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比较研究

2020-07-14牛维娜

四川体育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课程体系

牛维娜

山东省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比较研究

牛维娜

齐鲁理工学院,山东 曲阜,27316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山东省内目前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山东体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3所院校为研究对象,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休闲体育专业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研究发现:山东省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培养方案与专业设置不相匹配;专业特色不明显;师资力量匮乏,缺乏专业性;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科学性等。山东省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高校应从以下几点进行专业建设:(1)规范专业建设形成专业特色;(2)明确培养目标,确立专业发展方向;(3)立足社会发展需求,建设科学课程体系;(4)拓宽师资建设渠道,打造专业教师队伍。

山东省;高等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

2011年5月2日,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休闲体育”作为“新兴专业”作为“体育学类”七个专业之一,这是国家层面面对休闲体育专业化发展的认可,也对休闲体育专业的规范、有序、科学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山东体育学院是山东省首家休闲体育专业招生单位,2009级面向全省进行招生;曲阜师范大学于2012级面向全国开始招生,并于2015级开始以体育学专业招生,根据分数等级次级分成体育教育和休闲体育两个专业;青岛科技大学于2014级6月新设休闲体育专业,并于同年9月开始面向省内招生。从3所院校建立的休闲体育专业所属二级院系建制情况来看,山东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隶属于体育社会科学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休闲体育专业隶属于体育科学学院,青岛科技大学休闲体育专业隶属于体育学院,都未独立成系;在培养层次上,3所院校均具备“教育学”学士学位授予权。我国的休闲体育专业建设,尤其是山东省还处于起步阶段,如果得到好的重视,其发展潜力将会是巨大的。

1 山东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现状

1.1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和各专业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具体规格以及要培养的学生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培养目标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及社会不同层次需求决定的。就目前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院校来看,由于学校办学类型不同、办学方向、所处地域不同,专业培养目标也各不相同。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休闲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包括“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应用型人才”两种类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关注、培养具有休闲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胜任在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协会、社区、健身俱乐部、体育旅游等部门或行业从事休闲体育服务、组织、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人才。而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关注、培养不仅掌握休闲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休闲体育实践能力,懂休闲体育有关的经营与管理,能从事休闲体育相关的指导和服务、经营与管理、策划与设计等工作的人才。应用型则侧重培养能够熟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复合应用型人才应当是指具备完整而系统的跨学科或专业知识与能力,并能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可适应和胜任多个工作领域的人才。

表1 山东省3所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培养目标

表1是本研究收集的山东体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休闲体育专业培养方案所表述的休闲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从中可以看出3所院校所培养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定位均为应用型人才。但是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不仅要考虑休闲体育人才需求的结构,还要考虑地域与区域特点,要与当地的社会需求相匹配,同时还要考虑院校本身的教学资源的情况。

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使得社会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向复合应用型人才过渡,应用型人才已不能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对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与契机。

1.2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所谓“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课程设置是为实现休闲体育专业培养目标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综合,课程设置还是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休闲体育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体育专业,主要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既精通休闲体育技能、又能经营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这种人才与其他体育专业人才有着不同的特征,有着独特的专业特色,与之相匹配的就是设置课程时具有自己专业的课程特色。

目前山东省两所院校的休闲体育专业在四级的本科生培养过程中设置了50门到65门左右的课程,其中山东体育学院53门,曲阜师范大学61门,青岛科技大学64门。在这些课程中除了国家统一要求的公共课程有10门左右之外,3所院校都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和专业条件,设置了不同的专业课程,以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为了对省内开设有休闲体育专业的3所院校的各类专业课程有一个整体认知,本研究根据课程归属主干课程的不同,将3所院校休闲体育专业所开设的所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按照经济学类、教育学类、管理学类、休闲学类、体育学类、营销学类、社会学类、技能学、旅游学类九大门类,统计列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3所院校分别开展了36门、37门、59门课程,其中体育学类、技能学类、教育学类、休闲学类所占课程比重较大;山东体育学院和曲阜师范大学所开展的课程分布基本相似,以技能类、体育类、教育类课程为重点,重视基础教育;相比之下,青岛科技大学开展课程以技能类、体育类、教育类、休闲类、管理类并重,开设课程更加全面,呈多元化发展。

表2 山东省3所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必修课程汇总

2 山东省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更好的了解山东省3所院校休闲体育专业的开设情况以及学生对本校休闲体育专业开展的满意情况,遂向每所院校休闲体育专业本科生各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286份,回收率为95.3%,有效份数274份,有效回收率95.8%。表3是山东省3所高校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表3 山东省3所高校发放和回收问卷的统计表

2.1 对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的满意度调查

目前,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等课程内容组成。而各课程所占比例的大小以及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决定了专业培养目标能否更好的实现。为更好的了解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和课程内容选择是否合理,现对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其调查结果如表4和表5:

表4 学生对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学生对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比较中立,有36.3%的人选择了“一般”,所占比例最大;有26.6%的人选择了“比较满意”,23.1%的人选择了“比较不满意”,而选择“满意”和“不满意”的学生比重均在5%左右,说明被调查学生对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不是特别满意,还有待加强,其中以曲阜师范大学最为明显。

表5 学生对休闲体育专业课程内容实用性的调查结果

从表5可以看出,认为休闲体育专业课程内容实用性“一般”的学生所占比例最大,占到38.9%;其次是“比较强”,所占比例为27%;“不太强”所占比例为22%,仅次于“比较强”,与其比例相差不大;所占比例较小的是“非常强”和“无实用性”,均不足5%。

对于学校开设的休闲体育专业课程,学生认为一般能应用于社会,满足社会需求,但是对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而言,其专业课程必须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在国家政策、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2.2 对任课教师教学情况的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表6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本校教师教学“理论讲解透彻,但与实际脱节”的人数最多,所占比例最大,为42.3%;其次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良好”,所占比例为28.3%;比例最小的是“照本宣科”,为26%。

表6 学生对任课教师教学情况的认知

以上结果表明,多数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忽略了“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在不断提升学术能力的前提下,还要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2.3 对本校场地设置器材以及教学环境的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表7 学生对本校场地设施器材以及教学环境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从表7可以看出,学生认为本校场地设施器材及教学环境“一般”的比例最大;“满意”的比例最小;其中“比较满意”和“比较不满意”所占比例较为接近,均为25%左右。从数据分布来看,山东体育学院,青岛科技大学“一般”数量最多,曲阜师范大学“比较不满意”数量最多,“非常不满意”是其他两所院校和的二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曲阜师范大学的场地设施器材较为落后,以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迫切需要改进。

2.4 对休闲体育专业实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实习,顾名思义,就是到实践中学习,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检验,以锻炼工作能力。大学期间,一般都会将实习期设立在大三或大四学级,这样在经历了两到三级的理论学习之后,一方面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也为进入社会,寻找工作奠定基础。为了了解山东省三所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学生的实习情况以及实践课程的情况,现对三所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实习的时间,场所进行统计,如表8。

表8统计结果显示,山东体育学院和曲阜师范大学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实习期分别为18周和12—14周;青岛科技大学在第八学期开始实习,实习期为16—18周,山东体育学院的实习场所主要安排在保龄球俱乐部、马术俱乐部、健身俱乐部、夏令营培训机构等地,曲阜师范大学实习场所安排在各中小学校,场所比较单一;青岛科技大学实习场所比较多样化,健身俱乐部、帆船俱乐部、马术俱乐部、潜水俱乐部、体育公司、体育局、道馆、各中小学校均有涉及;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由于地域差异导致了学生的发展方向的不同。

表8 3所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实习的时间,场所统计表

3 山东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

3.1 培养方案与专业设置不相匹配,专业特色不明显

休闲体育专业作为起步较晚的专业,应该与体育类其他专业存在着较大不同。培养方案是建构一个专业的顶层设计,实际上,人才培养的理念创新、思维创新、形式创新以及专业特色都是在培养方案中最先体现出来的,培养方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专业的建设是否稳固,能否满足社会需求。山东三所高校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均不能很好的匹配其专业设置,甚至与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不谋而合,表现出专业特色不突出,人才培养目标缺乏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休闲体育专业要真正从其他专业或院系中剥离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专业特色和办学方向,不断探寻专业特有的发展路径,推动休闲体育专业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

3.2 师资力量匮乏,缺乏专业性

目前,我国休闲体育专业的教师队伍多数是从原有专业的师资力量中分离出来或是兼任该专业的教师,没有现成的休闲体育专业教师,因而专业师资力量匮乏是制约专业发展的事实。当前,休闲体育专业教师来自本学校各专业,带有体育教育、体育管理、社会体育等专业的从教痕迹,而休闲体育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对教师队伍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就会导致专业教师的不专业或者不合理,这不利于休闲体育专业长效地发展。从调查的高校师资队伍来看,其师资队伍的级龄结构、知识体系以及从教经历与专业建立之初所依托的院系有很大关系。比如:山东体育学院的休闲体育专业设在社会体系下面,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舞蹈专业构成新的系别,这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难免有重叠之处。

所以,随着休闲体育教育专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开展休闲体育教育的专门人才教育是推动我国休闲体育健康发展面临的重要瓶颈。

3.3 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课程体系是按照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而设定的重要教育环节,是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掌握怎样的知识结构”以及反映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目前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在有些方面缺乏科学性,主要表现在:(1)有些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沿袭了其他体育类课程设置的模式,即“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这样的课程体系设置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递进性,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灵活性,与休闲体育未来发展的社会需求产生了较大差异。(2)有些学校的休闲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延续了“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利用较大的学分和课时数开设了较多的技术和教育类课程,而对休闲体育方面的课程开设较少。比如曲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所开设的休闲类课程只有两门,曲阜师范大学所开设的技能类课程多为篮足排等,像高尔夫、户外运动、游泳等课程并未开设,山东体育学院则恰恰相反;相比之下,青岛科技大学开设课程更加多样化。

休闲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学生应该是休闲体育教育、休闲健康管理、休闲产业管理、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业等方面需求的人才,因而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走向社会,而不是拘泥于校园内的“闭门造车”。要完成这个目标,在课程设置中就要充分考虑休闲体育的性质特点及社会需求。通过系统的学习专业课程,学生就会掌握异于其他体育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4 对策与建议

4.1 建设专业规范,形成专业特色

为了使休闲体育专业健康快速发展,形成专业特色,应加快对休闲体育专业的专项研究,建设休闲体育专业规范就是首要任务。建立专业规范应重点考虑以下两个环节:(1)规范涵盖内容要广,更要准确,但不能太具体,主要是指导性意见,起着指导性作用,所以不能“统”的太死,要为各学校办学提供灵活性的发展空间。具体内容应包括招生对象及学制、培养目标、主干课程、知识结构与就业方向等;(2)要凸显专业特色,时代感要强。作为新兴专业,休闲体育专业不同于其他体育类传统专业,制定休闲体育专业规范要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不仅要考虑国内休闲体育未来发展趋势与方向,而且也要学习借鉴国外知名高校成熟的专业发展模式,已形成自己独特的专业规范,打造特色鲜明的专业。

4.2 明确培养目标,确立专业发展方向

专业培养方向究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应用型人才”,应该根据地域特点、学校层次和办学条件等内容予以考虑。一旦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就要确定专业发展的未来方向,特别是围绕专业特色建立起的课程体系。不仅考虑针对性较强的休闲体育运动技能、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还要考虑具有专业特色的休闲体育经营管理、休闲体育健身指导、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休闲体育设施的规划设计等高层次培养目标。

4.3 立足社会发展需求,建设科学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设置的课程群,是人才培养环节中的显性展现,因而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所以,各高校应结合社会发展中的具体要求,科学配置专业课程群。休闲体育专业必修课程除各学校要求的通识教育课程外,还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而设置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专业方向主干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等。

4.4 畅通师资建设渠道,打造专业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是高质量完成课程目标的支柱力量,因此,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师资力量是实现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所以,为了办好休闲体育专业,畅通师资建设渠道,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迫切的任务。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养一批专业教师队伍是解决目前专业核心课程师资队伍匮乏的基本途径。“走出去”是指根据专业发展需求,选派部分专业教师到休闲体育专业发展比较好的高校学习。“引进来”是指加强专业教师的流动,既可以引进国外的专家学者,也可以引进国外的专业教师;既可以短期教学,也可以专任教师,只要能吸收、借鉴到先进的专业知识,为专业发展提供“正能量”,为我所用就可以。从这方面讲,为了我国休闲体育专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积极吸取利于专业发展的多种师资力量,通过吸收先进的休闲体育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构建我国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平台。

[1] 郭修金.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比较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01):21~24.

[2] 金银日,李学武,卫志强.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03):88~91.

[3] 李相如.休闲视野下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02):180~184.

[4] 焦现伟. 我国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

[5] 张瑞会. 山东省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7.

[6] 谈智武,王学实,马良宏.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2):79~81.

[7] 于 洋.关于休闲体育助力“健康中国2030”的几点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1):182+184.

[8] 冯蕴中,贾文彤.休闲视野下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03):38~42.

[9] 王晓云,阮云龙.基于能力本位视角的休闲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10):84~89.

[10] 黄汉升,陈作松,王家宏,等.我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与解读[J].体育科学,2016,36(08):3~33.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eisure Sports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Shandong Province

NIU Weina

Qil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Qufu Shandong, 273165, China.

Using the literature 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the thre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Qufu Normal University and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currently offer leisure sports in Shandong Province, are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current situation is studied, and the professional setting,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curriculum system of leisure sports major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eisure spor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For example, the training program does not match the professional settings; the professional features are not obvious; the teachers are lacking in professionalism; the curriculum is unreasonable and lacks scientificity. The establishment of leisure sports majors in Shandong Province should be professionally constructed from the following points: (1) standardizing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to form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2) clarifying training objectives, establish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3) basing on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and building a scientific curriculum system; (4) Broaden the channel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and build a team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Shandong Provin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eisure sports;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1007―6891(2020)03―0127―05

10.13932/j.cnki.sctykx.2020.03.30

G807.4

A

2019-07-03

2019-09-14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课程体系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