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的巧妙分层方式解读

2020-07-14杨洁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分层教学小学数学

杨洁

【摘要】每个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也意识到高效课堂对学生学习的作用,这不仅能有效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而且还能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素质教育背景下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必须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数学学科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学生学习该学科具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应用分层教学模式也能以学生的学习基础水平与学习能力为基础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有利于学生吸收所学的知识。因此,接下来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意义进行分析,之后探讨了分层教学的有效方法,以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数学  分层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128-02

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数学知识,整体的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同时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此教学模式下教师并没有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科学设计教学目标与任务,这也会阻碍学生的发展。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科学设计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应用分层教学法,尊重学生的个性,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进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意义

1.让数学教学更具针对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学生的发展情况、生长环境、学习空间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差异性。教师在应用分层教学法时应以学生的特点为基础科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与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教师在应用分层教学法时还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变化等,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有目的地调整,保证数学教学更具针对性[1]。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近年来教学也逐渐变得科学化与现代化,教师的专业化也应与时俱进。分层教学法为教师提供了优良的教育平台,让教师在不同的教育需求下展现独特的教育魅力,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师应用分层教学法需要其转变教育观念,主动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学习基础不一、心理年龄差异、受教育环境不同等方面因素使其整体的综合素质与学习效率产生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具有针对性,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此可见,教师在应用分层教学模式时应以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基础,综合考虑学生的吸收情况,为其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差异,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学生所在的层次,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分层教学法的应用

1.对学生进行分层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含其自身爱好、知识水平、自身智力等方面的问题,之后再对其进行分层,如此学生也能找准自身位置,但是也要注意,高年级的学生与低年级学生相比自尊心较强,其不想表现得比别人差,因此教师要注意以鼓励与表扬为主,考虑分层的动态性问题,让其循序渐进的取得进步[2]。以教学《植树问题》为例,这部分主要是要探讨某个线段上种树的问题,其中包含了三种情况,一种是两端都种树,另一种是两端都不种树,还有一种是只有一端种树,需要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间隔数与种树棵树二者的关系。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先要求后进生画一画其中的一种情况,之后思考为何是这样的结果。由于后进生数学基础较差,其还未形成抽象思维,因此教师要放慢教学进度,给其更多消化知识的能力。而中等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只要发现两端都不种树的规律,以此为基础加上两棵树或者一棵树便能找到解题思路。优秀生则是要从多种角度分析问题,在实际的种树案例中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2.教学目标分层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也能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当前时期下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保证课堂教学富含针对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基本情况设计分层教学目标。以教学“小数的意义与性质”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给学习接受能力较强、数学基础较强的学生布置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针对小学数学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学习,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强化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日后学习数学学科提供良好的基础。而针对各方面接受能力一般、基础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教师应结合数学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与小数有关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3-4]。教师在应用分层教学模式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变化,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又比如以教学负数这部分内容为例,在教学中笔者要求后进生初步了解负数的含义,能解释生活中的负数,即冬天时候温度经常在零下,夏天的温度通常在零下,这时我们如何应用负数解决?而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笔者则是帮助其进一步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树立应用数轴解释负数的教育目标,促进其学以致用。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笔者引导学生从负数与正数的本质着手让其建立数的结构,为其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3.教学评价分层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式评价分层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环节,对调整教学机制与教学闭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学生数学能力分层的动态机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其动态性也决定了评价在相关过程中的重要意义,通过评价不同等级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数学能力动态变化,由此可知评价在学生分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评价分层的具体途径评价分层与作业分层方法,对后进生应用鼓励式评价方法,肯定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显著性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优秀生应用赞扬式的评价,提高其荣誉感与责任感,让其努力投身于难题。

结束语

综上,分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分层教育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宁天强.小学数学课的巧妙分层方式解读[J].新课程(下), 2019(3).

[2]童晓花.分層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5):39.

[3]叶瑾.巧妙提问,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J]. 数学大世界(上旬版)(11):13-14.

[4]李有洪.新课程实施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J].新课程(小学),2016(9).

[5]简兰芬.合理“分层”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7(57).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分层教学小学数学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