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探索在前,教材在后”的教学实践

2020-07-14刘元清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探索教学实践高中物理

刘元清

【摘要】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能够将教材逐渐模糊化、边缘化,切勿让教材成为学生所有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这会限制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并且,在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教师也需要认识到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  探索  教材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179-01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弱化教材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非常有利于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探究在前,教材在后”的教学方法。

一、采用探究在前,教材在后的原因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一种具体化的表现。要想保证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能够顺利进行,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的教学活动,按照新课程标准和理念的要求展开教学,将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到位。例如,在教学高中人教版物理中有关变压器的内容时,学生需要结合教材内容探究变压器线圈的两端匝数与电压之间存在的关系,经过试验得到相应的数据,然后再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得到实验结论。如果教材中已经给出了该实验的结论,那么学生的猜想范围将会被极大地限制,无法再提出新的假设和猜想。

又比如,在教学高中人教版物理有关弹性势能的内容时,很多学生都会按照教材中的顺序来整理信息,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弹性势能的表达。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生的学习活动也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但是学生整理教材内容只是提高了其学习能力和整理能力,未能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高中物理“探索在前,教材在后”的教学分析

(一)在导入环节提出问题,激活学习热情

要想构建出一个高效的物理课堂,就需要教师能够重视课前导入环节的设置[1]。有趣、新颖的导入环节能够带给学生学习的动力,具有实效性和科学性的导入环节,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够主动投入到物理知识的探究和学习中,使其能够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教学惯性定律的内容时,教师就需要认真设计导入环节,要将新知识巧妙地导入到课堂中。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可以先提出几个问题:在车辆刚开始发动或者紧急刹车的时候,为什么人的身体出现前后倾斜的情况?学生需要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使其能够了解该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运用连环问题,加深学生理解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保证课堂教学要始终保持灵活性,要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化[2]。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内容设计一些具有真实性、科学性与严谨性的问题,同时还要保证这些问题之间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借助这些问题,学生能够深入分析、思考和探究物理知识,并在此过程中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學习方法,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有关曲线运动的内容时,教师要提出一些连贯性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形式都是什么样子的?曲线运动就有哪些特征?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曲线运动?在学生完成这些问题的思考后,教师就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展示一些与曲线运动相关的情形,如在道路上汽车正在进行曲线行驶,橡皮抛向空中后会出现曲线运动等,之后再引出这节课的主题。然后,教师需要让学生以小组为进行分析和研究,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同时还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尽量避免学生被局限在教材内容中,要让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究物理知识。

(三)设置探究性问题,巩固旧知识

在高中阶段,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厌恶心理,会打击到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3]。此外,教师还需要认识到布置课后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结合学生当前知识的掌握情况,围绕着教学内容汇总的难点和重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教师需要在课后作业中布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借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实现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双重提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有关摩擦力的内容时,教师在教学有关摩擦力的基本特征,以及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就可以先提出探究问题:当一个物体在粗糙的斜面上运动是,其受力情况是怎样的?会受到哪些力?当摩擦力发生变化后,变量会是什么?借助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摆脱教材的束缚,实现自己探究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探究在前,教材在后”的教学方法,要弱化教材的主导作用,防止教材束缚学生的思维。教师要重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借助多样化的问题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究和学习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1]贾晓海.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09):242.

[2]江月梅.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166-167.

[3]刘建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施探究式教学分析[A]..教师教育论坛(第二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猜你喜欢

探索教学实践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