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融结合背景下的企业资金管理

2020-07-14彭凌洁

今日财富 2020年19期
关键词:产融金融业务管理体系

彭凌洁

在不断深化改革,提高金融创新能力的前提下,所有企业必须提高产融结合的步伐,提高企业内部资金配置。然而在产融结合的背景下,企业的资金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对风险的认识和控制手段不成熟,企业内部的融资功能较差,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资金管理体系,企业的金融业务独立性欠缺等等。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资金管理效率和质量。基于此文章对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进行了详细分析。

随着近几年来企业规模、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为了提高内部的资金利用率,降低运营风险,许多企业立足自身建立了相关的财务公司或者金融控股公司,以这些公司为跳板进入银行、信托、证券、基金等行业,实现产业与金融的结合发展。当前许多大型企业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加快资本积累速度,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由此可见,产融结合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中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是由于产业与金融行业在运作、经营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因此产融结合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困难。下面将对产融结合背景下的资金管理展开详细分析。

一、产融结合背景下的资金管理现状

(一)产融结合中企业对风险的控制能力不足

产融结合所带来的风险非常多,例如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等等。虽然部分企业在产融结合过程中,已经提高了对风险的重视程度,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导致一旦企业内部出现产融结合风险,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企业损失。企业对于运营中的风险因素,没有进行深入详细的分析,内部的资金核算、转账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体系,外部的运营支付风险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还有部分企业无法精确判断内部资金流动性风险,导致产融结合中对于资金风险控制的作用无法得到明显体现,同时也不利于优化及内部的资金分配,成员或单位内的资金比例无法得到保障。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人员或单位的资金分配比例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导致单位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无法得到提高,同时也降低了竞争中对对方的风险识别水平,不利于产融结合的推进发展。

(二)企业的融资功能差

融资功能是衡量一个企业产融结合推进质量的前提。但当前的许多企业不能正确认识集团内的贷款业务、结算业务,导致企业内部的融资功能得不到有效开发,因此降低了融资效率。部分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过程中,无法深入了解票据的功能,也就无法从自身出发开拓和发展企业内部的融资业务,导致企业在市场承销管理方面寸步难行。部分企业在研究如何提高融资效率以及融资效率的构成因素时,没有考虑到各种融资方式之间的关联,也就无法提高和扩展融资途径,从而降低了融资效率的提高速度。

(三)资金管理体系不完善

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效率也是产融结合质量的重要表现之一。但是许多企业当前无法将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导致资金增值成效并不明显。当前许多企业内部已经建立了资金集中管理体系,但在设计过程中,对于资金集中管理的各个方面考虑的并不健全,尤其是企业的内部融资需求,就导致企业的资金链、经营主体的作用无法得到发挥,也就无法对资金集中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改进意见。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在设计和完善资金集中管理体系时,没有提高对金融服务标准的重视程度,无法真正体现企业的融资内部需求。资金集中管理体系到目前为止,各大企業仍在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在金融服务标准没有形成的前提下,资金集中管理所带来的优势和价值无法被完全开发,同样对企业的产融结合不能提供完整支持。

(四)企业的金融业务独立性不足

在产融结合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对于金融业务的开展方式、方法,资本拓展及股权变化仍旧处于不关注状态,这就产生了一种现象是各种金融机构不断涌现,但金融业务却没有完全独立。企业在开展产融结合工作过程中,无法对金融资源进行统筹规划管理,导致金融业务的发展出现混乱、不规范情况,同时也会带来金融资源的调配不合理,产融结合方案不符合当前实际需求的现状。还有部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没有对金融进行专业化管理,无法提高金融业务的独立性,也就无法对产融结合方案提供创新、有效的支持。

二、产融结合背景下如何优化企业资金管理

(一)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

企业必须对内部的财务状况进行详细、完整的分析,特别是内部财务核算、外部资金的运营状况,只有充分了解企业内部资金的调配状况和流动状况,才能提高企业产融结合的效率。企业一定要对产融结合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风险进行严格把控,例如在内部财务核算过程中,企业可以提高监督管理力度,一旦出现,风险产融结合的风险控制方案能够立即发挥作用,降低企业所造成的损失。企业还要提高对流动资金风险的重视,特别是企业内部成员单位的资金分配比例,提高产融结合背景下企业的资金创新。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一定要从效益角度分析、制定产融结合的风险控制方案,提高对对手风险的控制分析水平,有效规避产融结合中可能会带来的各种风险。

(二)提高企业的融资功能

企业在创新和发展产融结合方案时,一定要对融资可能会产生的各种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并提高对融资功能的关注程度,如此一来,既可以完善和发展企业内部的融资功能,又能为产融结合创造新的有利条件,提高产融结合的效率。在分析融资功能的过程中,企业相关人员一定要提高对构成融资功能因素的关注,并分析影响融资功能的各种因素,优化企业融资功能,为产融结合打下坚实基础。企业一定要深入了解票据和债券的功能与作用,并分析市场的承销状态,这是融资功能优化和发展的前提,也是提高企业产融结合的基础。企业还要分析融资功能的分类,并结合外部市场的情况与变化数据,制定和完善内部融资体系,提高企业的融资水平,帮助企业在产融结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完善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体系

企业一定要详细了解资金集中管理的重要性,从产融结合的背景下制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的具体方案,这样既能实现资金增值的目的,又可以改进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和决策体系,为产融结合创造更加良好的前提条件。首先企业要了解当前的资金决策和管理机制,其次要对资金流动去向和特点有全面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优化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体系。企业领导人员若想制定资金集中管理体系,要对当前的外部、内部金融环境有一个详细的分析,还要了解企业产业链与经营主体的作用。在建设和完善资金集中管理体系时,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金融需求特别是金融服务的标准化。这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资金集中管理体系的应用和开发。工作人员要了解金融服务标准化所带来的价值,提高资金集中管理的效率。

(四)提高金融业务的独立性

在产融结合背景下,企业一定要对金融业务进行相应的考察与管理,特别是金融业务的独立性。提高产融结合过程中金融业务的独立性,能够实现企业金融投资的创新和发展。在企业金融业务运行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控股、融资等因素的关注与重视程度,提高金融业务的规范性,增强金融的专业化程度,为金融资源的多方面开发与发展提供前提条件。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还要提高对金融业务的整合情况的关注,提高对金融业务的支持程度,确保金融业务的独立性,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产融结合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产融结合是当前社会中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产融结合的完善和发展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内部的资金优化配置、提高了企业盈利水平、扩大了企业规模等等,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带来了相关的负面影响,例如财务风险、资金管理风险、运营风险等等,若没有及时管控好风险,将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持续的消极影响。因此企业必须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完善融资功能,建立资金集中管理体系等等,如此才能更好的在产融结合背景中,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中石油西北销售公司)

猜你喜欢

产融金融业务管理体系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绿色金融回顾与展望
地铁资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研究
基于ERP系统构建协同化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
聚焦产融结合,打造能源金融创新新品牌
产融聚合应变
“珠江”荣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邮政储蓄银行金融业务管理的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中小型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大康牧业变身鹏欣系“产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