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匠精神传承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探讨

2020-07-14李洁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问题与对策工匠精神人才培养

李洁

【摘要】工匠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其在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的应用与传承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高职教育中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并针对培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期望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工匠精神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012-02

引言

简单来讲,所谓的“工匠精神”其实指的是工匠对质量精益求精、对设计匠心独运以及对技艺创新的精神与价值取向,是一种将事情做好、实现做到极致的欲望,而在高职院校人才培育过程中,又可将其理解为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欲望,而这种精神的渗透从某方面来讲,不仅能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质量和培育效率,对于国家整体发展而言其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代替的,但由于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受传统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在进行人才培育时,仍采取传统的培育手段,却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重视,对其未来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故而探究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成为了现阶段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发展方向。

一、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人才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综合性人才需要用什么方式培育,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呢?李克强总经理在二零一六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工匠精神”的渗透工作纳入其中,这也是工匠精神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而从某方面来讲,重拾工匠精神自然無法离开职业教育,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工匠精神的渗透能从根本上有效地提升人才的专业技艺,进而为其职业情怀的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而此外基于工匠精神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也是经济常态对高职教育的新需求,对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二、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人才培育中的优化策略

从目前来看,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高,而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育的重要场所,社会各界人士也在积极关注和监督其人才的培养质量及效率,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培育机制的缺失、培育手段的单一以及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的存在,从而导致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技能不高、综合素养较差等情况屡见不鲜,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造成极为不利影响的同时,也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所以为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将“工匠精神”渗透到人才培育的过程中成为了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核心发展方向,具体而言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培育机制

从目前来看,在当前多元化的产业时代背景下,人才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保障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成为了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的重要方向。而经过十几年来不断的探索实践发现,在高职院校人才培育过程中,只有坚持立德树人,提高工匠精神传承与培育的重视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才能显著地提高人才培育质量和培育效率,才能为国家的不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进行人才教育培训过程中,一方面培高职院校需从根本上提高对工匠精神之于人才培育的重要性,从而将其作为思想指引,为后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而另一方面为从根本上保障工匠精神传承和发展的有效性,确保其培育价值的充分发挥,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培育机制,并将学生工匠精神以及职业素质养成系统渗透到整个培育过程中也是当前高职院校的核心发展方向。

(二)丰富人才培育模式,保障“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在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育过程中,所培养的人才专业技能不高、综合素养较差等问题屡见不鲜,而通过对上述问题深入分析可知,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因为人才培育模式的单一化,因此为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丰富人才培育模式,拓展“工匠精神”的传承渠道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培育工作人员的核心发展方向,具体来看就是在进行人才的培育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和对职业执着的态度,为此在进行渗透培育的过程中,需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的主要工作,此外在进行培育的过程中,为从根本上提高培育的质量和效率,高职院校还可通过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如——专题讲座、实践学习等,加深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和领悟,进而为其真正掌握与精通专业技能打下坚实基础,而另一方面在进行人才培育的内容方面,高职院校也需进行不断地完善和创新,换言之在当前人文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不仅要从根本上提高对人文教育的重视,还需注重对学生专业兴趣与敬业精神的培养,以期在确保其各项培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上,为人才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作为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随着近年来社会高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其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广泛的关注、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当前各种问题的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技能不高、综合素养较差等问题屡见不鲜,进而对社会的整体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故而将“工匠精神”充分渗透到高职培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成为了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核心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新宇,周海燕,徐涛涛.“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2):14-17.

[2]苏海淼,韩志刚,陈金飞.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途径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34-35.

[3]邢玲,李卫华,邹瑞涛.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研究[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6(4):28-31.

猜你喜欢

问题与对策工匠精神人才培养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