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脓肿的诊断和治疗
2020-07-13肖仕印王业忠曾白云岑宇翔曹国彬张时真
肖仕印, 王业忠, 曾白云, 岑宇翔, 曹国彬, 张时真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 510260)
垂体脓肿临床上极其少见,占垂体病变的0.2%~1.1%[1],因其发病率低,容易误诊,Heslop在1948年首次报道了垂体脓肿[2]。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共收治垂体脓肿11例,同期住院垂体病变患者884例,约占住院垂体病变患者1.24%。11例患者中手术治疗4例,保守治疗7例,总体效果良好,现总结其诊治特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垂体病变患者资料。纳入标准:(1)出院诊断为垂体脓肿患者;(2)在我科完成完整治疗过程的患者。排除标准:(1)不能确诊为垂体脓肿的保守治疗患者;(2)因其他疾病导致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3)出院后失访的患者。
本组共纳入11例垂体脓肿患者,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23~71岁,中位年龄48岁,病程1 d~6个月。
1.2 临床表现 11例患者中9例表现为头痛、头晕,其中7例伴有恶心、呕吐等垂体前叶功能低下、低钠血症表现,5例有多尿尿崩表现,3例患者有视力下降表现,2例患者有发热,2例有眼睑下垂,瞳孔散大等动眼神经受损症状。1例患者以高热、头痛并进行性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1例患者仅表现为月经紊乱、停经。男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性功能减退。
1.3 影像学表现 头颅CT平扫表现为鞍区或鞍上区低-等密度占位病变,MR平扫表现为鞍区或鞍上区囊性变,增强扫描为环形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其中9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蝶窦黏膜增厚、紊乱等蝶窦炎表现。
1.4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有1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低甲状腺素血症,7例患者有低钠血症,6例男性患者雄激素水平降低,5例患者低皮质醇血症;3例患者脑脊液白细胞增高,但脑脊液细菌培养均阴性。1例月经紊乱患者泌乳素增高为正常4倍。11例患者中仅3例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4例手术患者5次标本中仅1次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1.5 诊断及治疗 7例患者单纯采用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首选药物为三代头孢抗菌素,可同时加用抗厌氧菌抗菌素,如奥硝唑或者替硝唑,2周后复查如疗效不满意,可加用抗革兰阳性球菌药物,如万古霉素或者去甲万古霉素,4周左右如果脓肿控制满意,则继续口服使用三代头孢抗生素2~4周,7例患者在疗程4~8周后病灶消失或基本消失。1例诊断为垂体脓肿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病灶缩小,1个月后病灶再次增大,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手术后治愈,病理提示垂体腺瘤并脓肿;1例表现为月经紊乱患者,术前诊断为垂体腺瘤卒中,直接行经鼻蝶窦手术,术中及术后病理证实为垂体脓肿,术后予以抗感染治疗;另1例26岁患者,入院诊断为垂体脓肿及蝶窦炎,抗感染治疗1个月后脓肿缩小基本消失,2个月后脓肿复发,行第1次经鼻蝶窦手术治疗,病理提示垂体腺瘤合并脓肿,脓液细菌培养阴性,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1个月脓肿治愈,术后2个月脓肿再次复发,行第2次手术治疗,手术脓液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术后继续予以抗感染治疗6周后治愈(图1);第4例患者诊断为垂体脓肿患者术前脑脊液白细胞增高,抗感染治疗2周后病灶缩小不满意,术后病理证实为颅咽管瘤合并脓肿(图2)。所有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患者围手术期均采用激素替代治疗,多尿患者采用口服去氨加压素控制尿量。所有患者出院后1个月复查垂体相关激素,3个月复查垂体相关激素及垂体增强磁共振,激素水平异常则内分泌科规律随访,以后每1~2年随访复查1次。
注:A:治疗前MR提示垂体脓肿及蝶窦炎;B:抗感染治疗后1个月后垂体脓肿及蝶窦炎基本消失;C:2个月后垂体脓肿再次复发;D:第1次手术后1个月脓肿基本消失;E:术后2个月后垂体脓肿再次复发;F:再次经鼻蝶术后1个月复查,脓肿治愈
图1垂体腺瘤合并脓肿患者
注:A:术前MR提示鞍区环形强化病变;B:术中切开鞍底硬膜可见暗红色正常垂体组织;C:切开薄层垂体组织可见脓液溢出;D:刮除囊壁白色肿瘤组织,术后病理提示颅咽管瘤并感染;E:完全切除病变后可见囊腔及光滑的鞍隔;F:术后3个月MR提示病灶完全消失
图2颅咽管瘤并脓肿手术患者
2 结果
11例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至8年,患者治疗后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均缓解,发热患者出院时均无发热,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患者早期均行相应激素替代,随访8例患者垂体功能均正常,无需长期激素替代治疗,3例患者随访甲状腺功能低下,需长期口服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视力下降患者经治疗后视力逐渐恢复,动眼神经麻痹恢复到发病前水平。月经紊乱患者月经都恢复正常。男性性功能减退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11例患者随访期内均无脓肿复发。
3 讨论
垂体脓肿的发病率较低,文献多为病例报告,Liu等[3]报道迄今最高发生率为1.1%,Scanarini等[4]报道了0.2%的最低发病率。北京协和医院的Gao等[5]报道最多的病例数66例,占同期垂体病变手术病例数1.04%(6 361例),我们报道的1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患者4例,同期垂体病变手术患者693例,约占0.57%,因部分垂体病变患者为非手术治疗,故垂体脓肿在垂体病变中实际占比可能比较低。11例垂体脓肿患者,占同期住院垂体病变患者884例的1.24%,因为存在部分非手术治疗痊愈患者,这类患者文献报道较少,故实际垂体脓肿的发病率可能较文献报道更高,垂体脓肿的实际发病率有待更多大宗数据分析统计。
垂体脓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垂体脓肿,原发性垂体脓肿发生在正常垂体组织,通常来源于周围局部感染播散,或者没有明确的感染来源,由于垂体临近的病变或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导致,如蝶窦炎[6]、脑膜炎、脑脊液漏颅内感染、海绵窦血栓[1]、经鼻蝶手术术后感染[7]等。继发性垂体脓肿是指在原来在垂体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脓肿,如垂体瘤、Rathkes囊肿、颅咽管瘤等[8-9]。文献报道大约1/3的患者为继发垂体脓肿,大多并发有垂体病变。我们报道的11例患者有7例伴随有蝶窦炎,有脑膜脑炎1例,共9例考虑为原发性垂体脓肿,占11例患者中81.8%。2例(18.2%)为继发性垂体脓肿,其中1例为垂体腺瘤并脓肿,1例为颅咽管瘤并脓肿。继发性垂体脓肿诊断较为困难,主要表现为占位效应及内分泌障碍,大多需要术中或者术后病理证实。
垂体脓肿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垂体功能低下、视力障碍、尿崩等,其中头痛为最常见症状,头痛也可能是垂体脓肿的唯一临床症状。我们的11病例中有9例均有头痛症状,占比81.8%,与文献[5,10]报道相仿,头痛主要是炎症刺激或者占位效应引起鞍内高压有关。垂体前叶受累可出现高泌乳素血肿导致月经紊乱、停经,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者低皮质醇血症表现,如头晕、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也可能是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垂体后叶或垂体柄受累可出现尿崩,我们报道的11例患者中5例有尿崩表现,尿崩也是垂体柄受累的主要症状,Heary等[11]曾报道42.1%的垂体脓肿伴有中枢性尿崩。我们的病例中有2例眼睑下垂,考虑因感染侵犯海绵窦,动眼神经受损导致。文献报道垂体脓肿有发热最高比例48%[3],我们报道的病例中较少有发热,可能与早期使用抗生素导致症状不典型有关,如果患者有前诉的临床表现,同时伴有发热,则垂体脓肿更容易诊断。
实验室检查可有或不伴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腰穿脑脊液常规可有白细胞数及蛋白含量增高的感染表现,但大多数脑脊液白细胞正常,脑脊液阳性培养率低[12]。我们11例患者中有3例脑脊液检查白细胞数高,其中1例有明显颅内感染脑膜炎症状,培养均阴性,脑脊液检查阳性率不高可能与部分患者未行腰穿脑脊液检查有关。脓肿细菌培养阳性率不高,多为阴性,我们的3例手术患者4次脓液标本,只有1例复发脓肿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与术前疑诊垂体脓肿,早期使用抗生素有一定关系。
垂体脓肿在CT上表现为鞍区占位病变,病变为等密度或者低密度,增强后可有环形强化,边界一般较清楚,周围可有骨质破环,合并蝶窦炎时可见蝶窦黏膜增厚。垂体脓肿在MR上表现也无特异性,T1加权成像上表现为等或者低信号,T2加权多表现为等或者高信号,T1增强扫描表现为环形强化,囊壁增强明显,病变中心增强不明显,可为低信号或者混杂信号。脓肿在弥散加权成像(DWI)可表现为高信号,有助于垂体囊肿的鉴别,但需注意肿瘤中心坏死也可以表现为DWI高信号[13]。垂体柄的增粗,不均匀强化对垂体脓肿的鉴别诊断有帮助。蝶窦炎MR可见蝶窦黏膜增强明显,蝶窦内结构紊乱,可有蝶窦积液,其他副鼻窦也可有炎症表现,我们报道的11例患者中9例患者MR有蝶窦炎表现,蝶窦炎对原发性脓肿的诊断有较大帮助。脓肿侵袭临近海绵窦,也可形成海绵窦血栓,MR可有相应的改变[14]。
文献报道垂体脓肿术前正确诊断率并不高,从最低20.8%[10]到最高83%[7]。大部分垂体脓肿的诊断依靠术后诊断,包括术前MR提示垂体占位病变,术中见到脓液样物质,术后组织病理见到急性或者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三者结合诊断垂体脓肿比较确切。如果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高度怀疑垂体脓肿,可采用广谱抗生素诊断性治疗,如果治疗有效,可临床确诊垂体脓肿。我们报道11病例中,7例患者临床怀疑诊断垂体脓肿,通过抗生素诊断性治疗有效,从而确认垂体脓肿,避免了手术。4例手术患者有3例术前即诊断为垂体脓肿,其中2例因抗感染治疗失败或复发而采取手术治疗,只有1例术前诊断为垂体腺瘤并卒中的患者,术后病理确诊为垂体脓肿。可见经过详细的临床分析、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垂体脓肿的诊断并不困难,继发性垂体脓肿可能因脓肿较大影响原发垂体病变的诊断,主要依靠术中和术后病理诊断。
垂体脓肿的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手术清除脓肿引起的占位效应,垂体功能的替代治疗,临床高度怀疑垂体脓肿时即可开始抗感染治疗,首先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可联合用药,后续可根据脓液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大部分抗生素疗程推荐4~6周[15]。本组7例保守治疗患者抗感染疗程为6~8周,通常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2周左右复查MR,如果MR提示脓肿明显缩小,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则诊断垂体脓肿明确,继续静脉抗生素抗感染2周左右,后改为口服抗生素抗感染治疗2~4周。在抗感染治疗疗程结束后复查MR,部分患者MR仍可见部分占位效应,如无明显临床症状,继续观察即可,后续MR复查可逐渐恢复正常。手术治疗可明确诊断,获取脓液标本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同时立即解除脓肿引起的占位效应。大部分垂体脓肿患者可选择经鼻蝶窦手术,术中应避免鞍隔破损导致感染向颅内播散。如果脓肿向鞍上扩张较多,经鼻蝶窦手术难以完全清除脓肿时,开颅脓肿切除也是一种选择,但应尽量避免开颅手术以致脓肿向颅内扩散。无论何种手术方式,术后均需使用足量、足程的抗生素。李桂林等[16]报道一组16例垂体脓肿手术患者,术后复发3例,复发率16.6%。本组报道4例手术患者,术后复发1例,复发率与之相似。Furnica等[17]也报道了脓肿术后复发的病例,建议脓肿治疗后需要密切随访。
早期诊断与治疗的垂体脓肿一般预后良好,报道显示约3/4患者视力障碍治疗后改善,内分泌改善相对较差,约1/3患者内分泌功能完全恢复,另有1/3能够部分恢复[15]。如果垂体脓肿进展快,诊治不及时,也可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