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改革背景下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研究

2020-07-14侯昌丽赵丽华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职业认同高考改革农村

侯昌丽 赵丽华

【摘要】我国新课程标准和新英语教学大纲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英语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身份认同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态度和信念,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决策安排,最终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本文以我市一所农村中学、一所城市中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的形式对比分析了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进而厘清影响我国中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并提出一些可行性较高的构建中学英语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高考改革  农村  中学英语教师  职业认同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566。

【中图分类号】G633.41;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108-02

一、相关术语界定

身份就是某个个体或群体所特有的标志或品质,而身份认同则包含了对个体特质和属性的确定,以及对个体和群体关系的认同。通常来讲,身份认同包含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维度。 国外学者Volkmann & Anderson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个体身份、专业身份与角色身份相互影响下形成的一个相对复杂且动态发展的过程,Beijaard et al.认为教育教学过程中个人意识构成的过程逐步形成了教师的身份认同,而我国学者则将教师身份认同定义为教师对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全面理解和构建,教师对个人、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世界之间相互关系的解释、证实、理解和创造。正如国外学者Varghese et al.所言,英语教师的身份随着语言环境和话语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具有连续性和协商性的特点。本研究则将中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定义为在新课改和高考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师以自我理解和被他人理解为目的,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个人专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所担当的个体角色、职业角色及社会角色的认同。

二、我国中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现状

教师的忠诚度、向上力、成就感和事业心受到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是教师做好教学教学工作、完成教学目标的心理基础。随着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的深化与发展,教师职业认同感不断朝着社会化、多元化和人性化的状态持续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教师职业认同理论的研究。

本研究选取了甘肃省武威市两所普通中学——一所城市中学、一所农村中学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每所学校各抽取中学英语教师16人作为问卷调查和访谈对象,涵盖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和不同职称的英语教师。其中,年龄分为60后、70后和80后三类,学历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类,职称分为高级教师、一级教师和二级教师三类。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笔者拟采用我国学者寻阳对中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结构,即通过职业身份认同(职业价值感和职业归属感)、专业身份认同(教学理念、自身语言水平)、个人身份认同等三个方面来加以论述。

研究发现,我国中学英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普遍较高,而城市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远高于农村教师。具体来说,在年龄维度,70后教师所占比例较大,他们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职业认同感较高,60后和80后教师受到未来职业规划迷茫和发展前景不明朗等因素影响,自我认同感较低。在性别维度,职业价值感影响力较大,再者女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容忍度较高,故女性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要高于男性教师。在学历维度,职业归属感影响力较大,故专科教师最高,本科教师次之,研究生教师最低。在职称维度,则专业身份认同影响力较大,故高级教师职业认同感最高,二级教师次之,一级教师最低。近年来在高考改革背景下,未来英语科目在高考中的比重将会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影响了农村英语教师的自我认同。

三、影响我国中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的主要因素

下面,本文将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影响我国中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的主要因素。主观方面,英语教师自身的英语语言水平、教学理念和教学态度等成为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主要因素。

英语语言水平的自我评价就是教师对自己具有的英语语言能力的自我评价。

如果英语教师自身的语言能力较低,那么必然会产生重大的心理压力,而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持续学习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这种知识上的欠缺感使教师有后顾之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自身专业身份的认同。

教学理念和教学态度是指教师对语言文化、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的认识和实践。长期以来,“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两种教学理念不停斗争。同时,“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种教学模式也在不停斗争。实际上,教师们一方面须要通过题海练习来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又要试图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来实施教学改革创新,这种矛盾思想和矛盾行为必然导致矛盾的专业身份认同。

客观方面包括数十年来持续推广的新课改和高考改革、生源质量等因素。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主要以应试为目的,教学方式多采取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导向,强调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这与新的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理念大不相同,在某种程度上,新课改否定了传统教育理念。有研究表明,某个固定群体在面对社会变革时会明显感觉受到威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群体的自我印象和个人身份认同。因此,为了应对变革,人们通常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这也进一步提高、调整,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身份认同。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发展,农村学校学生数量减少且生源质量大幅降低,这直接影响到教学业绩,进而降低了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再加上经济水平、教育观念限制,农村学生家长对英语课程重视与关注程度低等社会环境因素,农村英语教师职业认同远低于城市教师。

结语

为确保所有的教师都能成为高水平的合格教师,本文将提出一些可行性较高的构建中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途径:一是教师本人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英语语言水平,并制定合理的事业发展规划,以期提高广大英语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二是学校要鼓励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并努力提高生源质量,以期提高教师的职业价值感和成就感,以提高廣大英语教师的个人身份认同;三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国家推出的各种“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加大英语教师培训力度,并完善职称评聘制度,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以增强英语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组织支持感。

参考文献:

[1]魏淑华,宋广文.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5(5).

[2]张敏.国外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6(2).

[3]孙莉,左斌.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与测量[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5).

[4]寻阳.我国高中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12:45.

[5]和亚楠.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分析[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9):72.

作者简介:

侯昌丽(1985.7-),女,甘肃兰州人,汉族,硕士研究生,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化与英语学科教学。

赵丽华(1982.4-),女,甘肃武威人,汉族,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职业认同高考改革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意义及难点探究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