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东坡传》中诗词英译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2020-07-14滕文娜

大众文艺 2020年22期
关键词:原诗林语堂英译

滕文娜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300)

一、《苏东坡传》诗词英译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文化强国战略不断推进,中国典籍外译成为一项重要举措,由此译界对诗词英译的研究日益重视,苏轼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优秀代表,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戴玉霞,成瑛(2016:103)分析了苏轼诗词在国外的英译和出版现状,总结了四个特点:数量少,起步晚,诗篇零散,成功者鲜见;归纳了苏轼诗词英译与出版较少的原因,并督促国内翻译界分析成功案例,加快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与出版,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目前,宏观角度下苏轼诗词英译研究类型并不丰富,而其中多以某一理论为指导,探析苏轼诗词英译的风格、翻译策略、美学价值等;抑或是以某一诗篇为研究对象,进行译本分析或对比。朱徽(2009:261)谈到欧阳桢把苏轼诗词的英译者分为两类,一类为“中国化了的西方人”,另一类为“西方化了的中国人”。这两类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形成了独特的翻译原则和策略,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于弋(2011:52)在目的论和操纵理论的支持下,通过对雷克思罗斯(“中国化了的西方人”)翻译理念、翻译方法以及苏轼诗作翻译实践的案例研究,深入探讨了其在翻译中所彰显的译者主体性。而林语堂作为“西方化了的中国人”,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同时浸染于西方文化,可谓学贯中西。他在《苏东坡传》中翻译引用的诗词多为苏轼所作,共计62首。但是,这部传播中国文化的英文传记并没有引起翻译研究者的充分关注,与之相关的翻译研究可谓少之又少,大抵是因为此部作品的特殊性——中国作家以中国文化为背景进行异语写作,其中创造性的成分多于翻译成分,因此林语堂的译者身份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遮蔽。本文可视为改变此现状的一次尝试。以下内容将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林语堂英译《苏东坡传》中的诗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以实现跨文化交际为目的,在文本选择及翻译策略方面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以期将前人的研究成果向前推进一步。

二、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呈现出的主体性纵贯翻译的整个过程,使得译者成为翻译活动中最能动的因素。文化转向以后,译者的地位逐渐上升,相继涌现了不少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有不少学者就译者主体性的内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查明建(2003:22)界定译者主体性内涵是“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1]这段文字的表述意义重大,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屠国元(2003:09)认为译者主体性是翻译活动中译者所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目的性、能动性、创造性等特点。他还认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并不是没有限度的,译者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边缘主体(原作者、读者)或自身环境的影响制约,受动性因素不可忽视。[2]陈大亮(2004:04)也在“谁是翻译主体”一文中提出要坚持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不可将两者极端化。[3]以上学者对于译者主体性内涵的解释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后来也有不少研究者投身于译者主体或翻译主体性研究,或引用上述定义,或提出自己的解释,总体而言,学界对翻译主体性研究十分关注,学者对译者主体性内涵的见解各有所长。因此,笔者将在众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对译者主体性的内涵作出总结:译者主体性纵贯整个翻译活动,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一过程中译者不可忽视受动性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从而选择符合自己目的的源文本,再运用合适的翻译策略转换为目标文本。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对原著的理解、对文化的挖掘,对语言的研磨等多方面的艺术再创造,也反映在译者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进行的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运用。下面将一一探讨林语堂在英译《苏东坡传》诗词过程中所体现的主体性,使其译者身份得到彰显。

三、《苏东坡传》诗词英译所彰显的译者主体性

1.文本选择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翻译并引用了大量苏轼诗词,数量多达六十二首。这些诗词一定不是随机挑选的,林必然考虑到了诗词的文化内涵、诗词的翻译性以及它们与作品上下文语境的契合程度等因素。同时,林语堂与苏轼在人生经历、生活态度等方面有共通之处,苏轼良好的品格是林语堂喜爱他的一大原因。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四处奔波,生活阅历极为丰富。而林语堂早年远赴美国德国学习,与英文和西方文化结下不解之缘,可谓经多见广。细品《苏东坡传》中的诗词,其中大部分是写给亲人和朋友的,足可见东坡之重情重义。而林语堂童年生活贫苦,但他却认为那时候的日子是最快乐的,因为可以和兄弟姐妹共同劳作,和朋友共同学习,这也使他在之后的生活中更加重视亲情和友情。[4]苏轼的诗词体现了其超脱自然的人生态度,不急功近利的人格魅力,其中所展现的道家思想与林语堂的人生观、哲学观十分契合。林语堂是新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和翻译深受道家学说的影响,他主张“性灵说”,即在文学上充分发挥自我的个性。他曾说过:“真具有性灵的文学,入人最深之吟咏诗文,都是归返自然,属于幽默派、超脱派、道家派的。”[5]凭借着对苏轼的喜爱,对中英文转换的娴熟,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林语堂品读了苏轼诗词,并从中挑选出符合传记创作内容的诗词,在尊重原诗意义和意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了能动性来进行翻译。

林语堂欣赏苏轼的才华,也认同苏轼诗词中的哲学思想,因此选择创作一部英文传记来向西方读者介绍苏轼。《苏东坡传》是对苏轼生平的总结,通过对苏轼翔实的刻画,将一个“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物形象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为了加强人物形象的特点,林语堂对传记创作的方式做了新的尝试,他没有采取编年式传记写法,而是将苏轼人生分为了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选取了诗人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事迹来描写,这种写法增强了传记的文学性,更易于西方读者理解和接受。他在撰写时翻译引用了苏轼大量诗词,旨在将其才华和思想一并传达给读者,从而使人物介绍更加饱满。这部传记对苏轼的描写基本忠于历史事实,字里行间都流露了作者对苏轼的偏爱。

林语堂一直秉持“向东方人讲西方文化,向西方人讲中国文化”的理念,《苏东坡传》是他为西方读者而创作的,旨在传播弘扬中国文化,是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和桥梁。[6]这部传记在描述苏轼人物形象的同时,还生动地再现了各地区的风俗习惯(杭州、黄州等),刻画了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及社会地位(官僚、名妓、僧人等),并补充了相关诗词加以论述,不同程度地展示了儒家道家等哲学思想。这些都与林语堂的创作和翻译目的不谋而合:更完整地介绍苏轼这一人物,更彻底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让西方了解中国哲学思想,让中国文化在另一片土地生根发芽。

2.翻译策略

翻译不仅是复杂的语言转换活动,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以下将从文体、句式词汇、意象三个方面出发,结合传记内容,探析林语堂所用的翻译策略及其译者主体性的凸显。

(1)文体

不少学者认为在翻译古诗词时,译文也必须是诗。但实际上,古诗英译首先要传达的是原诗的“意美”,意境传译在诗词翻译中十分重要。没有准确传达原诗意境的译文,它都不能算是好的译文。在《苏东坡传》中,林语堂基本采用以诗译诗的策略,但他在本书的序中写道:“原文中引用的诗,有的我译英诗,有的因为句中有典故,译成英诗之后古怪而不像诗,若不加冗长的注解,含义仍然晦涩难解,我索性就采用散文略达文意了。”[7](2009:09)

原诗:《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Remember, my brother, whenever you sit in the lamplight on a cold evening, how we promised each other that one day we shall sleep in opposite beds and listen to the rain in the night.”[8]林语堂在此处把原诗译为散文,是因为此诗是苏轼写给弟弟的,抒发了手足之情和离愁别恨,在上下文语境中诗的意义远比形式重要。原诗中有一典故“风雨对床”,出自“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指兄弟久别重逢后,共处一室倾心闲谈的快乐。如果要将原诗译为韵体诗,必然会受诗行结构、音节数目、格律韵脚等因素的制约,这一定会给诗意、诗境的翻译带来困难。再加上“风雨对床”这一典故如不加注解强行压韵脚,想必西方读者很难理解其内涵,也无法体会到兄弟情深,因此林语堂选择将其译为散文。他没有拘泥于原诗的形式,坚持了意大于形的原则。虽然整体上少了一些原诗的韵味,但他抓住了诗的灵魂,将诗的意境用简单的形合语言表述出来,便于西方读者理解深层内涵。

(2)句式和词汇

原词:《水调歌头·中秋》

全词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和思考,之后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升华到对人生的哲理性追求,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理想。中文句式重意合,英文句式重形合,这使翻译古诗词具有很大的难度。在此过程中,译者需要或多或少的做一些调整,从而使整首词完成从不定关系向有定关系的转换。从句式上看,林使用句式多样化,感叹句、疑问句、倒装句、连动句式在译文中的使用,增强了语气,且符合原词的意境。从词汇上看,译文中增加了“I,She,Our”等代词,“and,but”等连词,因为古诗词英译就是由隐向显的转化,需要考虑到中英文的语法差异,功能词的增添可使译文更通畅。此外,词中带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词汇“天上宫阙”“琼楼玉宇”,林语堂在翻译时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分别译为“the celestial sphere”,“the jade and crystal mansions”。“celestial天上的,神的,jade玉,crystal水晶”,生动地再现了月中宫殿的美好。词中“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属于四字对称形式,林采用归化策略译为“The moon does wax, the moon does wane”,只译了“圆缺”和“离合”,这是因为英语中不喜重复,这样翻译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整体上看,全词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虽然译文的韵味稍逊色于原词,但那种“意在言外”的含蓄美在中译英是很难传译的,几乎所有译者都会选择变通,说到底古诗词英译充其量只能最大限度地贴近原作,却很难与原作对等甚至超越原作。就这一点看归化策略的运用也不失为一种灵活的翻译策略。

(3)意象

原诗:《和子由渑池怀旧》

“鸿”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一般表现诗人孤独惆怅、思亲怀旧、书信寄情等意义。“To what can human life be likened? Perhaps to a wild goose’s footprint on snow;”林语堂在此采用了直译的策略把“飞鸿”译作“wild goose”,“雪泥”译作“snow”,“趾爪”译为“claw”,因为译文第一句已经为全诗奠定了方向,整体不难理解。这首诗中“雪泥鸿爪”象征着人生,人生是漫长的征途,所到之处就像飞鸿偶然在雪泥上留下爪痕,人也是如此,前程远大,偶然所到之处并非终点。纵观《苏东坡传》全书,苏轼宦海生涯奔走四方,在各地留下足迹,如同一只孤独的飞鸿,背井离乡,思念亲人,却不得不继续往前看。苏轼认为人生中有太多的偶然,既然如此,应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人生,可以说这首诗表达了苏轼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同时隐含着劝勉弟弟的深意。林语堂在翻译时选择了保留中国诗词的意象内涵,使中国文化“走出去”,最大程度地再现苏轼作诗的原意,也传达了苏轼豁达的人生哲学观念。

四、结语

综上分析,林语堂成功运用归化与异化结合的翻译策略使《苏东坡传》成为一部经典作品,在国内外广受好评。它不仅达到了向西方读者介绍苏轼的愿望,也实现了弘扬中国文化的目的。同时,林独特的翻译思想与文化创作风格正是基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再创造,他为传播中国文化开辟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猜你喜欢

原诗林语堂英译
林语堂的“半场演讲”
峨眉山月歌
林语堂妙论“好丈夫”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改诗为文三步走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
“小”的英译
略评法学论文篇目之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