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语感,彰显语文教学的魅力

2020-07-13农晓岚

读天下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朗诵练笔训练

摘 要: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培养语感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将新课标中关于“培养语感”的新理念落实、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把语感训练作为“切入点”,吸收当前小学语感教学和英语语感教学的一些优点,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感的培养和训练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一、树立大语文观,向生活学语文;二、加强朗读与诵读的指导;三、揣摩文章重点字、词、句;四、加强口语训练;五、动手练笔促语感。

关键词:语感;培养;训练;语文教学;朗诵;口语;练笔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由此可见,培养语感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叶圣陶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毫不夸张地说,培养语感,加强语感教学,是彰显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

那么,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它不仅包括语言文字表面意义的了解,深层意义的领会,更重要的是能从这些意义中,品味出其中的情趣,体会其中的感受。从现象看,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实质上它是心灵的感悟。把语文和其他人文学科区分开来的是语感。语感专家王尚文认为,语感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如果不重视语感教学,就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陷入误区,效率不高。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语文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将新课标中关于“培养语感”的新理念落实、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把语感训练作为“切入点”,吸收当前小学语感教学和英语语感教学的一些优点,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从何着手培养和训练呢?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 树立大语文观,向生活学语文

叶圣陶说过:“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得越见真切。”语感的培养,离不开生活与实践,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是个语文大课堂。所以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构建起“大语文”结构,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社会和自然的机会,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阅历,让学生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阅读与实践,通过自身的感知、消化、体会、体验,才能不断地形成语感,发展语感。

二、 加强朗读与诵读的指导

朗读和诵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对一些典范的文章进行反复朗诵,有助于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对培养语感也有促进作用。叶圣陶认为,“读文言文时声调铿锵,足以传出原文的情趣;读语体文时就如同话剧的演员在舞台上念诵剧词一般,贴合于语言的自然,表情说理,使听者不但了解而且深深地印在心坎里”。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早晚读时间,可以让学生摇头晃脑地读文言文,如《〈论语〉十二章》《醉翁亭记》等;也应该鼓励他们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朗读现代美文,如《春》《背景》等。此外,还应力求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书声琅琅,并适时点拨指导。多读多背多训练,长此以往,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语感便增强了。因而在各类考试中,诸如修改病句、仿写题、默写名句等,学生往往都能脱口而出,效果的确不错。

三、 揣摩文章重点字、词、句

文字是语言的艺术。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言是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也是读者领悟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所以品味语言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初中语文课本脍炙人口的传统篇目《春》中,写春草有这么一句话,“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句中“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却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这样写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篇章由字、词、句组成,优秀文章也不例外,或许是其文字表达更精要、贴切、形象,所以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揣摩文章的重点文字、词语、句子。语言的运用不是孤立的,詞语用得是否恰当,是否富有表现力,要看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因为,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如《藤野先生》开篇一句写道:“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是一句较抽象的话,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在此是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东京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远大抱负与灰色的环境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心绪包容在这感慨良多的一句话里面,反衬出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诸如此类,语文教师如能在日常教学中加以引导、训练,长此以往,何愁学生没有语感呢?

四、 加强口语训练

学生语感的形成,是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本班学生多为农民子弟,又地处方言区,许多学生在七年级时连普通话也说不完全。我在七年级伊始就有意识、有重点地培养他们的语感。首先,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的说话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够两分钟为止,训练他们说话的流畅程度;其次,在课堂上多让学生个别回答问题,训练他们组织语言及精确表达的能力;然后,引导学生学会“吟诵”古诗文,正如叶老所说:“吟咏的时候,对研讨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深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性成为读者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以此达到积累语感的目的;最后,重视每一单元的“口语交际”课。我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教学民主,充分信任学生,给他们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对表达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予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流畅表达意愿的信心。经过三年的训练,学生们已从这四条途径中获得了许多语感,说普通话不再有障碍,表达能力明显提高,考试题目也迎刃而解。

五、 动手练笔促语感

动手练笔也是培养语感的一条好途径。在指导学生写作前,有计划有目的地提供一些文章让学生阅读、揣摩,让他们从中得到启发:或是内容上的,或是形式上的,或是语言表达上的等等。本人要求七年级的学生坚持天天写观察日记。起初,有的学生无从下笔,许多学生记流水账。我让学生每天给自己定一个不同的目标,如把字写好,减少错别字或病句,写好开头,或写好结尾等,并逐一在日记中实现目标。到了八年级,我只要求学生写周记,一些学生还希望能写日记,因为“习惯了,已经有话可说了”。升入九年级,同样是写周记,很多学生已经写成一篇篇思想剖析文章或其他文辞兼美的作文了。加上两周一练的作文,学生的写作能力日渐提高。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提高,读写能较好地结合,学生的语感便水到渠成了。班上有一位学生,七年级时写作文前言不搭后语,怎么也挤不够字数,经过这样的训练以后,现在已经能在规定时间里写出表达流畅的满足字数要求的优秀作文了。这对一个基础薄弱学校的学生来说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我也感到由衷的高兴。

培养语感的途径很多,各种方法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而行之有效的就是最好的方法。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由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向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转变;由注重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向对语言材料的感受领悟转变;由注重篇章结构的详细剖析,向对语言的推敲、品味转变;由注重静态的语言分析,向注重学生动态语言的学习转变;由单纯重视语言表达,向同时注重学生对生活的體验转变。这些转变都可以通过语感教学来完成。强调语感作用,绝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因为语感虽然以直觉的语言经验为前提,但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正如毛泽东所说:“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如果语文教师能长期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加强语感的教学,那么,语文教学的魅力就会日益彰显出来,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就会指日可待了,《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的构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詹轶凡.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策略[J].智库时代,2019(17):288-289.

[2]钱维.初中学生语感培养方法的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

农晓岚,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秀灵学校。

猜你喜欢

朗诵练笔训练
幼儿园大班散文渗透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巧借文本 有效练笔
读写“三结合”,彰显练笔精彩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插上“双翼”放飞理想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