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医院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的强化策略

2020-07-13闫新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财务处

消费导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科室财务

闫新燕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财务处

当前,国家越来越注重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切实在处理人民大众“看病难、看病贵”方面起到显著作用,所以也加强了对医疗行业的政策导向、制度建立和投资力度,目的是为社会群众的就医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从“十三五”强化医药卫生体系变革规划产生之后,基础医疗卫生体系预测将在2020年覆盖全国,如此就促使各医院遇到了更为激烈的市场环境。而医院可否提高预算管理的合理性,积极推动并执行绩效考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其总体竞争力与行业占有率,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医疗行业发展能力的高低,属于医院全面探究和深度探索的重要问题。

一、医院预算及绩效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一)财务体系不健全

医疗机构财务管理阶段,财务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是优化财务预算、提升管理水平的重点。但从实际来说,有些医疗机构的财务体系尚不健全,造成预算执行和预算编制间有明显差别、预算控制和绩效考评没有有效融合,下降了资金应用率和绩效考评效率[1]。一般情况下,财务预算中心具有大量预算指标,在预算过程,这类指标与实际有差别,限制预算控制目标的实现。因为医院属于公益性组织,要求从全局观、今后发展入手,建立科学、长远的预算计划,提升经费使用率。但从各区域的真实状况来说,有些医院还没有健全、高效的财务体系,限制了医院的经营效率。

(二)预算及绩效考评管理缺少监督检测

在预算控制及绩效考评阶段缺少监督管理,预算控制和绩效考核者在这项工作中有明显的随意性,预算和绩效考评者的服务效率也不高。未全面兼顾到外部多种因素的干扰,也未深入进市场上调查数据资料,预算及绩效控制具有很大难点,预算执行和绩效考评结果无法获得科学保障,而缺少对预算及绩效考评执行阶段的实时追踪监督检测机制,在预算管理环节产生的问题不能及时被找出,如此就会降低预算及绩效控制的效果。

(三)预算控制水平不高

当前,医院的研究核心是怎样科学配置与应用医疗资源,提供低支出、高性能的服务。伴随新医改的推广,用药养医的情况得到改善,但是伴随有关制度的使用,其效果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出:预算制定目标模糊,尽管设置分层目标,但没有确定预算中心的职责,加上相关策略没有贯彻落实,下降了预算控制执行力。

(四)绩效考评实行困难

尽管已经制定了经济预算和考评机制,但是无健全的考评指标体制,绩效评估指标尚待细化、可行化,还没有全面得到预算和绩效控制一体化[2]。预算及绩效考评包含医院的所有业务活动,全体职工,核算面大、信息量大而且相互联系。目前预算及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没有精细化设立,制约了绩效考评功能的凸显。

二、医院预算和绩效控制一体化的强化对策

(一)规范财务体系,优化绩效考评

制定健全的财务体系,既有利于医院发展,还方便组织预算控制、绩效考评活动,能够从这些方面着手:①基于新会计制度,医院要基于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可行的规章制度,保证财务体系满足财会需求,为预算控制的开展打好基础。②制定与医院情况一致的内控制度,详细分类各部门的责任,并将之贯彻执行,方便有效处理财务体系实行过程的各种难题。

(二)建立完善的预算控制体系

预算控制时医院财务工作的关键构成部分,所以医院要高度注重对预算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主要能从以下几点着手:①医院要严格执行预算编制职责,把医院预算编制任务各个环节的职责细分,比如结合发展规模、医疗资源和部门组成等方面,细分预算编制与预算计划执行责任;②医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控制体系,如此就要求医院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规范财务预算控制制度,详细规定预算控制内容[3]。另外,在预算制度上海要确定审查流程与审查权限,如此能够防止超预算现象的产生,保证各项业务的实行均在预算范围以内,以提升经费的使用效率。

(三)健全绩效考评体系

为了使预算贯彻执行,就需要对预算进行科学考评,由此方可科学深入的探究各部门预算执行状况,考评得到的结果直接和相关员工的绩效奖金相结合,保证赏罚分明,才可以有效提高各部门及科室对预算执行的高度重视,调动所有职工完成预算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自觉性。基于此,要针对不同岗位业务的特征、价值等性质,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指标和方法,采取定时考评和不定时内控检测相融合的手段,全面掌握各岗位职工业务展开的具体状况,且对其展开客观评估,作为后续奖罚的重要依据。分部门展开考评指标的测算,分别测算出其基础指标、辅助指标、获得整体分值,结合分数段所处区间,细分结果,分成优、良、中、差,由此为依据对节支有贡献的科室给予奖励,归纳各职能科室预算执行状况与工作的总体完成状况,考评结果与员工的薪酬相挂钩。基于公正、公平的原则,制定规范的绩效考评制度,然后对评估结果进行对比,根据预算考评结论对有关人员基于惩罚或是奖励,如此可以有效调动全部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提升服务效率,进而在医院中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推动各项任务的高质、高效开展。

(四)保证绩效考评指标的标准性

医院预算编制与执行的效果取决于规范的绩效考评机制,为此,医院在建立绩效考评机制时需要选取标准的考评指标。首先,医院要针对各部门的工作特征建立不同的考评指标;其次,针对共性的考评指标也要针对各科室设立差别化权重,从而保障绩效考评建立的公平客观[4]。医院在设立考评指标时要聘请专业人士,在设立指标权重时为防止主观性的限制,职工要采取创建模型的手段来设立考评指标权重。绩效考评机制要充分激发医院职工的工作热情与创新性。

(五)确保预算编制方式的合理性

医院在编制财会预算时要选取最好的编制方式,全面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与创新性,而预算编制质量最好的方法是“上下融合、分级编制”,医疗机构在编制预算时有领导层与各层管理者的协同参与,不仅可以保障整个预算编制过程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而且有利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后续医院预算计划的贯彻落实。

(六)加强预算执行监督

预算编制结束后,需要保证预算获得高效执行,如此方可充分突出财务预算的意义。医院先要设置专业的预算执行监督控制部门,保证该部门业务的单独性,为监督科室分配专门的高素养人员;其次,医院应当详细规定预算执行时间与基本目标,监督者要在预期的时间节点对各科室预算执行状况进行详细检查,而且对各种预算制定指标与经费配置状况加以监督;再者,医院还要制定举报机制,对举报者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

三、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目前的医院预算控制、绩效考评过程,大都有财务体系不健全、预算控制水平不够、考核实行困难等现象,给医院运营管理活动的开展造成阻碍。由此,医院各部门不仅要改变工作观念,还应完善财务体制,优化绩效考评与预算控制,实现预算及绩效控制一体化,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运行效率。而且,还应持续提高服务水平,迎合社会大众对健康医疗的需求,从而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科室财务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水利财务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