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

2020-07-14周全福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立德树人渗透

周全福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在小学教育中对学生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不仅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适应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本身就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目标,在小学阶段就需要加强实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合理的德育教学策略,了解各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形成对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首先对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渗透的重要作用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重点对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渗透的具体策略进行积极的探索,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  立德树人  小学教育  渗透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001-01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立德树人的教学观念深入引起大家的重视,在小学教育中对学生的德育教学成为大众关注的重点,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学,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引入各种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对学生展开教育引导,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对各种道德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一、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渗透的重要作用

1.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学校开展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不仅需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加强对学生道德思想的熏陶,小学阶段正式是一个人思想启蒙的重要时期,对学生今后的思想观念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立德树人教育的渗透,促使学生在数学教育中受到道德观念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都是教师教授学生各种知识,不管学生愿不愿意都需要学生进行学习和提高,而小学生本身的知识基础又不足,遇到困难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通过对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就可以改变传统僵化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受到思想教育的同时,开展对各种教材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小学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

3.能够有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

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在现代教育改革中德育一直都是教学要求的重点内容,在课程改革的发展中教师也开展逐渐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立德树人在教学中的渗透,更是可以有效的结合各学科的教学资源,深入挖掘小学教材的各种内容,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不仅让学生可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渗透的具体策略

1.树立立德树人观念,提高教师道德修养

立德树人理念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重要要求,也是现代化教学改革对人才的客观需要,在班级教学管理中要实现对学生素质能力的教育,就需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观念,在学校管理和教育中进行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观念的培养,实现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

在小学教育中进行对学生的立德树人渗透,就需要加强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培养,作为班级中的主要负责人,对小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必须要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在学生面前做出良好的道德榜样,才可以让小学生进行学习和模仿,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在进行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情况,选择学学生干部时也可以将道德素质纳入选择标准中,从而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产生影响,让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2.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尊重学生人格独立性

班主任在小学教学管理中,要实现对学生的教育指导,就不能总是盲目的打击学生,忽视学生的心理状况,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也是道德教育的核心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独立性,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仍然有一定的责任和权利,教师需要对小学生保持一定的尊重,不能总是一味批评学生。

在班级管理教育中教师要实现对学生的合理教育,就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研究,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能够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诚意,从而主動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想法,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渗透,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发展,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3.制定合理管理制度,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观念

在班级教育中教师要树立立德树人的管理教育理念,这不仅是学生今后生活和发展的需要,还是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对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而良好的管理教育制度,就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的重要规范,可以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参考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学生为核心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避免过于严格的制度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促进立德树人教育的有效进行。

教师可以根据立德树人的理念,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关于德育的主题班会,如“诚信”、“见义勇为”、“团结友爱”等,教师可以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让学生进行学习和分析,讨论各种案例中的问题,比如见义勇为过度伤人会怎样?小学生之间看进行交流沟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需要加强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影响,促使学生在道德思维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不断的将各种道德融入日常教育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就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冰清.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J].学周刊. 2019(18)

[2]杨扬.论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J].黑河教育.2018(12)

[3]叶桂玉.牢记少先队的使命 立德树人——浅谈如何有效地推进少先队改革[J].名师在线. 2019(09)

[4]刘雁,李震.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 2019(02)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立德树人渗透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