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库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

2020-07-14李庆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思政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宗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努力探索实现信息类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对接和融合,来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课程思政  课程改革  数据库基础

【基金项目】2019年度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项目【湘商职院发〔2019〕35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055-02

传统软件技术专业教学中,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的教学是两条线的工作。《数据库基础》作为一门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基础性课程,是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的重要平台。在新时代下,融入课程思政是新高校课堂教学的使命和责任。

深入挖掘《数据库基础》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拓展课程的育人功能,把《数据库基础》建成一门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的专业基础课;利用信息技术拓宽思想教育的获取途径,多渠道传递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引导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自身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信念,强化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

通过《数据库基础》课程思政改革,提炼一系列可推广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数据库基础》课程思政教改的实现方案:

1.教学内容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1)更新教学素材

将原先停留在技术环节显示的传统教学素材更新成更有意义的思想政治内容素材。比如数据库查询是数据库基础的最基本的技能,原本课程中使用的查询素材大多是以“学生表”的数据为基础进行查询操作练习。如下图2所示。

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到教学素材中,更新后的教学素材为“数字总结十八大报告中的关键字”表。如下图3所示。

(2)融合人文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数据库基础》教学内容应当加入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案例中应该融合人文精神。比如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精心编写教学案例,引入“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数据库”作为案例,进行数据库统计操作技能的课程教学。如图4所示。

为有效的开展课程思想教育工作,应以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与法制教育、國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传统历史文化等知识为内容,设计包含思政元素的教学案例,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深化融入到《数据库基础》的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思政案例教育引导作用,营造思想教育润物细无声般的课堂环境。

(3)引导科学求真

大部分的信息课堂偏重逻辑思维的培养,《数据库基础》课程也是如此,其课堂教学主要偏重关系模式的理解与应用,逻辑性比较强。挖掘信息课堂教学的思政元素可以从两点着手。一是求实精神,求实就是希望学生追求真理时,不盲从,不附和,不武断,不专横。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激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尊重客观事实,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教训中获得改进的可能性。二是求是精神,求是就是希望学生“爱国奉献、勤奋务实、追求真理”。当前互联网的全球化使得文化的精髓和糟粕同时存在并传播,引导学生抵制腐朽意识形态,用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武装自己,树立为“中华崛起”的爱国,爱党的信念,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数据库基础》课程是一门学习如何管理项目后端数据的课程,学生学习到的数据操作、统计、管理技能都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管理、使用以后工作中的数据信息。引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现行大企业数据库的重要性,懂得数据库遭到破坏后产生的不可逆转的结果;通过分析数据库破坏者的目的是什么,讨论职业道德和法规。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不足,引导学生知法守法,遵守职业道德。

2.教学方法的课程思政教改

(1)理论教学上,采用“案例驱动”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案例中。比如,引入“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应用系统向学生讲解数据库的功能及应用。根据系统数据库中思想政治内容素材,巧妙的将思政内容跟技能知识点相融合,课堂上通过思政内容映射到人文素质教育,强调积极向上的精神。通过不断地强化课内人文素材,拨动心弦的教育引导、课后学生的练习,从而达到不仅学会了数据库基本技能,同时还润物细无声般的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环境熏陶。

(2)实践教学上,采用“小组探究”教学法,从课程教授之初,我们根据了解到的学生的实际水平,将学生合理分成小组的形式,并指定一名成绩较好的、思想进步的、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在课程实验及实训的时候,学生小组则在组长的管理下相互协助完成各技能知识点的练习。通过一系列小组活动,不仅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学生自行融入思政元素、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进行了文化熏陶,丰富了思想政治数据库的素材。

(3)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采用了课程实训与基于企业情境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模拟仿真的企业开发环境,由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组成开发团队,指导教师担任部门经理,学生小组组长则充当项目负责人,学生小组内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应用于实际的项目。在模拟仿真企业情境下,按企业的需求,严格要求学生对每行代码、每个功能都要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该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积极主动学习职业技能,还锻炼了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品质,有效培养了自身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

3.考试方法的课程思政改革

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评价学习结果。学习过程评估(30%)+期末理论考核(30%)+项目实践考核(40%)=总成绩。

其中,项目实践考核标准包含数据库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创新精神、数据库思想政治数据的挖掘、项目演讲水平以及学习态度等。考核比例如下图6所示:

参考文献:

[1]廖春艳.“课程思政”视野下《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科技视界,2019(01):133-134

[2]杨彩云.浅议《VB 程序设计语言》课堂思政教学探索[J]. 高教学刊,2018(17):100-102

[3]唐辉军.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实践研究——以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J]. 信息与电脑,2018(24):242-243.

[4]谢小艳. 网络道德对网络安全的影响和促进[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04):47-68.

[5]柳逸青,王鑫,刘晓,等.高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剖析与路径探索[J].高教学刊,2018(06):141-143+146.

[6]赵彤璐.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学问题探讨[J].高教学刊,2015(20):62-63.

[7]张强.“课程思政”视域下创新实践课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J].西部素质教育,2018(11):179.

作者简介:

李庆,男,汉族,湖南邵阳人,硕士,系统分析师,研究方向:软件工程、教育信息化。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课程思政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