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2020-07-13赵盼
摘 要: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融入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像融入方式的问题、融入内容的问题,继而影响到小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文章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对策:第一是案例教学;第二是重视时事新闻夯实文化根基;第三是合理运用网络技术实施教育;第四是挖掘民俗文化增强民族自信,旨在全面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学
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地方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课程资源,主动探索和学科教学相匹配的契合点,令传统文化在依托教学活动得以继承与弘扬的基础上,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全面提升。鉴于此,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紧紧围绕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展开论述,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仅供参考。
一、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
针对道德教育来说,其属于核心教育,法治教育属于根本教育,这两者之间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不可互相代替。站在客观的立场出发来讲,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所以教师在开展此项教学活动期间,应当在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促使他们熟知基本的法律知识,继而起到限制自身行为的作用。尤其是针对现阶段小学思政教育来说,其要主动向小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理念,令其在充分借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顺利实现对其民族自豪感的培养,为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英雄而感到骄傲。
当前青少年教育加强这一群体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点。我国的教育自古以来就有知行统一的要求,现代社会培养有道德有理想的青年人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教育改革過程中,应该树立这样的思想,即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比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更重要的位置,个人的道德修养需要教育环境的感化,更重要的是靠个体的道德觉悟。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以来就提倡“克己复礼,注重修身”的思想,在《论语》,孔子为代表的思想道德教育已经萌生,“吾日三省吾身”的自省思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上进思想,这主要表现了传统文化中对自我道德的严格约束和士子对美好德行的追求。另外,在法治教学方面,我国自春秋战国起就出现了“法家”的治学思想,而古代“商鞅变法”,曹操“割发代首”等实例都有助于现代小学生通过历史故事的学习和了解,塑造法治思想。我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如果加以合理利用,能够帮助现代青年人塑造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
二、 融入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度剖析以后可以发现,其经过长期岁月的洗礼,一直持续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令我国古典文化体系得以进一步充实。结合相关资料可以发现,我国传统文化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学派:第一是道家;第二是儒家;第三是法家。但是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融入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等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入方式的问题
不少学生均可以判断哪些是好的文化,哪些是不好的文化,继而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只是这样,就传统文化的认识都较为关注。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西方思想不断在我国盛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长此以往下去必然会令社会的风气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相关调查可以发现,一些学生的价值观侧重于现实性,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还停留在背诵上,没有较强的认知水平。而目前由于我国更重视传统文化的单链学习,在小学教学开展过程中没有重视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教学的融合,所以在传统文化在道德和法治上的融合中没有很多的可借鉴的经验,容易导致融合方式不够自然、僵硬而出现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二)融入内容的问题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社会呈现一个大融合的态势,每一个国家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好的文化与不好的文化肆意涌出,久而久之下去就会令学生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受到严重的影响;打个比方来说,学生借助于网络能够得到想要的信息,但是网络的开放性会致使很多不好的信息乘虚而入,显然这不益于学生的成长。所以说,利用传统文化开展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要重视传统文化内容的抉择,避免因为教学内容选用出现问题影响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这充分说明了传统文化融入实际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传统文化元素内容选择的重要性。
三、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对策
对上述内容进行深度剖析之后,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对策:第一是案例教学;第二是重视时事新闻夯实文化根基;第三是合理运用网络技术实施教育;第四是挖掘民俗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具体内容如下。
(一)案例教学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提前选择好的案例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展示给学生,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令他们在分析具体案例的基础上还能获得人生感悟。通常情况下,案例展示的手段五花八门,针对难度系数小的案例可令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也可借助于惟妙惟肖的方式加以表达。打个比方来说:在学习《小水滴的诉说》这节课时,就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小水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促使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进入案例情境中。结合相关经验可以发现,在呈现案例的前期阶段,教师应当提前将相关传统文化加以结合来设计与之相匹配的问题,目的是为了令他们在惟妙惟肖的教学活动中主动探索最为适宜的道德感知,并明白节约水资源人人有责的道理。显然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还让学生知道水的珍贵,做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二)重视时事新闻夯实文化根基
针对思想道德建设来说,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也应当顺应时代的脚步。打个比方来说,在学习时事政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科学指引学生站在传统文化的立场上去分析与体会,从书本当中“解放”出来,在充分拓宽学生眼界的基础上,慢慢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思考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继而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打个比方来说,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指定的时间内组织全体同学探讨热门话题,像“老人摔倒了扶不扶?要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呢?”和学生探讨,如何既能够满足自己的道德原则,又能够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教导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做到两全……把知识点有机地和生活融为一体,在深度剖析热门话题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继而继承与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不仅如此,在深度剖析时事新闻的基础上,可以得出与之相匹配的结论,显然这正是学生巩固文化沉淀的关键手段。
(三)合理运用网络技术实施教育
基于信息时代的背景之下,在开展此项教学活动期间,教师应当在全面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充分利用,同时还要选取最为适宜的网络信息进行教学活动。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当有意识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吸引他们的眼球,并在此基础上科学指引其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以此来强化德育的有效性。另外,由于现在互联网已经在我国实现了大规模的覆盖,小学生与网络接触已经比较多,所以增加网络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丰富教学形式的重要手段之一。打个比方来说,在学习“我的环保小搭档”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在充分结合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视频。第一,为学生播放几分钟环境污染的视频,以此来吸引众人的眼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第二,教师应当在充分结合视频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如下问题:“看了这个视频我们有什么感受呢?”“要是你,你会怎么做?”……此时用问题潜移默化地渗透“环保”这一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令他们深刻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继而为其综合素养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挖掘民俗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众所周知,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而将其生活化的资源渗透其中是势在必行的。这里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挑战第一次”这节课当作论述对象,教师在开展此项教学活动期间应当向学生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视频,该短片详细阐述了我国古代人民为我国做出贡献的事迹,目的是为了学生通过看视频强化自身的爱国意识,从中也知道挑战会带给我们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教训。显然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继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紧接着,教师可以继续说道:“生活中有很多第一次的经历,你们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做某件事情的情形吗?你们是怎样完成挑战的?”显然此时学生们情绪高涨,都纷纷阐述了自己第一次做某件事情的情形以及完成过程,言语间透露了强烈的自豪感。由此可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但有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也强化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结语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人民物质遗产中不可或缺,其蕴藏着丰富的智慧结晶以及价值认同,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是华夏儿女不可推卸的职责。倘若想要确保此项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那么就要增加传统文化融入频率,只有这样才能创设出一个优质的教学课堂。希望文章可以给相关教育工作者带来启发。
参考文献:
[1]林梅芬.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教学:以孝老教育为例[J].天津教育,2019(36):26-27.
[2]罗学红.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家长,2019(34):78-79.
[3]林淑华.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融入传统文化的创新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9(11):225.
[4]施海燕.论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10):70.
[5]韩晓英.谈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2):50-51.
[6]朱浩.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入[J].小学生,2019(12):68.
作者简介:赵盼,山东省滨州市,滨州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