高校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倾向于打造普及性的公开课程,课程设置中选修课较少,使得体智能课程教学未体现个性化教育的要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教学方式未及时调整

(1)部分高校在引入幼儿体智能课程时,在教学内容上未加甄别,照搬幼儿园体智能课程内容。但该内容的符合幼儿的行为习惯,对于成人来说过于简单,起不到应有的锻炼效果。教师如按教授幼儿的方式教授学生,会使得学生产生一定的逆反情绪,既不利于体智能课程知识的传达,也不利于原本体育课程发挥作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部分高校忽视该课程的引入正处于探索阶段,体智能课程内容设置尚有不合理之处,在实际教学中要求教师严格按照大纲进行,导致部分课程内容不符合实际教学的需求,未起到让学生了解体智能课程的效果。而在后续考核中,部分高校仍按传统的考核方式去评价新课程的成绩,使得教师无法准确了解学生的能力发展,难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2.4学生缺乏实践锻炼

幼儿教育中体智能课程的开展,十分考验教师的经验,擅于处理幼儿情绪、引导幼儿行为的教师,能够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让幼儿从游戏中获得成长。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打好理论基础后,应不断尝试幼儿园教育的实践活动,提高自身体智能课程的实际应用能力。但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实践锻炼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部分高校仍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式,课堂外缺少实践任务的设置,在引入体智能课程的过程中,未根据教学情况开设更多的社会实践练习;二是学生社会实践意识淡薄,高校学习期间以各类等级考试及专业技能为主,难以分出精力去参与社会实践。

3.学前教育专业引进体智能课程的教学实践策略

3.1合理统筹幼儿体智能课程的教学安排

(1)高校在引入体智能课程时,可以成立以院系主任为核心的领导小组,专职负责体智能课程体系的构建工作。院系主任应组织相关教师,定期展开关于体智能课程引入的会议探讨,通过搜集国内外体智能课程相关文献,结合当地幼儿园的走访调查,了解体智能课程在幼儿园的现况。然后根据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倾向,统筹调配专业教学资源,从而最大化利用人力物力,安排体智能课程教学工作。

(2)高校需立足实际调查结果,展开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授课教师的定向培训,增加教师对于体智能课程的了解,从而提高教师体智能课程的教学能力。同时高校也应改革教师考核评价方式,加入体智能课程相关教学的学生评价,督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贯彻新的课程内容。高校也应采买相关教学物资,更新体育课程教学设备,订购成人型号的游戏道具,为游戏化教学提供物质基础,保障体智能课程的顺利开展。

3.2板块化设置体智能课程体系

高校应改变现有课程的设置方式,将传统的分科设置课程方式,更改为板块化课程设置方案。高校可以根据体智能课程的具体内容,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将体智能课程划分为三个板块,即体能板塊、智能板块以及文化知识板块。

体育板块以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为主,以增强学生体魄为目的,应结合体智能课程的具体内容展开。文化知识板块则主要包括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知识、体智能课程基础理论培训等,在内容上应偏向于应用性的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智能板块则倾向于学生学前教育职业能力的提高,通过对美术、舞蹈、音乐、教学语言等各项教学技能的细分,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技能课程,可以针对性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根据三大模块各自倾向,高校可以分别设置不同的选修课,并以必修课为基础,将所有课程联系起来。

3.3强化学生教学技能锻炼

(1)在引入体智能课程时,考虑到幼儿课程本身难度较低,为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教学效果,高校可以采用“加难法”,在幼儿课程的基础上,提高课程内容难度,以符合高校的教学要求。如幼儿律动操教学环节,幼儿园只要求幼儿在原地做简单的动作,而学校则可以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以跳动的方式完成律动操,增加体育活动的难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对体智能课程教学内容有更深的了解,也锻炼了身体素质,为自身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了基础。

(2)高校应在正常学业测试之中,加入对学生体智能课程技能的考核评价。如定期举行幼儿体智能教学技能比赛,组织学生按照幼儿年龄段、体能情况等信息,编写体智能课程的游戏教学方案,高校可以评选其中的优秀方案并予以奖励,鼓励更多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提升教学能力。同时,高校应改革学生成绩评价方式,提高教学考核中各类实践活动、技能评比的评分,使考核结果能够真切反映学生的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考核结果,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分析体智能课程的教学问题,从而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使体智能课程符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需要。

3.4为学生提供更多教学实训

(1)高校可以根据各班级的教学情况,设置更多的模拟教学环节。比如大一学生在进行体育游戏的环节的学习,而大三学生则学习到如何组织幼儿的体育教学时,高校可以将大三学生加入大一学生的教学中,通过模拟幼儿教学情境,让两个年级的学生体会到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2)高校应加强与当地幼儿园的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下园实习活动,让学生能在幼儿园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下,参与体智能课程的实践,在理论实质的应用过程中,提高学生幼儿体智能课程的组织能力。学校也可以安排随队指导教师,记录学生实习教学的全过程,在归校后将其作为教学研讨会的素材,让学生在课后了解自身教学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践教学记录,了解学生的问题,针对性调整教学内容,从而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

4.结语

幼儿体智能课程的引入,是对传统学前教育教学模式的冲击,对高校办学理念、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思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改变了学前教育的现有课程体系。高校应抓住机会,深化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打造以体智能课程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为培养出色学前教育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郑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引进幼儿体智能课程教学实践探究[J].山西青年,2019,(10):256-257.

[2]李海磊.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体系之构建[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1):124-125.

[3]冯鑫.基于幼儿教育实际探究学前教育中体智能课程体系的构建[J].电脑迷,2018(07):125.

作者简介:黄健(1992.07--),男,汉族,河南济源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体育。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实践
浅论美术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