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分析

2020-07-14周烨

北方文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英美文化文学评论人道主义

周烨

摘 要:文化是国家的根本与核心,不同国家在文化方面差异较大,使不同国家的人对同一文学作品有不同看法。基于此,文章从英美文化差异入手,结合英美文学及文学评论特点,分析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深化对英美文化差异、文学差异的认识,使英美文学研究更为深入。

关键词:英美文化;文学评论;人道主义

文学发展往往伴随着文学评论,文学评论能够为文学创作提供指导。英美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虽然美国文学由英国传入,但经过多年发展,受美国社会文化影响,美国文学创作已脱离英国文学,使英美文学评论出现变化。由此可见,英美文学差异与英美文学评论,存在一定地关联性。

一、英美文化差异分析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也有学者认为文化是具备相同社会经验或经过教育的群体共有的心理程序。就广义角度而言,教育、科学及艺术等内容,均可归属于文化范畴。文化会受社会环境、地理环境、教育水平等因素影響。虽然英美两国均将英语作为母语,但在地理环境、发展历程、政治形势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使大众的文化素养不同,英国发展历史更久,表现出厚重严肃的文化特征,在文学创作方面更显成熟;美国发展历史较短,表现出个性自由的文化特征,在文学创作方面更具活力。可见,文化的差异使英美两国文学出现不同,分析二者差异,可深化对英美文化及英美文学的认识。[1]

二、英美文学及文学评论分析

(一)英国文学分析

和美国相比,英国历史悠久,文学发展时间更长,受历史、政治、社会及文化等内容影响较大。就发展角度而言,英国文学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中世纪时期,英国受到多次入侵,文学创作以保障人民安全为主要思想,如《贝奥武甫》《英国人民宗教史》等,该时期衍生了英语当地文学史;第二,新古典主义文学时期,这一阶段的文学创作者表现出启蒙主义精神,文学创作以反讽为主,该时期衍生了期刊随笔及现实主义小说等新体裁,如《鲁宾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等;第三,浪漫主义时期,文学创作以含蓄表达为主,如《天真之歌》等,该时期的英国文学为巅峰;第四,现实主义时期,文学创作以真实生活为主;第五,后现实主义时期,在20世纪,戏剧文学评论更为突出,为英国戏剧文学创作提供了支持,推动了英国戏剧的创新发展。[2]

(二)美国文学分析

和英国相比,美国文学发展时间较短,但其表达内容更为丰富多元,且与群众生活联系密切。就发展角度而言,美国文学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殖民时期,在英国殖民时期,美国文学受英国文学影响较大,代表性作者有爱德华·泰勒及迈克尔·威格尔斯沃斯等;第二,独立革命时期,在美国反抗殖民统治时期,美国诞生了民族文学,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民族诗人与散文家,推动了美国文化的独立发展;第三,南北战争时期,引导美国文学从浪漫主义转变为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主题从乐观转变为对现实的批判,内容以种族歧视、官商勾结为主;第四,两战时期,文学创作以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精神世界论述为主,引发了文学思潮,影响了世界文学发展;第五,二战后期,文学创作者认识到战争对人类的迫害,文学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如《亨利·詹姆斯》等。[3]

三、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英美两国在文化与文学创作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使英美文学评论出现不同。就此,文章从历史、语言、文化内涵、人道主义四个方面入手,分析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更为深入地探究英美文学发展。

(一)历史差异

在英国发展历史中,文学发展历程表现出显著的人本主义特征,这里的人本主义是相对传统的禁欲主义与神权主义而言。受人本主义特征影响,英国文学评论的内容相对保守,出现该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英国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时,表现出一定妥协性,使革命不彻底。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保守人本主义文学评论的质疑声越来越多,推动了英国文学评论的创新。

在美国发展历史中,无论是反抗殖民统治、独立战争还是南北战争,美国的每一次革命都很彻底,使美国文化表现出激进创新特征。在进行人本主义文学评论时,更具个性化与独创性,因为美国的发展历史没有英国厚重,不会受文化传统遗留问题的影响。结合美国独立战争及后期资产阶级革命形成的自由民主社会文化,推动了美国文学评论的创新性、个性化发展,表现出更强的创造力。

(二)语言差异

语言是国家文化的基础,对社会的生产生活有显著影响。在文学创作中,如果将作者表达的思想看作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则作者使用的语言,就是作品的躯干。只有合理组织语言,才能正确传递作者思想。语言和思想相辅相成,是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要素。虽然英美两国均使用英语,但受地理环境、发展历史与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存在一定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一定影响。

就英式英语而言,具备显著的严谨性特征,评论家在进行英国文学作品评论时,使用语言较为规范,大都以尊重心态评价文学作品,体现语言的庄严、沉稳特征。受文学评论语言影响,英国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使用的语言更为严谨,表现出历史厚重感。

就美式英语而言,具备显著的随意性特征,美式英语由英式英语发展而来,和英式英语相比,规范性偏低,不受传统约束,使评论家在进行美国文学作品评论时,用词更具个性化、自由化。受文学评论语言影响,美国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使用语言更具创新性,使文学作品凸显美国特色,是美国文学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三)文化内涵差异

在英美文学评论分析中,可从两国文化背景入手,结合社会文化发展流程,论述文化对英美文学评论发展的影响。

在英国文学评论中,由于英国历史发展悠久,评论家始终在遵从及摆脱传统文化中摇摆,使英国文学评论表现出两极化特征。直到20世纪,评论家重新审视文学评论理论,结合后现代主义及女权主义思想,创新文学理论,代表人物为特里·伊格尔顿,在文学评论中,该评论家以天主教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思想为主,从政治角度评论文学作品,使英国文学评论更为全面深入。

在美国文学评论中,由于美国早期属于殖民地国家,文学创作受殖民国家影响较大,如英国文学、印第安文学,但受个性鲜明的文化影响,仅在早期美国文学中可观察到欧洲大陆文学的影子。在后期美国文学创作中,美国特色尤为凸显。就此,在美国文学评论中,评论家并未受文化影响,大都从作者的创新与独特见解角度入手,进行文学评论。

(四)人道主义差异

人道主义最早出现于15世纪,在资产阶级构建与资本主义发展方面有关键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人道主义的内涵更为丰富,对社会文化及文学创作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文学评论。从广义角度而言,人道主义是指保障人类权利的观念。英美两国的人道主义以上帝信仰为核心,表现出显著的人文指向性,但因英美文化差异,文学评论家对人道主义的认识不同,使文学评论产生差异。

在英国文学评论中,文学评论家对人道主义的认识,表现出成熟保守的特征。在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均表现出人文主义文学特征,如《李尔王》《哈姆雷特》等,特别是《哈姆雷特》中的“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英国文学评论家受莎士比亚作品影响较大,保守人道主义在文学评论中的应用持续较长时间,使文学评论表现出同质化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评论家认识到一味保守难以取得进步,对人道主义进行一定创新,使英国文学评论更为丰富。

在美国文学评论中,文学评论家对人道主义的认识,表现出创新个性的特征,且部分文学评论家对人道主义的态度相对激进,使文学评論语言更为自由,没有顾忌。以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为例,马克·吐温将美国历史作为创作背景,虽然最终黑奴吉姆成功获得自由,但作者并未提及美国奴隶制度。部分文学评论家指出,马克·吐温创作的内容具有社会意识形态欺骗性;部分文学评论家认为,虽然作品中黑奴吉姆为自由人,但哈克和费恩仍旧将吉姆看作是玩物;部分文学评论家指出,马克·吐温的创作讽刺了美国当时的种族歧视状况。可见,和英国文学评论的保守性、同质化相比,美国文学评论更为自由,评论家可根据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看法,表达不同的意见,推动了美国文学评论的创新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英美文化差异较大,文学发展历程不同,使英美文学特征出现较大差异,进而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影响。通过本文分析,英美文学评论受英美两国的历史差异、语言差异、文化内涵差异及人道主义差异影响较大。就此,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时,需考虑英美文化的影响,使文学评论更为客观全面。

参考文献:

[1]赫瑾.从跨媒介到跨文化:英美电影嬗变考索[J].电影评介,2019(14):69–72.

[2]向洲芹.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作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2):241+243.

[3]刘雅倩.后现代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学传播中的伦理诉求[J].重庆社会科学,2018(05):120–125.

猜你喜欢

英美文化文学评论人道主义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新文学评论
新文学评论
跟踪导练(一)5
浅析英文电影在传播英美文化上的作用
英美文化大学英语拓展课改革综述
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研究
极度生存状态下的人道主义
《喜福会》文学评论综述
《双城记》人道主义中的善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